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行星“2024 YR4”的直径在40-100米之间,撞击速度高达每秒17公里(约38,000英里/小时),能量相当于800万吨TNT当量,是广岛原子弹的500倍。
小行星“2024 YR4”的直径在40-100米之间,撞击速度高达每秒17公里(约38,000英里/小时),能量相当于800万吨TNT当量,是广岛原子弹的500倍。
此外,撞击产生的碎片和尘埃可能进入大气层,短期内影响气候,但不会引发全球性“核冬天”。
目前全球已启动多层次的防御计划:
监测系统:中国、美国、欧洲均建有近地天体监测网络,利用地基望远镜和太空设备(如詹姆斯·韦布望远镜)持续追踪小行星轨道。技术验证:NASA的DART任务(2022年)成功通过动能撞击改变小行星轨道,证明技术可行性。国际合作:联合国《行星安全协议》推动全球协同,ESA计划2028年利用韦伯望远镜进一步观测“2024 YR4”的轨道细节。但拦截任务需要至少8-10年筹备,若2028年确认威胁,时间窗口将极其紧迫。
目前技术条件下,拦截成功率取决于两大因素:
轨道精度:当前撞击概率(2.1%-3.1%)基于有限观测数据,2028年近距离观测后数据会更精确,可能排除威胁(如小行星Apophis案例)。技术可行性:动能撞击(DART已验证)和重力牵引是主要方案。若提前5-10年行动,成功率可达80%以上;但若仅剩5年,成功率可能降至50%以下。NASA专家指出,若撞击概率持续上升,需在2030年前发射拦截器,否则可能仅能通过疏散降低损失。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