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4日,浙江师范大学杨启华教授、王茂弟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Important role of H2 spillover in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quinolines in
氢溢流现象通常涉及到负载金属催化剂上的氢化反应,但在分子催化剂上很少报道。
2025年2月4日,浙江师范大学杨启华教授、王茂弟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Important role of H2 spillover in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quinolines in hybrid systems》的研究论文,任亦起为论文第一作者,杨启华教授、王茂弟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杨启华,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2013)。1991年本科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现鲁东大学),1997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1997年-2003年曾先后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法国LOCOMS实验室和日本丰田中央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2022年调入浙江师范大学工作。
杨启华教授致力于有机–无机杂化多孔催化材料创制的基础研究,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新型多孔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催化应用;多相催化、多相手性催化;光催化、电催化。
王茂弟,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201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23年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2023年至今任浙江师范大学。其研究方向包括负载金属催化剂在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辅酶再生;均多相协同催化。
在本文中,作者以喹啉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作为模型,报道了氢溢流在均相氢化中的重要作用。在Ni/TiO2的存在下,TsDPEN-Rh-Cp*-Cl催化剂上的喹啉转化率明显提高了2.1倍,而ee值保持不变。
机理研究表明,Ni/TiO2主要作为H2解离位点,TsDPEN-Rh-Cp*-Cl是控制产物对映选择性的活性位点,氢溢流在均相和非均相混合体系中充当两种催化剂之间的桥梁。 氢溢流使得非均相催化剂和均相有机金属配合物能够协同作用,打破了均相催化与非均相相催化的界限。
图1:Ni/TiO2和TsDPEN-Rh-Cp*-Cl在喹哪啶氢化反应中的协同作用
图2:混合体系中H*转移的研究
图3:可能的机制
本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揭示了氢溢流在喹啉不对称氢化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氢溢流可以有效连接多相催化剂和均相催化剂,实现两者的协同作用。这种协同效应不仅显著提高了反应的活性,还保持了较高的对映选择性。
该研究为设计新型高效不对称氢化催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也为未来开发更高效的催化体系提供了新的方向。
Ren, Y., Liu, X., Liu, J. et al. Important role of H2 spillover in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quinolines in hybrid systems. Nat. Commun., (2025).
来源:MS杨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