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三联生活周刊》发表文章称,DeepSeek写文章又快又好,学语文还有用吗?按照《三联生活周刊》的说法,现在看到一篇规整的文章,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发出疑问,这文章是人写的还是AI写的。
最近,《三联生活周刊》发表文章称,DeepSeek写文章又快又好,学语文还有用吗?按照《三联生活周刊》的说法,现在看到一篇规整的文章,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发出疑问,这文章是人写的还是AI写的。
不管我们是否认可这个观点,但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是:要分辨一篇文章究竟是AI生成的,还是真人所写的,正变得前所未有地困难。
尴尬的一幕随即出现,多少人毕生精力投入的“文章千古事”,机器一秒钟能给你生成十篇,又快又好,没什么神秘可言。
我承认,很多人的文章写得不如AI。但是这个现象引发的讨论,难道不该是这些人语文没学好,更应该努力去学习语文吗?
AI创作如此厉害,是不是说学习语文就不重要了呢?
当然不是!
且不说语文这门科目所教所学并不仅仅限于写文章,语文的核心是对人的思想启发与美学熏陶,而不是文笔。
文笔只是表象,不是根本。
退一步讲,单纯用写文章的能力来说,AI也写不过人。举个例子,你可以命令AI按鲁迅的风格生成一篇文章,但是它也只是在模仿鲁迅,而模仿出来的也只是鲁迅的风格,鲁迅的思想,它根本模仿不出来。
这几年,我们经常能看到危言耸听的观点,AI越来越厉害了,以后学某某还有用吗?别听他们咧咧,说到底,AI只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它最多只是方便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
难道汽车火车发明后,人长双腿就没用了?
难道AI的计算能力很厉害,我们就不要学数学了?
同样的逻辑,deepseek就算文章写的又好又快,也丝毫不影响我们学语文。至少,你学好了语文,才能判断它究竟写得好不好,如果真的好,又好在哪里。
这几年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些文章,陈述科技对人类的巨大影响,科技已经取代神仙,成了最大的教主。我们在科技的道路上匍匐前进,把理工男的地位无限拔高。可是事实上,你会发现科技的过度闪耀,已经开始戕害人类自己。
比如手机的普及原本为了方便人们彼此联系,可是手机里大量打着“科技”旗号的内容,比如各种APP以及所谓的ND游戏,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可怕的是,当初我们以为网络能让人接触更广袤的世界,而结果是遭遇了更狭窄的“信息茧房”。网络没有拓宽我们的眼界,而是堵塞了我们的视野。
人们无限歌颂科技,这背后的逻辑想来让人深思极恐。
回顾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所谓的“划时代”科技产品尤其是人工智能创新出现,可是它除了在网络热搜上博人眼球、除了资本的喧嚣和股票的涨跌,对人类的生活品质拉高作用相当有限。
科技的一个个闪光点,很难不让人怀疑那只是资本的狂欢。
来源:王小天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