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毒学家石正丽团队发现蝙蝠病毒或有传人风险

B站影视 2025-02-24 10:14 5

摘要:中国病毒专家研究发现,蝙蝠身上有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入侵细胞的途径与冠病病毒相似,这意味着蝙蝠冠状病毒或有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晨雾 / 转帖

(剑桥/武汉综合讯)中国病毒专家研究发现,蝙蝠身上有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入侵细胞的途径与冠病病毒相似,这意味着蝙蝠冠状病毒或有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综合路透社、彭博社和《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专家石正丽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星期二(2月18日)发布于美国期刊《细胞》的报告说,与冠病病毒一样,蝙蝠病毒也含有一种被称为弗林蛋白酶切位点的结构特征,会帮助病毒通过细胞表面的蛋白进入人体细胞。

石正丽和她所在的武汉病毒研究所,此前因为被质疑实验室泄露,深陷冠病溯源争议。

最新报告提到的蝙蝠病毒,最初是在香港的一种常见小型蝙蝠“日本伏翼(Japanese pipistrelle)”身上发现的。不过研究人员强调,蝙蝠病毒有一定局限性,不会像冠病病毒那样容易进入人体细胞,也尚未在人体内检测到。

但上述报告仍引发市场波动,纽约股市部分冠病疫苗生产商的股价星期五(21日)逆市上涨,其中辉瑞、莫德纳、诺瓦瓦克斯的股价在大盘下跌的情况下,分别涨1.5%、5.3%和约1%。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专家奥斯特霍姆认为,人们对上述研究的反应被夸大,人类经过冠病疫情后免疫力更强,这或许会降低再次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

信息来源:2025-02-22 联合早报

【声明】本文为转发分享,已经注明来源。不代表本平台赞成或反对原作者的观点,文责和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与美国团队合作冠病研究

联合早报 2024-11-02 09:35 PM

(武汉综合讯)被称为“蝙蝠女侠”的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与美国研究团队共同发表关于冠病病毒的新论文。

据湖北《楚天都市报》报道,石正丽团队参与的“定制化冠病病毒受体”研究论文,星期三(10月30日)在科学期刊《自然》发表。合作的研究机构,包括来自武汉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团队。

报道称,该研究首次提出“定制化病毒受体”概念,旨在不依赖天然受体的条件下构建易感细胞模型。基于这项技术,研究团队为多种冠状病毒成功设计功能性人工受体,有望促进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60岁的石正丽是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冠病疫情爆发后,武汉病毒研究所一直受到西方质疑,被指意外泄漏冠病病毒。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家曾昱嘉今年6月在《纽约时报》撰文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病毒从武汉的一个研究实验室泄漏。

9月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份研究则称,冠病疫情非常可能始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上出售的受感染动物,而非实验室泄漏。

石正丽去年7月曾在英文期刊《新兴微生物与感染》发论文警告,未来“极有可能”出现另一种由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

来源:晨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