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晶圆制造作为半导体制造最上游环节,产能利用率与龙头企业的资本开支节奏反映出周期景气度的复苏状态。全球半导体产业以四至五年为一轮周期,景气度伴随周期上下行演绎,过往每一轮周期景气度顶峰时,都出现一类爆款产品拉动需求。上轮周期顶峰是由超量的PC、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
DeepSeek年初以来火爆出圈,全球半导体产业又正处于景气度持续恢复的阶段,AI需求会如何拉动半导体需求上行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晶圆制造作为半导体制造最上游环节,产能利用率与龙头企业的资本开支节奏反映出周期景气度的复苏状态。全球半导体产业以四至五年为一轮周期,景气度伴随周期上下行演绎,过往每一轮周期景气度顶峰时,都出现一类爆款产品拉动需求。上轮周期顶峰是由超量的PC、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拉动。
伴随着2024年以来全球半导体产业持续复苏,AI带来的增量需求成为本轮半导体周期上行的最大看点。从台积电等龙头股的业绩来看,AI对先进制程的需求拉动已经是“明牌”,预计2025年将保持增长趋势。国内方面,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H股周五(2月7日)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后,公司将于下周二(11日)盘后披露的2024年四季度业绩情况备受关注,市场关注的重点在于其能够从AI浪潮中受益多少。另一边,近几年国内成熟制程高速发展,随着端侧AI应用,如AI眼镜、AI耳机渗透率提升,为国产成熟制程的晶圆代工发展提供的机遇也受到关注。
AI浪潮拉动先进制程需求
晶圆代工厂为芯片设计公司提供代工服务,与半导体行业的景气程度紧密相关,被认为是判定周期景气度波动的重要信号。2024年全球晶圆代工行业产值同比增长22%,标志着行业在2023年后进入强劲复苏和扩张阶段。这一增长主要由先进制程需求激增推动,AI应用在数据中心和端侧计算的快速普及进一步加速了市场扩张。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称,AI浪潮引爆半导体先进制程需求,将带动今年全球晶圆代工产值增长20%,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的业绩表现有望优于产业平均增长幅度。
根据披露,台积电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7%,主要系3nm和5nm制程的需求增长,先进制程整体贡献了74%的营收。分应用领域来看,高性能计算(HPC)的收入环比增长19%,全年增长58%,占据了53%的营收比例,反映AI需求真实且强劲。
分制程来看,AI时代对先进制程需求的拉动毋庸置疑,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等美股科技巨头均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为数百亿美元。3nm、4nm和5nm先进制程代工可以实现更低功耗与更高性能,契合算力芯片要求。目前,英伟达的H100(4nm)、高通晓龙8Elite(3nm)SOC芯片,都拉动了先进制程代工需求。
在DeepSeek火爆出圈后,其低成本、高性能、开源模式被认为有望加速推动AI眼镜、AI耳机、AI玩具等端侧AI应用的爆发。这些端侧AI应用属于消费电子领域,多使用成熟制程的晶圆代工。但由于端侧AI应用的渗透率尚低,不足以拉动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回升。
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表示,截至目前,成熟制程(28/22nm及以上)的产能利用率回升相对缓慢,与成熟的12英寸制程相比,8英寸制程的产能利用率回升预计将更为滞后,这主要是因为其大量应用于汽车和工业领域。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半导体企业负责人与行业分析师也表示,工业控制、汽车领域不少品类芯片仍处在库存消化状态,主要系下游需求复苏缓慢。“新能源车市场处在库存调整阶段,前些年在产业和资本合力推动下,部分芯片品类扩张后的产能尚未消化完毕,2025年能否顺利实现库存出清,是相关制程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回升的关键。”某半导体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股价创新高,中芯国际即将披露去年Q4业绩
中芯国际、华虹公司(688347.SH、01347.KH)代表了国内晶圆制造的最高水平,前者是先进制程国产替代引领者,后者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更具优势。
中芯国际将于2月11日盘后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去年三季度,该公司单季度营收首次站上20亿美元(人民币156.09亿)台阶,创历史新高,毛利率为20.5%,环比增长6.6个百分点。
此前,中芯国际在去年三季度财报说明会上给出四季度的业绩指引为营业收入环比变化0%至+2%。从产能利用率来看,去年三季度中芯国际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90.4%,呈现逐季度增长,二季度、一季度分别为85.2%、80.8%。
就2025年半导体周期趋势与下游领域需求,中芯国际在互动易平台上表示,结合客户以及终端客户沟通定调,2025年芯片用量将高于2024年。以美元计算,AI领域成长比例较高,在10%以上;其他领域可能是百分比中到高个位数。同时,中芯国际也提到,目前行业尚未见底、需求仍然较弱的环节是工业和汽车,如果这两大领域今年下半年能够复苏,将更有利于全行业增速水平。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外部地缘政治对半导体供应链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本地使用、本地生产能降低供应链风险,预计未来IC设计公司转单回国内是大势所趋。中芯国际作为本土代工龙头,有望受益于此趋势,进而带来超出市场预期的经营表现,预计旺盛的AI需求有望令中芯国际去年四季度业绩好于市场预期,同时在今年一季度抵消一部分淡季影响。
从二级市场来看,中芯国际H股股价近期创下历史最高,显示资金对其受益于AI浪潮的预期。2月7日收盘,中芯国际H股股价报46.65港元,盘中最高价49.15港元,两者皆为上市以来最高。2025年内,中芯国际H股已累计上涨46.7%。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起,伴随港股走强,中芯国际扮演着场内科技股领头羊的角色,至今累计飙涨123.74%。中芯国际A股到目前为止月线六连阳,股价报102.53元。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