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段名为《我用3D打印做了台外折叠手机》的B站视频引发全网热议。视频中,湖北宜昌市夷陵中学高一学生兰博文身穿校服,手持一台自主研发的竖向外折叠手机,以清晰流畅的解说展示了从设计到组装的完整过程。该视频上线一周播放量突破410万,网友直呼“雷军接班人”“国
近日,一段名为《我用3D打印做了台外折叠手机》的B站视频引发全网热议。视频中,湖北宜昌市夷陵中学高一学生兰博文身穿校服,手持一台自主研发的竖向外折叠手机,以清晰流畅的解说展示了从设计到组装的完整过程。该视频上线一周播放量突破410万,网友直呼“雷军接班人”“国产科技的未来”,甚至惊动VIVO官方下场点赞。
这款被兰博文戏称为“饭卡包”的手机,采用独特的竖向外折叠设计,外壳由PETG碳纤维3D打印而成,厚度仅8毫米,摄像头无凸起,铰链则来自三星Galaxy Z Flip 3的拆机件,电池更是“就地取材”使用iPhone 13 mini的微型电池。
“市场上已有横向折叠和竖向内折手机,但竖向外折叠仍是空白。”兰博文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萌生这一创意源于对市面产品的长期观察。凭借家人淘汰的VIVO手机零件和网购配件,他耗时一年反复试验,期间因结构适配问题损毁6块柔性屏,最终以2000元成本拼装出功能完整的原型机。尽管折叠后屏幕边缘裸露、自拍预览框存在畸变,但外折设计带来的“零折痕”效果仍令网友惊叹。
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被网友封为“手工大神”的少年,在校成绩仅处于中下游,优势科目是英语与地理。父母作为普通工薪族(父亲是网约车司机,母亲从事保险业),却始终支持儿子的手工爱好——小学时制作军事模型,初中攒钱购入3D打印机,一步步将兴趣转化为硬核技能。
“他的视频逻辑堪比产品发布会!”有科技博主分析,兰博文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其将工程思维与新媒体传播结合的能力:6分钟视频里,他精准拆解了铰链力学适配、屏幕弯折防护等专业问题,甚至用“饭卡包”类比产品便携性,这种“极客式表达”恰好击中年轻群体的科技审美。
事件发酵后,VIVO官方迅速留言互动,抛出“期待更多神作”的橄榄枝;网友则喊话雷军、库克“速来挖人”。这背后折射出两大趋势:一方面,折叠屏技术虽日趋成熟(主流产品依赖柔性OLED与超薄玻璃,耐久性需通过10万次折叠测试),但形态创新仍局限在横向折叠领域;另一方面,品牌商愈发重视“用户共创”,如小米曾举办“爆改手机大赛”,试图从民间极客中汲取灵感。
教育界亦将此视为典型案例。兰博文的班主任将其作品推至学校官号,称“创新不应被试卷束缚”。业内人士指出,3D打印机、开源硬件等工具的普及,正降低科技创新的门槛,但资源不均衡问题仍存——若缺乏家庭对兴趣投资的2000元启动资金,类似项目或难落地。
兰博文的实践,恰似中国版“乔布斯车库创业”的预演:用最低成本验证创意,以自媒体放大声量,最终撬动产业资源。正如网友所言:“当他用瑕疵屏拼出完整手机时,创新的火种已悄然点燃。”或许不久的将来,这位“手工少年”将从B站UP主变身真正的产品经理,而更多“兰博文们”的出现,终将重塑中国制造的基因。
来源:圣儒公考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