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揭示:容易焦虑的人,大多中了这个“毒习惯”!

B站影视 2025-02-08 10:12 2

摘要: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焦虑症真的很可怕,它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色囚笼,让人恐惧、痛苦,却又找不到出路。

据媒体爆料,汪小菲疑似焦虑症复发,情绪崩溃。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焦虑症真的很可怕,它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色囚笼,让人恐惧、痛苦,却又找不到出路。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夜深人静时,明明已经累成狗,大脑却像开了挂一样,不停运转,想东想西。

白天工作时,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就能让你整晚辗转反侧,生怕领导明天就把你开除。

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让你彻夜难眠,来回琢磨。

你似乎很容易焦虑,每天有无数个不开心的理由。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你的一个“毒习惯”——过度思考

换句话说,就是想太多,根本停不下来。

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典型的“过度思考者”。

他每天除了工作,还得花大量时间琢磨领导的意图、同事的眼神、朋友的评价……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感觉自己好像活在显微镜下,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让我紧张得不行”。

“我明知有些事情想再多也没用,可就是停不下来。晚上躺在床上,明明困得要命,大脑却像脱缰的野马,狂奔不止。”他曾无奈地说过这样一番话。

我想现实生活中一定有很多跟他一样的人存在,习惯性过度思考,从而焦虑不安。

过度思考之所以会让人焦虑,主要是因为它破坏了内心的平衡

人的大脑就像一台电脑,当运行的程序过多时,不仅会拖慢速度,还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去的过度反思。

过度思考的人,往往会在脑海中反复播放那些未发生的“灾难片”,或者一遍遍地回味过去的“尴尬瞬间”,结果就是把自己折磨得身心俱疲。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习惯并非无法改变。

想要打破“过度思考”的魔咒?大家可以试试以下三个妙招。

第一,接纳不完美,拥抱不确定性

古人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活于世间,谁都有犯错的时候,所以我们不必因为一点点小错误而自责不已。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充满了未知和变数。我们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是突如其来的惊喜,还是意想不到的挑战。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会让许多人感到焦虑和不安。大家担心未来,担心未知,担心自己无法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

可是,庸人自扰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会给自己平添烦恼。

与其整天提心吊胆地担心未来,不如放下那些无谓的担忧,珍惜并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无论未来如何,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

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

别再让那些未发生的“灾难”牵绊住你的脚步了,勇敢地向前走吧!

第二,学会“断舍离”,给大脑减负

说起“断舍离”,大家通常想到的是整理家务、扔掉不必要的物品。

其实,我想让你们把这个概念应用到“思维层面”。

你的大脑里是否也堆满了各种杂七杂八的想法?那些过时的观念、无用的担忧、负面的情绪……

它们就像一个个沉重的包袱,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学会给大脑“减负”。每当你发现自己又开始陷入无尽的思考中时,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我想这么久吗?”如果不是,那就果断地把它“扔”出你的大脑吧!

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然后告诉自己:“我现在只需要关注眼前的事情,其他的都先放一放。”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真的很有效哦!

第三,行动起来,用事实说话

行动是治愈焦虑的一剂良药。当我们发现自己再次陷入无尽的思绪漩涡时,不妨勇敢地迈出一步,用行动来打破这个困扰我们的循环。

针对工作表现的担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提升自己。

比如,多花点时间钻研业务知识,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让自己的技能更上一层楼。

我们不仅能够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还能有效减少因能力不足而产生的焦虑感。

而对于与朋友关系的焦虑,主动沟通则是最好的解药。

找个合适的时间,约上朋友,一起聊聊心事,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想法。通过真诚的交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让友谊更加坚固。

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活动或挑战,以转移注意力并培养新的兴趣。

无论是学习一门新技能、参加一次户外探险,还是尝试一种新的烹饪方法,都能让我们的思维从焦虑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当下的美好。

总之,让自己忙碌起来,别让无谓的担忧继续占据你的时间,勇敢地迈出步伐,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坚持。

在对待焦虑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必急于求成。只要我们愿意放下那些无谓的担忧和过度的思考,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和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就能在这场人生的马拉松中跑得更远、更稳。

来源:庄蝶晓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