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7日,第三期“新物种”滇西野外地标科考研修营在昆明城市学院开营。这是“新物种”继哈密野外科考科普研学后的又一次创新探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2月7日,第三期“新物种”滇西野外地标科考研修营在昆明城市学院开营。这是“新物种”继哈密野外科考科普研学后的又一次创新探索。
据介绍,“新物种”AI大媒介未来研修营是国内首个以“未来之问”连接未来与当下的公益性创造力平台,由思想者、科学家、媒介学者、创客专家、数字艺术家等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专家出任导师,以跨学科素养与能力提升为特征,激发好奇心与反思精神,师生共创、研修“未来”。“新物种”旨在结合“想象力、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的传播实践,创造性地为不同学科专业的年轻学子们提供一个体验、展示、交流、践行的平台。
为期8天的活动中,营员与3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到云南玉溪、楚雄、大理、怒江等多个地州的多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区开展科考研修。活动分为自然科考、人文科考和AI研学课程模块,在深入田野中将社会学与人类学考察将AI感知智能等科技结合,启发想象力,发现优秀拔尖创新人才。营员们还将学习野外生存技能,参与地质勘探、生物样本采集、生态环境调研等多项科研任务,了解滇西地区的自然生态与地质历史;到少数民族村落,探究少数民族音乐与服饰的特征与疗愈功能。
开营当天,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著名博物学家刘华杰等专家分别作了《人生博物》《云南之美:本土美学与艺术疗愈探索》等讲座。
昆明城市学院校长王昆来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希望通过与各位专家和教授的交流合作,打造一种全新的教育范式,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