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名职业规划师,我深知就业率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性,尤其是民办大学的学生。近期,我关注到河北传媒学院的就业情况,从2016年至2023年,文科类学生的就业签约率一度低至不到10%,2024年虽有所上升,但也仅为14.41%。这一现象凸显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毕
作为一名职业规划师,我深知就业率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性,尤其是民办大学的学生。近期,我关注到河北传媒学院的就业情况,从2016年至2023年,文科类学生的就业签约率一度低至不到10%,2024年虽有所上升,但也仅为14.41%。这一现象凸显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与众多学生和家长沟通后,我发现背后的原因颇为复杂。首先,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是关键因素之一。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其部分文科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等,虽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深度,但在实际就业市场中,相关岗位的需求却相对有限。据我了解,近年来,新媒体运营、数字营销等新兴岗位需求激增,但该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却因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而难以获得就业机会。
教育质量的差异也不容忽视。与公立大学相比,部分民办大学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不足。以师资为例,河北传媒学院部分专业教师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我曾遇到一位该校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他在课堂上学到了丰富的新闻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求职过程中,却因缺乏新媒体内容创作和运营的实际技能而屡屡碰壁。
品牌效应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公立大学的毕业生,认为他们更具竞争力。据我所知,一些知名企业甚至明确表示,只考虑985、211等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这无疑加剧了民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建议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要更加谨慎。以就业为导向,充分考虑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同时,学校也应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如增加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新兴专业,以适应市场变化。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学校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例如,与当地媒体、广告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
此外,学校还应强化就业服务,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比如,定期举办职业规划讲座、模拟面试等活动,帮助学生提升求职能力。同时,利用校友资源,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提高民办大学的就业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专业调整、教学质量提升、就业服务强化等多方面的努力,我相信民办大学的毕业生也能够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来源:学业与就业规划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