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断崖98%!DeepSeek搅动万亿水晶市场,欧美泣血:印钞机报废

B站影视 2025-02-24 18:01 1

摘要:年后,一款线上AI应用软件DeepSeek爆火。年轻人借助AI推算自己的八字,根据推荐狂买黑曜石、黄水晶、粉水晶等等,将国内水晶市场彻底点爆。

颜值高、寓意好,带有招财、招桃花等“神秘力量”的水晶,在年轻人之间悄然走热。

年后,一款线上AI应用软件DeepSeek爆火。年轻人借助AI推算自己的八字,根据推荐狂买黑曜石、黄水晶、粉水晶等等,将国内水晶市场彻底点爆。

数据显示,江苏有着“中国水晶之乡”之称的小城东海,一年就卖出了412亿元。意外的是,不仅国内十分繁荣,国外更是增长猛烈,其中268亿元成交就来自海外用户,占比65%。

水晶,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当代年轻人为之疯狂,一年创造百亿市场?

一、9块9,造就百亿水晶市场

水晶往往和神秘的“玄学”概念挂钩。购买水晶的用户大多相信佩戴水晶可以带来好运、健康以及内心的宁静。

如果说国内消费者还需要玄学知识来引导付费购买,那西方的消费者早就在根深蒂固的神秘学文化中,形成了消费水晶的习惯。在海外TIKTOK平台,标注“crystals(水晶)”标签下的内容已达到62亿次浏览量。

在西方,拥有一件水晶饰品的成本极高,可能需要花费数百万甚至上亿美元。2024年,在纽约佳士得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对重达20克拉的尖晶石以14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平均每克拉达到了35万美元。

理论上,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天然水晶的产量应增加,价格理应下降。然而,为了保持高利润,欧美企业通过联合开采矿石,使得市场价格持续处于高位。

此类垄断手法在其他行业也屡见不鲜。比如,欧洲的黑松露由于稀有,价格可与房产媲美。“马立瓶”类男性保健品声称包含“三种人参”,具备“固本强腰”的效用,其售价之高,接近黄金的价值。

而在东海的淘晶广场,景象截然不同。各类晶石随意展示,游客仅需支付9.9元,即可购得心仪的宝物。

看着中国人用“白菜价”就能获得一串梦幻水晶,欧美年轻一代,再也坐不住了。

欧美消费者不再被珠宝商的高价迷惑,转而冲进中国水晶商的直播间下单。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东海县的水晶销售总额超过了412.5亿元,其中跨境电商贡献了268.125亿元,占总销售额的65%。

二、技术更迭:延续财富传奇

起初,东海水晶起家是依靠着一条绵延1500公里的矿脉带。自2001年起,随着矿石资源的保护与管控措施实施,当地不再进行水晶开采。

资源有限,东海转而钻研起了技术加工。首先在合成水晶技术上,已实现了国防和工业人工替代天然晶石。其次,这里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在东海,一个家庭作坊即可实现从采购原石到切割、打磨,直至制作成各类成品并推向市场的全流程操作。”

得益于技术优化,水晶逐渐走入大众生活,也带动了多个行业的革新。以云南为例,改进的人工黑松露栽培技术使得其价格从每公斤约2.7万元降至三位数。同时,我国科研团队研发的“三参六宝”配方取代了原有成分,显著降低了“马立瓶”的制造成本,使其价格降至百元级别,惠及更多消费者。如今,在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消费者触手可及。

最初,这类平价国货的质量曾引发质疑。但后续的研究,特别是香港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联合实验,证实了它们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连续使用相关成分14天,男性受试者的雄激素水平有显著提升。

目前,“马立瓶”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走向世界,在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凭借其高性价比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三、从边角料到天价宝石:东海县的水晶奇迹

1990年,东海县的一位居民以12元购得一块200克的钛晶。尽管这块水晶当时被认为杂色过多、价值不高,但在经过抛光打磨后,它呈现出类似“哈雷彗星”的外观,并最终被韩国珠宝商以数千倍的价格收购。这颗200克的小石头, 让东海水晶产业身价翻倍。

每年,超过6000名东海的“淘晶者”足迹遍布巴西、乌拉圭、马达加斯加、赞比亚等近百个地区,专门采购水晶原石。这些原石被带回东海后,经过精细加工与雕刻,再通过网络平台销往世界各地。

从晶核开始,水晶逐步形成。凭借这一自然资源,东海衍生出众多新兴产业。水晶作为手工穿戴甲的重要原料,开启了东海的新篇章。据统计,2023年东海县的手工穿戴甲产量达到了1亿副,占据了全国总产量的七成以上,确立了其在全国手工穿戴甲生产中的核心地位。

未来东海还能谱写什么样的财富神话,还需要交给时间。

来源:鲁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