劳动报-AI萌宠、陪伴机器人亮相,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引发AI陪伴市场新关注

B站影视 2025-02-25 00:05 2

摘要:在刚刚过去的周末,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在上海盛大举行,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年度盛会,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开发者以及科技爱好者的目光。本次大会上,AI萌宠、陪伴机器人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纷纷亮相,引发了大众对AI陪伴机器人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在上海盛大举行,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年度盛会,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开发者以及科技爱好者的目光。本次大会上,AI萌宠、陪伴机器人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纷纷亮相,引发了大众对AI陪伴机器人市场的广泛关注。

机器人“破圈”家庭场景

与以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一届大会上,记者能感受到AI应用突破专业藩篱,走入寻常百姓家。

在本届大会的展览区,记者关注到,人形机器人、AI陪伴萌宠、桌面互动AI玩具等产品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围观。一群孩子围着一台形似“小熊猫”的机器人欢呼雀跃——它能模仿宠物撒娇,还能根据语音指令跳舞、讲故事。一位前来参观的家长感慨:“以前总觉得AI是实验室里的高科技,现在却成了孩子的玩伴。”

这一幕,正是本届大会上AI陪伴机器人热潮的缩影。

今年凭借春晚大火的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遛”着机器狗穿梭于人群,吸引无数镜头聚焦。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四足机器狗主要面向C端消费者,目前已从科研设备“飞入寻常百姓家”,价格在万元以下。

宇树人形机器人正在“遛”机器狗。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

另一侧,优必选展出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X,不仅能完成复杂的舞蹈动作,还能通过语音交互,陪用户聊天解闷,展现出高度拟人化的陪伴能力。其灵活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表情,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不少人现场就与它开启了趣味对话,感受科技带来的温暖陪伴。科大讯飞带来的阿尔法蛋系列AI陪伴机器人,则专为儿童设计,拥有海量的学习资源,能给孩子讲故事、辅导功课,还能敏锐感知孩子的情绪,用活泼可爱的方式回应,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智慧小伙伴”。

现场小观众正在与机器人“切磋”棋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一些造型各异的AI萌宠。比如北京可以科技推出的智能宠物机器人Loona,外形介于猫和狗之间,带有四个轮子,像一只机器宠物。据悉,Loona能玩“抓球”“激光笔追逐”等游戏,还可以表演舞蹈和唱歌,不仅如此,内置ChatGPT—4o技术,可进行自然语言交流,陪孩子聊天、回答问题,参与互动游戏。

相关商品销量情况良好

从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AI陪伴机器人的集中展示,不难发现,陪伴机器人这一领域正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据了解,AI陪伴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贝哲斯咨询数据,2023年全球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为750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3043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5.56%。

在国内市场,一些AI陪伴机器人产品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和用户反馈。在采访中,宇树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四足机器狗去年年销量高达2.37万台,约占全球市场69%的份额;北京可以科技工作人员则表示,Loona上线亚马逊仅半年,销量就突破了5000台。“它的TikTok账号粉丝已经累计超过百万,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达860万。”

电商平台的“陪伴机器人”商品页面截图

不仅如此,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陪伴机器人”发现,这些平台上的相关商品价格从百元至上千元不等,且销量情况良好。例如,汤姆猫AI情感陪伴机器人、蔚蓝智能机器狗、豆包DeepSK大模型AI机器人等产品已在天猫、抖音、京东、微信等渠道开展试发行,部分产品销量甚至破万。

技术跃进的期待和隐忧

尽管市场热度高涨,但用户体验仍存在分野。在此次大会展区,一名在现场参观的开发者向记者直言:“儿童陪伴场景对安全性和伦理要求极高,目前部分产品的数据隐私保护机制尚未透明化。”

企业对此亦有清醒认知。宇树科技市场经理孙宝岩坦言:“人形机器人要真正胜任家务,硬件灵活性、环境感知算法仍需突破。”

与此同时,技术普惠带来的伦理争议浮出水面。比如国外已出现相关新闻,国外一名男子在与AI聊天机器人就气候危机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对话后,当他提出“牺牲自己来拯救地球”时,AI聊天机器人竟鼓励他结束自己的生命,引发了人们对AI在引导用户行为方面伦理问题的思考。

业内普遍认为,AI陪伴机器人正站在规模化应用的门槛上。然而,这片蓝海仍需穿越风浪。技术层面,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可靠性?市场层面,如何平衡用户期待与现实落差?社会层面,如何界定AI在情感陪伴中的角色?这些问题,或将决定AI陪伴机器人能否从“现象级产品”蜕变为“时代性变革”。

正如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在“具身智能:解锁未来世界的钥匙”论坛上所表达的,“未来真正能用的人形机器人必须要汇聚这4个性能(要跑得快、拿得准、训得好,还要通用化能力好),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机器人的技术实现闭环,打造未来能够落地应用的场景。”

头图为大会展览现场,AI萌宠吸引众多小观众驻足互动。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

来源:劳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