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近日,多地政务服务系统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AI公务员”正式上岗。与此同时,深圳、成都等地机器人警察、机器狗也崭露头角,引发了公众对于新兴技术替代人类工作的广泛讨论。面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近日,多地政务服务系统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AI公务员”正式上岗。与此同时,深圳、成都等地机器人警察、机器狗也崭露头角,引发了公众对于新兴技术替代人类工作的广泛讨论。面对这一波技术浪潮,我们不禁要问:“AI公务员”和机器人警察是否会抢了人类的“饭碗”?
从政务服务系统的变革来看,“AI公务员”的引入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DeepSeek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知识图谱构建技术,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政务信息,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在深圳市福田区,首批上岗的70名“AI数智员工”已经覆盖了240个业务场景,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也大幅提升。这些成效不仅体现了AI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巨大潜力,也彰显了政府在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的决心。
机器人警察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表现也非常突出,在维护景区秩序、提供安全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连云港市东海县西双湖景区的警用巡逻机器人“小高警官”,不仅具备自主巡逻、全景监控、智能识别等功能,还能通过高清语音播报向游客提供防骗、交通等安全提示。在春节期间,“小高警官”成功帮助一名走失儿童与家人团聚,展现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价值。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AI将全面替代人类的岗位。DeepSeek团队曾指出,AI目前仍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创造力、情感智能和复杂决策能力。“AI公务员”主要承担的是重复性高、规则明确的任务,而人类公务员则更多地从事需要创造性思维和情感交流的工作。例如,制定方针政策、沟通群众、危机管理等复杂决策过程,仍然需要人类的智慧和经验。同样,机器人警察作为智能化的辅助工具,能够协助警察更高效、更安全地处理各类警情,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标准的服务体验。但机器人难以应对复杂的情感理解和情境判断,如纠纷调解、责任归属、人性伦理等问题,是机器人无法模拟和适应的。
说到底,AI是工具而不是最终答案,如何去用,怎么用全在于我们。另外,在对于AI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我们还应保持审慎的态度,需要在建立完善的AI应用规范和伦理标准上,确保AI技术的应用不会侵犯公民权利,确保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公平正义的前提下,AI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随着科技的进步,“AI公务员”和机器人警察等技术发展与普及是必然趋势,应用范围也会逐步扩大。它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或主动或被动的推动了相关岗位和人员队伍的转型与升级。各行业都需要积极应对这一变革,通过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提升自身的思维、沟通与创造等水准,达到更好的人机协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你的行业有AI的身影么?
来源:忻闻访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