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张兰汪小菲万万没想到!账号刚被封禁,结果又出事了……

B站影视 2025-02-08 21:06 2

摘要:公告直指“张兰·俏生活”“汪小菲”等账号利用已故艺人徐熙媛(大S)的离世恶意炒作,发布不实视频获取商业利益,且屡次违规未整改,最终被无限期封禁。


“包机谣言”

2025年2月8日,抖音平台一纸公告,将张兰与汪小菲的多个账号推上风口浪尖。

公告直指“张兰·俏生活”“汪小菲”等账号利用已故艺人徐熙媛(大S)的离世恶意炒作,发布不实视频获取商业利益,且屡次违规未整改,最终被无限期封禁。

这场封禁的导火索,是一则关于“汪小菲包机接大S骨灰”的谣言,自称张兰干儿子的“夏小健”发布视频称包机费用由汪家承担,但随后小S和包机公司Jetbay双双辟谣,证实所有费用由徐家人支付。张兰的点赞与推荐行为,被平台认定为推波助澜,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戏剧性的是,就在封号前夜,张兰的直播间人气飙升。

2月6日,她在大S去世后首度开播,哽咽回忆创业艰辛,称“要培养好孩子,不负20万员工”,直播间观看人次超930万,销售额突破百万。

然而这场“悲情营销”仅持续一个多小时便被封禁,网友怒斥其“消费逝者”“谎话连篇”,瞬间将张兰推向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麻六记直播间:弹幕刷屏“大快人心”,主播被劝“换工作”

账号被封后,张兰迅速转战麻六记官方直播间,但迎来的却是网友的集体反噬。

2月8日中午,麻六记直播间开播仅数分钟,弹幕便被“还敢播?”“下架”“大快人心”刷屏。

第三方数据显示,当天上午的直播观看人次达158.8万,但销售额仅75万至100万元,远低于封号前单场250万元的峰值。

更尴尬的是,主播在镜头前坦言:“拍40单有38单待付款,网友拍了退、退了拍,反复折腾。”评论区甚至有人喊话:“换工作吧!这店开不下去了!”

这场“抵制狂欢”背后,是公众对张兰母子长期“无底线炒作”的积怨。

从离婚风波中的“卖卤蛋绿茶”暗讽具俊晔,到直播中播放汪小菲爆粗语音,再到此次消费大S离世,母子二人将私生活与商业捆绑的操作早已引发争议。有网友直言:“以前看热闹买酸辣粉,现在只觉得恶心。”

麻六记的崛起,堪称一场“寄生式创业”的典型样本。

自2021年汪小菲与大S离婚后,张兰凭借直播间“手撕前儿媳”的戏码,将麻六记酸辣粉卖到断货。

2022年,她单月直播281场,创下超6000万元销售额,甚至推出“绿茶+卤蛋”套餐影射大S再婚,收割无数“吃瓜群众”的“情绪消费”。品牌37家门店的扩张节奏,几乎与汪家婚变热搜同步。

然而,这种“流量寄生”模式早已埋下隐患。数据显示,张兰与汪小菲的账号贡献了麻六记抖音销售额的40%。当账号被封,品牌立刻陷入流量真空。

更致命的是,过度依赖个人IP导致品牌形象与创始人深度绑定,网友对张兰的负面情绪,直接转化为对麻六记的抵制。

中国投资协议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指出:“麻六记缺乏独立于创始人的品牌价值,一旦个人形象崩塌,企业根基必然动摇。”

网友呼吁“还网络清净”

封号风波尚未平息,法律风险已悄然逼近。律师指出,张兰等人传播谣言损害大S名誉,其家属(如小S)有权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而大S生前曾发文控诉张兰“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更让事件蒙上道德阴影。

尽管张兰坚称“遵守平台规则”,但网友并不买账。抖音副总裁李亮的微博评论区,一条“大快人心”的留言获得4.3万点赞。

连汪小菲的“深情人设”也彻底崩塌。

2月6日,他因包机谣言在语音中爆粗口:“我**招谁惹谁了?”却被网友扒出此前在台北街头“淋雨下跪”的作秀嫌疑,甚至被指购买水军营销“痴情前夫”形象。

曾经的流量红利,如今成了反噬的利刃。

张兰汪小菲何去何从

面对危机,张兰试图以“影响8000员工家庭”博取同情,但公众更关注其商业伦理。

目前,麻六记已转战其他平台直播,但效果惨淡。有业内人士分析,若品牌无法摆脱“八卦附属品”标签,即便存活也将沦为小众市场。

平台重拳整治“无底线博流量”,或许预示着“审丑式营销”时代的终结。

而对于普通网友而言,流量能载舟,亦能覆舟。靠“人血馒头”喂大的商业帝国,终将淹没在正义的浪潮中。

来源:挑灯相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