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流感、肺炎高发季节,5类人群要注意,做好7件事有效预防

B站影视 2025-02-24 17:12 2

摘要:春季来临,万物复苏,但也悄然进入了流感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 早晚温差大、空气干燥、加上人群聚集活动增加,都为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春季流感、肺炎的预防,重点关注哪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以及如何做好有效

春季来临,万物复苏,但也悄然进入了流感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 早晚温差大、空气干燥、加上人群聚集活动增加,都为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春季流感、肺炎的预防,重点关注哪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以及如何做好有效预防

春季流感、肺炎为何高发?

春季之所以成为流感和肺炎的高发季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气温变化大,人体抵抗力下降: 春季气温乍暖还寒,早晚温差大,人体容易受到寒冷刺激,免疫系统调节需要一定时间,抵抗力相对减弱,病毒和细菌更容易乘虚而入。

空气干燥,利于病毒传播: 春季气候通常较为干燥,空气湿度低,呼吸道黏膜容易干燥,降低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干燥的空气也更利于病毒在空气中悬浮和传播。

人群聚集活动增加: 春节过后,人们的工作、学习、社交活动逐渐恢复正常,人群聚集机会增多,病毒和细菌的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

室内通风不足: 春季为了保暖,很多人家中或办公场所通风换气不足,室内空气污浊,也容易滋生和传播病菌。

哪些人群是春季流感肺炎的重点防护对象?

虽然流感和肺炎对所有人都可能构成威胁,但以下几类人群由于自身生理特点或健康状况,感染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需要格外加强防护:

1、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

原因: 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呼吸系统也较为脆弱,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活动,接触病原体的机会较多,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特别风险: 婴幼儿肺炎容易发展迅速且症状不典型,容易引发呼吸困难、高热惊厥等严重并发症。

2、65岁以上老年人:

原因: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呼吸系统功能也减弱,往往还伴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肺病等),一旦感染流感或肺炎,病情容易加重,预后较差。

特别风险: 老年人肺炎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孕妇:

原因: 怀孕期间,孕妇的生理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免疫功能相对受到抑制,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妊娠还会增加心肺负担,感染后容易发生呼吸困难等情况。

特别风险: 孕妇感染流感或肺炎,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早产、流产等风险。

4、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

原因: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肝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弱,抵抗力差,感染后容易出现并发症,病情也更复杂。

特别风险: 基础疾病患者感染流感肺炎,可能导致原有疾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5、医务人员:

原因: 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大量病患,暴露于各种病原体的风险极高,感染机会大大增加。

特别风险: 医务人员一旦感染,不仅自身健康受到威胁,也可能成为传播源,将病毒带给家人和患者。

春季如何有效预防流感和肺炎?

春季预防流感和肺炎,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构筑起全方位的健康防线。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

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建议**高危人群(特别是上述五类重点防护人群)**每年在流感季节来临前(通常在9-10月份)接种流感疫苗,以获得有效保护。即使没有完全避免感染,也能显著降低感染后的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

肺炎疫苗(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以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

及时接种,尽早保护: 疫苗接种后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建议尽早接种,以便在流感和肺炎高发季节到来之前获得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勤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认真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关键时刻。 展示正确洗手的七步法步骤图,强调每个步骤的关键。

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手部接触细菌和病毒的机会很多,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睛等黏膜部位,减少病菌入侵机会。

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内侧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病毒。用过的纸巾要及时丢弃到垃圾桶,并洗手。

不随地吐痰: 痰液中可能含有病原体,要将痰液吐在纸巾中,并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浓度

定时开窗通风: 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室内病菌浓度。通风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使用空气净化器(可选): 在空气污染严重或通风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空气净化器,帮助净化室内空气,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病菌。

4、增强自身抵抗力:提升免疫防线

均衡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鸡蛋、奶制品等,增强身体抵抗力。

适量运动: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降低免疫力。

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保持心情舒畅: 精神压力过大、情绪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5、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疫情高发期减少外出: 在流感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车站等。

外出佩戴口罩: 如果必须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N95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展示正确佩戴口罩的步骤,强调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遮盖口鼻。

6、注意保暖,预防着凉:避免诱发疾病

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春季早晚温差大,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注意头部、颈部、背部保暖: 这些部位容易受寒,要注意重点保暖。

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中: 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寒风中或阴冷潮湿的环境中。

7、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流感或肺炎早期症状,要引起重视。

及时就医诊断: 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打破春季流感肺炎预防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流感就是普通感冒,不需要太在意。真相:流感和普通感冒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流感传染性更强,症状更严重,并发症风险更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绝不能轻视。

误区二:身体好,不得流感。真相: 流感病毒传染性极强,即使身体素质好的人,也可能感染流感。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并非只有体弱多病的人才需要接种。

误区三:吃药就能预防流感肺炎。真相: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预防流感和肺炎。预防的关键在于接种疫苗和做好日常防护措施,增强自身抵抗力。

误区四:多喝水就能预防流感肺炎。真相: 多喝水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但并不能直接杀灭病毒或细菌,预防效果有限。

春季流感肺炎预防,重在“防”字当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个人防护,共同筑牢春季健康防线。 对于重点人群,更要格外重视,积极接种疫苗,做好细致防护,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共同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春天!

来源:家有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