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丨科学集约管理 提质赋能增效 吉林中院稳步推进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走深走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2 19:44 2

摘要:近日,中国社科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度法治创新案例评选结果,吉林法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入选2024年度法治创新提名案例。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是吉林高院党组聚焦审判辅助事务“小切口”部署推动改革“大纵深”的一项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吉林法院高度

近日,中国社科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度法治创新案例评选结果,吉林法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入选2024年度法治创新提名案例。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是吉林高院党组聚焦审判辅助事务“小切口”部署推动改革“大纵深”的一项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吉林法院高度重视审判辅助事务管理工作,坚持以规范聘用制书记员管理和审判辅助事务办理为切入点,注重内部挖潜,不断提高聘用制书记员队伍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特别是去年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深入推进会议开展以来,全省法院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现在全省择优选取一批优秀经验成果,供全省法院学习借鉴。即日起,各地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创新经验成果将在省法院公众号陆续刊发。

吉林中院积极探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的创新实践,以“服务审判工作、服务法官办案、服务群众诉讼、提升审判质效”为目标,以“四化工作法”为举措,通过信息技术与司法审判的深度融合,打造审判辅助事务从线下交接向线上协同转变、从分头督促检查向集约管理指导转变的新型运行模式,全面实现“集约高效、服务审判、规范标准、智慧协同”的管理要求,有效释放集约化效能。

聚焦集辅任务,“一体化”推动实践创新

加强路径实践。调整优化审判团队,按照“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书记员)”模式进行配备,制定履职清单。优化辅助人员配置,推进书记员驻庭、无书记员记录等庭审记录方式改革,不断提升庭审效率。

强化信息化支撑。全面打造“一区五中心”格局,建立智慧审务工作区,设立“审前、审中、审后、送达、智辅”五个中心,实现对案件排期、庭审记录、督促履行、智能送达、卷宗管理等33项事务线上集约办理,累计完成各项派单任务25353件,限期内办结率100%。

加强统筹推进。注重收集各类问题、建议,及时协调审管、技术、立案、审判等部门,有效解决流程衔接和技术问题。强化人员岗前培训考核,常态开展辅助事务衔接协同等岗位练兵活动,完善辅助事务岗位操作手册和人员AB岗适应性测试。

聚焦事务办理,“流程化”提升审判效率

强化审前流程衔接。充分发挥导诉服务指引功能,咨询答疑8990件、诉讼指导8990次、联系法官1584次、收取材料1113件,做到诉讼服务“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应”。在案件排期中,排期专员及时确认法官在岗状态,与送达中心协同开展“预送达”,推进案件首次排期,首次排期成功率达93.89%。

强化审中即时办理。细化庭审为中心的审中辅助事务全程办理,按需派单,审中中心选派记录专员到庭记录,并与法官助理配合做好各项庭审活动。庭审结束后,及时做好诉讼材料移转、案件合议记录、法庭设备检查、法庭管理等日常工作。集约化以来,吉林中院完成记录庭审6808次,记录专员人均记录庭审567.33次。

强化审后跟踪落实。积极应用RPA技术,对电子卷宗关键案件信息项进行质检,随卷生成《案件质检情况统计表》。强化督执工作,办案法官、督执专员分别按照工作职责,对生效判决开展督促履行,减少案件进入执行阶段。集约化以来,吉林中院对有执行事项的2656件案件全部进行督促履行,并对未履行的案件进行二次督促,督促履行成功率达30%。

聚焦内部协同,“长效化”凝聚工作合力

制度机制建设到位。制发工作指引,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完成时限,强化对集辅任务的督导、调度,确保全市法院同步推进工作开展。完善流程管理机制,将审判辅助事务与审判活动有机结合,推进规范化、流程化操作,最大限度提升审判效率。

部门岗位衔接到位。强化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衔接,持续优化工作流程,解决操作技术问题,推动提升审判效率。全面提升智慧审务工作区各岗位人员服务意识,尤其在导诉、提交证据、送达、审后督执等环节,及时协调解决当事人各类诉求,全面提升司法形象。

协同送达保障到位。送达专员根据办案法官送达任务指派,轮次使用电话、电子、邮寄、直接送达等多种方式,确保成功送达。截止目前,累计完成送达任务53113件,其中电话送达、电子送达共计42810件,占送达案件的80.60%,送达成功平均天数仅为2.015天,节约送达费用约20万余元,既高效送达,又节约成本。

聚焦资源配置,“常态化”保障执法办案

推进辅助事务规范管理。加强对数据指标的统计汇总,定期汇总审判辅助事务集约管理数据并对全市法院集辅工作进行总体调度督导。全省集约化工作深入推进会召开以来,吉林中院上诉案件平均移送时间等多项指标、再审审查询问(听证)率、审限内结案率、调解率等指标均同比趋优。

推进执行事务集约管理。建成中院执行事务(服务)中心,将执行服务类工作前移,实现对立案登记、材料收转、事务办理、案件查询、信息咨询、综合服务六类执行事务性工作的集约管理,全面打通执行服务“最后一公里”。中心建成以来,累计完成接待当事人1350人次,执行立案1498件,发放执结案款33.56亿元,收转材料803件,信息咨询、案件查询850件,查封、续封121件,解除限高23件,有效解决执行法官人难找、案件进度不了解、案款发放不及时等问题。

推进电子卷宗智能管理。全面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在立案后、庭审后、结案前,及时移转诉讼材料,并转换为电子卷宗。开展电子卷宗编目提级管理,通过“集中扫描、智能编目、统一质检”等方式,实现电子卷宗编目规范化、标准化。现已完成编目任务总数达36.75万个。

下一步,吉林中院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集约效果,完善管理措施,健全制度机制,为推动全省法院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来源:平安吉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