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8年悬案告破:两发小嫌犯相距2公里,20多年没说一句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6-15 20:16 7

摘要:下午6点多的餐馆里还没什么人,便衣民警直径走到最靠里边的一座对着他们出示了警官证,正在吃饭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民警伸手抓住了于海。

史小纪

2020年8月,武汉警方来到了郑州,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寻找到了逃亡28年的命案嫌疑人于海。

下午6点多的餐馆里还没什么人,便衣民警直径走到最靠里边的一座对着他们出示了警官证,正在吃饭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民警伸手抓住了于海。

于海朋友震惊地让民警先松手,担心是误会。

可于海却十分冷静,他毫不抵抗,边对朋友说“我知道什么事”,边将手伸到民警面前戴上了手铐,整个过程中,于海没有一点意外,仿佛还松了口气。

警方在调查于海之前,压根没想到他竟然和同案的犯罪嫌疑人申立住在相距不到2公里的地方,两人还是发小兄弟,平日见面却装作不认识。

是什么让这对发小断交28年呢?

1992年4月27日下午3点多,武汉江汉区万松街派出所接到报案,说在一栋老式居民楼里发生了命案,63岁的曾秀敏死于家中。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曾秀敏的邻居,她看到曾家大门敞开,好奇地往里探头瞟了眼,没想到看到曹秀梅躺在血泊里。

邻居急忙打120急救电话,又给曾秀敏的儿子吴华打电话,让他赶紧回家。

吴华慌里慌张地跑回家,才到家楼下就发现附近的居民已经把楼道口包围住,一辆救护车停在外头。

吴华难以想象母亲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一会儿,医护人员扛着担架床出来了,吴华一眼就瞧见满身是血的母亲曹秀敏。

他怔愣在原地,直到救护车车门关紧,他才反应过来去扒住车门,大声喊着母亲。

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很快来到了现场,吴华跟着警方一同回到家中,客厅的地板有一大滩血,柜子、抽屉全部被打开,一堆物品乱丢在地上。

有经验的民警迅速判断出,这是一起入室盗窃案,他们勘察了现场,提取遗留的血迹、指纹和脚印等证据,由此断定,这起案件的嫌疑人有2个,大约都是20岁出头。

从家门被破坏的痕迹来看,嫌疑人是用钢钎撬开了大门,民警拿起钢钎发现上面还有未干的血迹,估计是嫌疑人逃跑匆忙弄到的。

民警让吴华清点了家中的物品,发现家里少了100多元现金。

当民警来到医院,曹秀敏的丈夫和另外两个儿子已经到了,医生出来和家属说了令人悲痛的消息,曹秀敏抢救无效死亡。

民警征求了曹秀敏家人的意见,对曹秀敏进行尸检,报告结果显示,曹秀敏身上有17道刀伤,伤口深且短,判断行凶道具是折叠刀类的小刀。

在案发后,民警排查了案发老旧小区的人员和曹秀敏等家属的社会关系网,曹秀敏的17处刀伤让民警怀疑是预谋他杀,只是将案发现场弄成了被盗窃的模样。

民警采集了约600份的个人信息逐一排查和现场提取的证物比对,以及询问了较为可疑的人员,却还是一无所获。

这起恶劣的入室抢劫杀人案引起了武汉市公安局刑侦部门、江汉区分局的重视,不断加大搜查力度,万松派出所也组织了大部分警力在案发地附近等小区进行地毯式排查。

由于监控视频在当时没有普及,且在较为热闹的区域,这让侦查工作陷入了僵局,他们始终无法找到和案发现场指纹吻合的人。

民警只好每隔一段时间就将案发现场的痕迹物证导入数据库比对,却依然没有好消息传来。

刑事判决书

2020年6月,公安部组织了指纹命案、积案集中比对的专项行动,江汉警方将曹秀敏案中采集到的指纹上报。

不曾想一个月后,公安部传来了好消息,江汉警方上报的指纹和一个河南籍贯的男子相关特征比对成功。

根据2012年郑州市管城区法院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该男子叫做申立,今年50岁,曾因贩卖过一种叫“黄砒”的毒品,被警方抓获判处拘役2个月,他的个人信息就是在那时被录入了公安系统的数据库。

江汉分局的民警们都很焦急,这起入室抢劫杀人案已经过去28年了,可以说是武汉最久没破获的一起命案,所有民警都摩拳擦掌等待出击。

江汉警方拿到了申立的信息后,再次和曹秀敏案现场的指纹做比对,等待是漫长又折磨人的,好在等待了几日后,对比结果令人惊喜,申立就是当年的嫌疑人之一。

江汉警方成立了调查专案组,力求将申立和另一位嫌疑人一举抓获。

专案组重新审阅了曹秀敏案的案卷,将一些关键的证据点提出来,同时,联系河南郑州警方寻求他们的帮助。

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专案组对申立有了基础的了解,他目前居住在郑州管城区的某小区,一同住的是他的妻女和患病卧床的父亲。

申立没有工作,靠着父亲两三千块钱的退休工资生活,现在住的房子,是他妻子贷款买的二手房,平时申立就在附近转悠,更多的时间他都在家里。

专案组掌握了申立的资料,在2020年8月25日坐动车赶到了郑州。

2个多小时的车程,专案组到达郑州后,就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来到申立居住的小区。

有几位民警守住了出入口,防止申立会逃跑,其余的民警来到了申立家敲门,门一打开,站在最前方的民警就亮出了证件,“我们是武汉警察,知道为什么找你吗?”

申立没有意外,他站到一旁说道,“知道,这一天终于来了”。

民警看到申立的老父亲坐在客厅里,便没有当场把申立铐住,申立哀声请求民警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扶父亲躺下。

出于人道主义的关心,民警没有拒绝申立的要求。

申立脸色轻松地把老父亲扶到床上,帮他脱掉了鞋子,给他盖好被子,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家。

在家门口,民警将申立铐住,他们直奔高铁站,坐上了最快一辆回武汉的动车。

申立不言不语,他两眼无神地望着车顶,身子微微发抖。

动车到达武汉站后,申立没有下车,反而提出想给妻子打电话。

民警同意了他的要求,申立没说太多,只是简单地告诉妻子“我到武汉了,这次可能不回去了”。

把电话还给民警后,申立才缓慢地下车,随行的万松派出所民警没有催促他,跟着他一步一步地往站外走。不管申立的速度多慢,这段出站的路终究是会走完的。

申立被带进了询问室,他依然一句话都不说,垂头看着桌面发呆,任凭民警怎么问都不说话。

在民警坚持不懈地劝说下,申立终于开口了,他说,“28年了,其实我内心挺煎熬的,我经常头疼,睡不好觉”。

民警直截了当的询问他,当年和他一起犯案的嫌疑人是谁?如今在哪?

申立又沉默了,过了许久才说出了另一个人的名字和年龄。

申立说的人叫做“于海”,今年51岁,除此之外,申立不愿意再多说,专案组立刻和郑州警方联系,他们需要马上调查清楚这个于海是谁,万一他发现申立被抓,很有可能会再次潜逃。

郑州警方很快排查了符合申立说的人,巧的是,这个于海就住在烟厂后街,距离申立家不超过2公里。

这让民警略显诧异,按照往常的办案经验,两个共同犯案的嫌疑人潜逃后,一般不会选择回到家乡,也不会选择待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为什么申立和这个于海会住的那么近呢?

专案组来不及多想,他们必须马上赶去郑州,要是被于海发现申立被捕,他很有可能会逃跑。

一天之内往返两次郑州,专案组显露出疲态,但他们在成功抓获于海之前不能休息,决不能给于海第二次逃跑的机会,一定要抓他归案。

在高铁上,专案组就得到了于海更加详细的信息资料,经过仔细的研读,专案组民警判断于海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

根据郑州警方提供的信息,8月26日下午6点多,专案组的民警们穿着便衣进到了一家餐馆,此时,餐馆里还没什么人,于海和朋友坐在最里面的桌子。

民警出示了证件,伸手就抓住了于海,他没有挣扎反抗,和申立不同,于海表情淡然,甚至还安抚想要阻拦民警的朋友道,“我知道什么事”,还让朋友不要担心他。

于海非常配合前来的民警,他双手戴上了手铐,跟着专案组回到了武汉。

两个人分别坐在不同的询问室里,脸上懊悔的表情却如出一辙,这回,民警没有多问,他们就交代了28年前的犯案经过,和这28年来的生活。

逃避追踪

于海和申立表示,对方是自己的发小,只是案发后便不再联系了,平时见面也会当作不认识,要是碰到周围人少,才会微微点头示意。

时间倒回到1992年4月初,于海和申立来到武汉游玩,他们各带了一把折叠刀在行李里,目的是可以削水果吃,只是没想到折叠刀最后成为了他们杀人的工具。

两人在武汉玩了几天就把身上的钱花完了,为了能回家,两人萌生出盗窃的念头。申立表示,最初没想过杀人,只是想偷点钱花。

4月27日中午,申立和于海来到较为热闹的江汉区,随即选定了一栋老旧的小区,为了能更好的逃跑,他们没有选择高楼层,而是选中了4楼。

申立和于海根据家门口摆放的东西,和阳台悬挂的东西,来推断这家里有没有人,选择曹秀敏家完全是随机的,他们以为家里没人。

申立站在楼梯口处望风,于海则利用钢钎撬门,听到于海给的信号后,申立快速跑进曹秀敏家。

两人在客厅翻箱倒柜,却不曾想,撬门的动静太大已经惊醒了熟睡的曹秀敏。

“小偷!小偷!有小偷啊!”

一声高昂的尖叫让于海和申立两人丧失了理智,他们害怕曹秀敏的呼叫声会引来人。

两人顾不得拿钱,伸手捂住了曹秀敏的嘴巴,将快要跑到门口的曹秀敏拖回了屋内,慌张之下,于海和申立掏出了裤兜后面的折叠刀捅向了曹秀敏。

在两人的供述中,谁都记不得是谁先动的手,当时他们都已经吓懵了,只想让曹秀敏闭嘴,甚至记不得捅了多少刀,只知道他们的身上也沾到了曹秀敏的血。

申立表示,他记得因为太害怕,还失手刺伤了于海。

案发后,他们带着从曹秀敏家偷来的100多元来到火车站,买了最近的一趟火车回到了郑州。

因为害怕有人发现于海的伤口和他们衣服上的血迹,申立给于海简单的包扎后,便把沾有血迹的衣服卷起来,两人躲在火车的角落里,一路回到了郑州。

申立还带着受伤的于海去了医院检查伤口,从医院出来后,两个人心照不宣的各自分开,此后的28年里再也没有联系过。

在后来的调查中,申立的岳母表示,申立在郑州一家电子厂做货运司机,2005年娶了自己的女儿张丽娟。

原本申立的岳母说什么都不愿意让张丽娟嫁过去,可申立为了和张丽娟在一起主动从电子厂辞职,只因为当时有一个默认规定是夫妻不能共同在厂里工作。

申立后来做过超市送货员、开过救护车,还弄了一家快餐店,但每项工作的时间都不长,也没有多少积蓄,家里的大半开销全靠张丽娟。

在2016年左右,张丽娟贷款买了一套110平的二手房,申立带着他七十多岁患病的父亲住了进去,此时的申立已经不再工作,每个月靠父亲两三千的退休工资生活。

据张丽娟的妹妹说,申立似乎有些抑郁,有时候吃饭时,会突然沉默,然后去到一旁发呆。一次她开玩笑说申立有抑郁症,申立回答她确实有精神问题,但谁都没想到是因为他28年前犯过命案才有如此重的心理负担。

和申立不同,于海这28年过得比较惬意。

从武汉回到郑州后,于海便有意识的和申立断交了,只是他不清楚申立也有这个想法,在于海看来,申立不太安分,他有吸毒的事迹。

于海担心申立要是出事会牵连到他,所以便刻意将申立这个好友从生活中抹去。

于海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已经嫁人,儿子刚读大专,他曾经在社区当过临时工,也在火车站做过报案,在家里开过小卖部,又在某工厂做过,积攒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在2000年左右就买了两间房子,专门用来出租给年轻来打工的人,从那之后,于海便没有再工作,每个月全靠3000元的租金生活。

于海在小区里的人缘非常好,和他住在同栋楼的邻居表示,于海从来不和别人争吵,哪怕被人骂也不会还嘴。

平日里于海喜欢坐在小区门口的石凳上喝茶,碰到相熟的街坊就喊人过来一起喝,随便聊几句家常,碰到谁家有事,于海还会尽力帮忙。

在民警的后续走访调查中,于海的邻居提到,他喜欢抽烟,但从来不抽别人给的烟,而且烟的牌子非常固定,就是郑州当地3块钱一包的廉价烟。

2020年9月30日,武汉警方正式逮捕于海和申立,这起跨越28年的入室抢劫杀人案总算告了一段落。

根据我国的刑法,入室抢劫杀人的判刑标准一般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会判处死刑。

时隔28年,案件成功侦破的消息传到了曹秀敏家,此时,她96岁的老伴吴铁成病重入院,很难再和外界交流。

但他清醒时,一直告诫儿子,务必要将母亲的案子追问到底,一定要找到杀人凶手。

二儿子吴建来到父亲的病床前,眼含热泪的示意父亲,杀害母亲的凶手被捕了,窗户里头的老父亲用尽全力点头,泪水流过满是皱纹的脸,嚅嗫的嘴唇却说不了话,等了28年,终于让他等到了。

申立的父亲在他被捕的十几天后,在家中离世了,他的妻子对新京报的记者表示,他们早就因为性格不合离婚,只是担心女儿的情绪才没有公开,依然住在同个房子里。

申立和于海这些年来从来没有忘记杀人的那天,他们宁愿饱受内心的谴责、煎熬都不愿意自首。

一时起意害了三个家庭,于海和申立是子女,也是父母,既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也不能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实在可悲。

参考资料:

[1]CCTV13新闻直播间《不懈追击》20210914(15:00)

[2]新京报 《武汉28年命案告破:两嫌犯近在咫尺,20多年互不联系》20201019

[3]中国长安网 《想要“搞点钱”却弄出人命……武汉警方破获28年前命案积案!》20201016

[4]律图 入室抢劫杀人量刑标准

来源:云雾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