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CAU姑娘去了亚冬会

B站影视 2025-02-09 08:47 2

摘要:在高三忙碌的备考和训练生活中,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的消息进入了王锦然的视野,在既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的同时,同为运动员的她也想切身参与到这项体育赛事中。

原创 在亚冬会的 中国农业大学

昨夜,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

在哈尔滨正式开幕

一场精彩绝伦的“冰雪嘉年华”

让世界感受亚洲风采、中国气派

在亚冬会的赛场上

运动员挥洒激情和汗水

而赛场外

同样有一群忙碌的身影

用微笑、热情和专业服务

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

王锦然便是其中一员

她的故事

始于这场冰雪盛宴的召唤

心动到行动,志愿火种这样点燃

王锦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除了是一名传播专业的学生,她还是一名铁饼运动员。

在高三忙碌的备考和训练生活中,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的消息进入了王锦然的视野,在既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的同时,同为运动员的她也想切身参与到这项体育赛事中。

吸引王锦然的不止因为这是属于家乡的机遇和荣耀,自己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与志愿服务所需专业对口更是促使王锦然积极参与志愿者报名的重要原因。“我本身就是运动员,在黑龙江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地方,我也有很多同学朋友是冰雪运动的运动员,在平时的相处中我经常接触这些项目,这是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以爱之名 筛选温暖

作为吸引全亚洲乃至世界目光的体育赛事,亚冬会志愿者选拔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作为志愿者,不仅要有面对全亚洲各国运动员、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热情,更要有充分的语言沟通能力。“千余人报名,可能只选出几百人甚至更少,在得知我入选以后很惊喜!”王锦然向我们介绍时依然能感受她的喜悦。

运动员的身份让王锦然在面对体育类志愿服务时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多年从事体育运动锻炼出的好体质在此时收获意外的回报。“我从开始服务到今天,天天霸榜微信运动,每天至少2万多步”,王锦然笑着说。不光身体上的优势,心理状态和乐观精神更让王锦然在志愿服务中如鱼得水,乐观的态度面对突发状况,灵活的思考解决问题,充分的抗压能力和韧性应对压力,这些在赛场上的小技巧此刻在这次志愿服务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她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除了天赋加持,想要完美地完成工作也离不开前期的充分准备。“一方面是我自主的准备,另一方面是亚冬会官方的培训工作。”为了保障志愿服务的稳定运行,在确定志愿人选后,亚冬会就对志愿者进行了多次培训。“很多方面亚冬会都有培训,如红十字、安全教育、国家国际视野等”,王锦然向我们介绍道。自我培训也没落下,作为媒体运行岗位的一员,王锦然积极学习多种亚洲语言,了解亚冬会相关信息,“像基本打招呼都得会一点,韩语、日语等语言都有提前学习。”

互助暖情 共筑精彩

在亚冬会冰壶项目的志愿服务中,三十余志愿者分为早、晚两个班次,王锦然便是早班志愿者中的一员。为了能在6点准时进馆,她需要在凌晨四五点起床,在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前往冰壶馆,开启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比赛前一小时,国内外媒体记者陆续抵达,王锦然便忙碌起来,她引导记者从办公室前往场馆,依据记者类型安排位置,耐心讲解各区域规则,保障媒体工作有序;比赛时,她坚守岗位,密切关注现场情况;临近结束,她提醒记者混采即将开始,带他们前往指定区域协助采访;采访结束,她送记者出场馆,查看班车时间并联系车辆,确保记者顺利返程。

媒体运行志愿者,不光负责引导媒体开展采访,更要带领记者们更多感受真实的、精彩的现场。“这也是挑战之处吧,面对各个国家的人,有些不会中文也不会英文,你要迅速高效地和他们沟通”,王锦然分享道。

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不仅有紧张严谨的工作任务,更有团队之间的温暖瞬间。哈尔滨的这几日格外的寒冷,零下二三十度的温度让志愿者面临更严峻的环境。“保暖工作很齐全,主办方发了各种各样的保暖衣服,同时也准备了充足的暖宝宝,岗位经理也会组织轮岗工作,让每个人都切身参与到场馆内外不同的工作任务中。”王锦然分享着暖心瞬间。忙得不亦乐乎的王锦然告诉我们,不只是因为这些体育运动本身吸引着她,更是在亚冬会遇到的人和事物都让她乐在其中。韩国记者在接受引导的同时也细心关心着志愿者,香港教练的帅气和幽默更是感染着每一个在冰天雪地里工作的人。“大家都很暖心,也很关注每一个人的状态,团队氛围真的很好!”

志愿之路,收获成长

“作为铁饼项目二级运动员,我热爱体育,在志愿服务中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冰壶知识;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这次媒体运行志愿者的经历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在赛场内,王锦然能近距离接触到专业媒体记者,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央视的转播和摄影工作,为她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让她在摄影专业课上学到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对她后续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我希望在体育赛事和新闻传播相关领域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次志愿服务,王锦然对体育精神和志愿精神有了新的理解。她看到了来自世界的顶尖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拼搏,从他们赛前赛后的准备中汲取到了宝贵的精神力量。而志愿者们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服务以及坚守岗位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她,让她更深刻地体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作为哈尔滨人,王锦然对家乡的变化感受颇深。哈尔滨从曾经的默默无闻,到如今成为热门旅游城市,她深感自豪。亚冬会的举办,让这座城市迎来了更多游客,她看到了家乡火爆出圈对赛事的积极影响。在服务过程中,她也希望用哈尔滨人的热情打动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让大家爱上这座城市,爱上东北文化。

在亚冬会的舞台上,像王锦然这样的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与担当。他们在寒冷中坚守,在服务中成长,不仅为赛事的顺利进行贡献了力量,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温暖与感动。

亚冬会的赛事终会落幕

但志愿者们的故事不会画上句号

从2022北京冬奥会到2025亚冬会

CAU志愿者在寒冷中传递的温暖

在忙碌里积累的成长

都已成为独属于冰天雪地的珍贵回忆

相信这份奉献的火种会继续燃烧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

会在各个领域温暖更多的心灵!

文字 | 潘亭旭 王乙然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杜昱彤

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吴笑含 杨雨睿 姜承希 宋成雨 张舒然 丁思远 冯金璐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