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万能“激光眼”,光峰科技新的增长引擎?

B站影视 2025-02-24 23:39 1

摘要:不久前,上面开了个会了,不少民营企业家参会。有两个新面孔,一个是DeepSeek的老板梁文峰,另一个是,宇树科技老板,王兴兴,还是一个90后。

2025年的风口在哪里?打开电视,看新闻联播。

不久前,上面开了个会了,不少民营企业家参会。有两个新面孔,一个是DeepSeek的老板梁文峰,另一个是,宇树科技老板,王兴兴,还是一个90后。

新面孔就是新机会啊,二者都是高科技,都是新质生产力。

DeepSeek就不用说了,早已开始赋能千行百业,进入大规模落地层面。

宇树科技为代表的机器人赛道,则是正处于方兴未艾之即,更关键的是,机器人偏硬件层,涉及的产业链更多,这波浪潮,该怎么赶蹭?

//机器人板块该如何掘金?

要理解机器人,就要知道他的最终形态是怎么样的,未来的机器人需要和人一样,能够自如的控制手脚,也能够给人类提供必要的情绪价值,使用价值。

在这基础上需要有三个核心能力:

第一:和人一样的行动能力,动作要够精细化,这是未来机器人的基本盘,是“骨肉”和“血脉”,硬件中的硬件,宇树的机器人此次能够爆火就是表现出了不一样的行动能力。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2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715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超30%,而宇树科技作为国内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其供应链的成熟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宇树科技机器人的出现,让行业已经完成了从0-1的过程,在将来1-100的过程里,有先发优势的企业一定会有更多的订单。

这个机械板块里面,只要和宇树科技沾亲带故的上市公司股价都和坐了飞机一样,笔者整理出了一份名单,首先是核心关节驱动供应商,有长盛轴承,中大力德; 其次是动力传输系统供应商江苏雷利,贝斯特;还有其他关键部件卧龙电驱,北特科技。

值得关注的是RV减速器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30%,未来的国产替代看可能是方向。

第二:会思考会表达,和人一样思考说话行动,这就是AI的工作了,无论是思考,还是赋予“血肉”以智慧,都需要高标准的算法和算力。

首先是算法方面,毫无疑问就是DeepSeek了,DeepSeek提供大语言模型技术,与宇树机器人硬件深度融合,优化人机交互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开源机器人全身运动数据集,结合动捕数据重新定位与数值优化方法,提升动作轨迹的自然度。例如,2025年算法升级后,宇树机器人可实现“任意舞蹈任意学”的实时模仿能力。

算力供应商方面有中昊芯英和弘信电子。至于语音交互系统方面,科大讯飞自然是当仁不让。

第三:具有“视觉表达力”,视觉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输入信息,一个是输出信息。

输入的形式就是摄像头,激光雷达,本质上和人一样,用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来感知外部环境。宇树科技机器人的摄像头供应商主要为奥比中光。

视觉作为表达的重要媒介,是提供情绪价值的重要的工具,机器人要从“功能机”转向“智能体”,画面如何展示非常重要。

屏幕作为传统的画面表达工具,有很多的不足,比如不够大,不够有想象力,不够便捷,增加成本等等。试想一下是按在胸口一块屏幕体验更好,还是眼睛里面藏着一块激光发射器更好,更有科技感,更遑论平面和3D,甚至将来会有的AR,都需要激光显示来实现。

想象一下,如果你想查询导航路线,或者明日的行程安排时,当其它人形机器人只能一条条的念给你听的时候,搭载“视觉表达力”的人形机器人可以立刻将导航路径、行程安排为你在墙壁或者地面上投出来,记得唐人街探案秦风在脑海中解构整个城市的画面么,未来你的超级机器人助手,通过3D投影显示就能达成。

在这个领域就是光峰科技的天下了,依托近3000项全球申请和授权专利,光峰在激光显示领域构建了从底层技术到量产能力的全链条护城河,短期内难被替代。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光峰科技将大笔研发费用投向超小型光机、AR光学等前沿领域,同时还不断向上游突破,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激光产业核心器件,其“技术储备池”已为机器人产业下一轮升级埋下伏笔。

//激光显示:落地场景多,商业天花板高

老粉应该都知道,我是长期关注激光赛道的,机器人赛道跟我经常关注的激光领域,此时此刻,双向奔赴了。

这说明啥?激光这个技术的应用场景极其广泛。其实逻辑也很简单,一个技术商业天花板如何,关键在于刚需程度,激光为何越来越刚需?本质来讲,眼睛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媒介,激光的本质是视觉,是跟眼睛这个器官打交道的。

有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有80%左右都是通过视觉获取的,所以激光显示本身就是一个使用场景频繁的功能。

我们想想过去激光的核心场景:

电影院:让人观影体验更爽;车载端:移动场景下的大屏,更刺激;VR&AR眼镜:更小型化,更沉浸。

整个应用的趋势在往更小,更便捷,更复杂,更立体的方向走。机器人的未来一定也是一样的,需要适应更复合的应用场景,光峰科技在应用端其实已经走在了前面。

首先是在当年光峰科技和美的合作研发的“小惟”机器人中,光峰科技的ALPD激光显示模组扮演了关键角色。该技术通过超短焦投射、自动梯形校正、高亮画质等特性,成为机器人“小惟”的“眼睛”,实现了两大核心突破:

场景重构能力:机器人可移动至任意位置投射高清画面,最大可达100英寸,将家庭空间瞬间转化为沉浸式影院、游戏厅或互动课堂;

人机交互革新:通过动态激光显示引导用户操作、实时反馈游戏互动,大幅提升服务机器人的情感化与实用价值。

试想如果将来有一个家庭保姆式的机器人,在带孩子时直接将解题过程用激光显示到桌子上;在陪伴老人时,随时随地的将家人的画面通过激光显示到老人面前;想要互动也只需点击激光显示画面或者手势控制;一个机器人导游,完全可以使用激光显示技术展示3D画面,给游客做“无实物表演”,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当照明大灯使用。

届时,配合语音系统,只需要动动嘴,身边的机器人就可以随时调整位置,为你展示画面信息。

应用在机器人上,挑战之一就是可靠性,毕竟需要适用不同场景,要解决颠簸,共振等等问题。光峰科技与美的的合作,是其核心器件进军机器人领域的首个标杆案例,背后隐含更大的产业逻辑:ALPD激光模组具备小型化、低功耗、高环境光抗干扰等特性,可适配家庭、商用、工业等多类机器人场景。

除机器人外,激光显示在汽车上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应用,时下火爆的新能源车市场上,已经获得了车载端的大量的订单。

光峰科技在年初在美国举行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国产超小型、低成本全彩光机显示方案亮相,主推的超小型全彩光机,体积仅有0.8cc(立方厘米),大幅小于常见的蓝牙耳机,能够完美适配AR眼镜的轻量化需求。

通过以上这种小型化,多环境应用的技术积累,可见光峰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不仅是其技术外延的突破,而且多了一个新的业务增量点,潜力巨大。

特别是现在机器人其他板块的股价多数都已经大幅上涨,价格的保护伞可能没有了,股市是个讲预期的地方,如何抢跑很重要,特别是科技领域,需要能看到未来应用的趋势。

当然,也需要谨防将来的一些竞争风险,毕竟是风口,都想进来赚一笔,但是光峰科技有先发的优势,面对竞争有一定的护城河在。

现在的机器人改善应用还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在机器人和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可以说半年就有一次科技革命,作为投资者要把眼光放在革命前才有可能抓住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来源:互联网江湖志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