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医学教学AI大模型,来了!

B站影视 2025-02-24 23:30 1

摘要:学校联合广东部分医科高校,以50多门医学国家一流课程为基础,共同打造医学教学AI大模型。该模型以“相近整合、交叉聚合、统一融合”为理念,首先将医学相关的课程“相近整合”为25个知识中心(课程群),覆盖基础、临床、护理、预防、药学、康复、检验、生物技术以及心理、

近期,学校正式启动了医学教学AI大模型建设,并推动全校所有课程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大范围的AI教学应用探索,以数字化赋能医学高等教育发展。

学校联合广东部分医科高校,以50多门医学国家一流课程为基础,共同打造医学教学AI大模型。该模型以“相近整合、交叉聚合、统一融合”为理念,首先将医学相关的课程“相近整合”为25个知识中心(课程群),覆盖基础、临床、护理、预防、药学、康复、检验、生物技术以及心理、人文、统计等学科,再通过“交叉聚合”构建医学系统模块课程,最后通过“统一融合”构建出融合一体的医学教学AI大模型,充分实现教学资源融合应用,学科知识交叉重构。同时通过制定场景应用指南,开展课程应用评估,打造课程虚拟教研室,探索AI课程建设长期机制,积极推动AI大模型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实践,持续推动智慧教学平台迭代升级。

“你好,我是影像教学AI助理,影像专业的问题都可以问我哦。”在首批AI课程群建设课程“医学影像学”的课堂上,“影像教学AI助理”已成为师生的好帮手,同学们只需输入问题,“AI助理”就会把答案展示出来,并以对话形式继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现教学的深度互动。同时,该课程还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实现了从模拟操作到评估反馈的全链条智能化辅助,实时捕捉并分析学生的每一个动作细节,精准评估其操作技能与掌握程度,智能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与难度调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节奏下成长。

医学影像学“影像教学AI助理”模型

在学校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外科学”的课堂上,任课教师则通过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医学教育,成功构建“云端学习-智能实训-无人考核”的全链条数智化培养体系,开创了国内临床技能教育的全新范式。同学们使用数字化强交互全录播平台,通过4K画质多机位直播技术,让手术操作细节得以无盲区投送,一举解决了传统临床教学中“围观看不清、操作难复盘”的难题。

数字化强交互全录播平台使用现场

智能评估体系(无人执考-考核模式):以多视角画面融合还原考核现场

为加速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我校于2024年就启动了AI课程和学科模型建设工程,规划1000万元专项经费,统筹开展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医学与中药学、以及理工相关学科教学AI大模型建设。当前,学校护理、药学、基因工程等部分课程已开展AI教学,教师借助AI可以创新教案设计、PPT制作以及辅助批改学生作业、生成学习案例,通过指导学生与智能体或大模型的互动,推动学科思维养成;学生可与AI课程智能体进行24小时的答疑解惑、深入交流,运用智能体生成的试题进行自我评价;学校通过AI课程建设和教学应用,重塑数字化育人范式,培育高等教育新形态,不断推动教育教学从“知识传授”向“思维锻造”转变。

《急危重症护理学》AI课程知识图谱

为支撑AI教学,学校还于2024年启动课堂数字化建设,覆盖全校所有教室、实验室,在教学行为智能分析基础上,将课堂教学的24个数字化客观指标和16个主观指标有机聚合,构建课堂教学AI综合分析模型。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定期将指标推向各级教学管理者、督导专家、教师和学生,实现多部门、全体师生协同提高课堂质量。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在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新时代·新医科论坛”上,副校长马骊系统介绍了学校在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马骊认为,为尽快降低医学GAI“幻觉”的出现概率,AI课程应加强与高校常态教学的紧密结合,在大量的“师-机-生”AI交互中,迅速提升AI反馈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加速促进大模型的成熟。她提出,南方医科大学诚挚邀请全国同行积极加入学科教学大模型建设,以“星星之火”尽快点燃医学教育领域的AI大模型建设之势,加快在医学教育领域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