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ABC排名官微联合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发布的2025年最新榜单,上海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分别以全国第2、第28和第64位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财经、理工、农林领域的代表性院校。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中,“纯211”高校(非985建设院校)凭借特色学科优势与行业影响力持续受到关注。
根据ABC排名官微联合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发布的2025年最新榜单,上海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分别以全国第2、第28和第64位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财经、理工、农林领域的代表性院校。
在财经类院校中,上海财经大学以全国第2的排名蝉联“纯211”高校榜首,彰显其金融领域的绝对实力。该校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缘优势,在会计学、金融工程等学科形成“产学研”闭环,连续五年毕业生进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例超过30%。其与中央财经大学(并列第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8)共同构成财经类第一梯队,形成“北上双核”格局。
从细分指标看,上财的国际化程度尤为突出:国际权威期刊论文发表量占财经类院校总量的22%,与哈佛大学、伦敦政经学院等50余所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学校“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实验室”近三年孵化出12家估值超亿元的金融科技企业,成为长三角地区金融创新的核心引擎。
华北电力大学以全国第62名的总排名位居“纯211”理工类院校第28位,在能源电力领域持续领跑。
学校作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央企的“人才储备库”,2024届毕业生中58.7%进入电力系统就业,其中“特高压与智能电网”专业方向学生供需比达1:8。其保定校区与北京校部协同发展的“双校区模式”,有效整合了雄安新区能源产业资源。
在科研转化方面,华电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7项,尤其在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自主研发的“柔性直流输电控制装置”已应用于张北可再生能源基地,每年减少弃风弃电损失超20亿千瓦时。该校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1)、南京理工大学(第5)共同构成理工类院校的“硬科技矩阵”。
四川农业大学作为西部农林类高校代表,以全国第113名的总成绩位列“纯211”农林院校第64位。该校聚焦西南生态农业需求,建成全球最大的水稻突变体库,培育的“宜香优2115”杂交稻累计推广面积突破5000万亩。
学校“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首次破解藏猪高原适应性基因,为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在乡村振兴领域,川农大独创“科技小院”模式:师生团队驻扎凉山、阿坝等地的37个示范基地,带动彝区花椒、藏区牦牛等特色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9%。这一实践成果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山地农业发展典型案例”,与南京农业大学(第11)、华中农业大学(第34)形成南北呼应的农林创新网络。
来源:城市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