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B站影视 2025-02-07 18:13 3

摘要:课 题4.昆虫备忘录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发现昆虫的秘密。3.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分享最感兴趣的部分。4.学会制作昆虫备忘录。学习重难点1.整体了解课文

课 题4.昆虫备忘录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课时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1.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发现昆虫的秘密。3.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分享最感兴趣的部分。4.学会制作昆虫备忘录。学习重难点1.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发现昆虫的秘密。2.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分享最感兴趣的部分。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很少在户外活动,对于昆虫的认识有所欠缺。上课前要安排学生去观察昆虫,查阅资料了解一些昆虫的知识,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既能增长他们的课外科学知识,又能增强口头表达的能力,还会使孩子增强自信心。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了解昆虫的秘密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昆虫吗?蜻蜓、瓢虫、蚂蚱……这些昆虫你们了解吗?它们身上的秘密你知道多少?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到昆虫的世界里去了解昆虫的秘密。

2.资料链接。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

3.学习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相比,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3)说说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昆虫?

(4)你发现了这些昆虫的哪些秘密?

4.走近作者。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和民间文学也有颇深的研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戏剧本《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等。

5.检查字词。

备忘录 凡是 距离 款款落地 绸衬衫 膜翅 瞎子 益虫 大约 蚂蚱 黑斑

重点提示:“绸”是翘舌音,“录”的音节中是“u”不是“ü”。

6.交流识字小技巧。

(1)加一加 ⻊+巨=(距) 目+害=(瞎) 虫+马=(蚂)

(2)换一换 稠——绸 摸——膜 班——斑

(3)比一比 凡——几

7.学习多音字“蚂”。

(1)看图片,出示“蚂蚱”,读音“mà”。了解蚂蚱。

(2)看图片,出示“蚂蚁”,读音“mǎ”。了解蚂蚁。

8.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相比,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课文分四部分,每部分都有自己的题目。这题目叫作“小标题”。小标题能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课文的结构及内容。

(2)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昆虫?

明确: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等昆虫。

(3)小组合作:你发现了这些昆虫的哪些秘密?(样子、颜色、习性等)

明确:

学习任务二:交流感兴趣的部分,体会生动有趣的语言

1.学习提示:

再读课文,你觉得哪种昆虫写得最好玩?画下来读一读,描述一下画面,跟同学分享。

2.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读书感受。

3.班级展示。

交流预设:

(1)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①昆虫的复眼太神奇了,我也想拥有一双复眼。

②“噌——”拟声词的运用,让我似乎看到了一只蜻蜓还没等我靠近就机警地飞走的样子。

(2)资料袋:复眼。

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每个小眼是一个独立的感光单位。每个小眼只能形成一个像点,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会拼合成一幅图像。蜻蜓、苍蝇、萤火虫、蜜蜂等都有复眼。

(3)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

“朱红”“瓷器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写出了瓢虫美丽的外表。你能想象出瓢虫的样子吗?

(4)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①“款款”形象写出瓢虫飞舞时的轻盈姿态,也蕴含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②把瓢虫的膜翅比作“黑绸衬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膜翅的颜色和质地,及薄而透明的特点。

③把瓢虫当作人来写,动作缓慢,穿着黑绸衬裙,多么有趣!

(5)资料袋:膜翅

膜翅为昆虫中最常见的一类翅,膜质翅,其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蜂类、草蛉、蝉和蜻蜓的前后翅,蝇类的前翅,甲虫、蝗虫和蝽的后翅等。

(6)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写出了作者对吃马铃薯嫩叶的蚜虫的讨厌。充满童真童趣。

(7)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①“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写出了独角仙独特的外表。

②说它是“昆虫里的霸王”,独角仙真威武!

(8)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①“呜——扑”拟声词看出独角仙鲁莽的特点,加之后面的“摔晕了”,让人不由得哈哈大笑。

②我仿佛看到独角仙“呜呜”地横行霸道地飞来,然后“扑”的一声笨拙地摔在灯下的滑稽情景。

(9)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①引用传说,增加了趣味性。

②用实例表现出了独角仙的力气大。

(10)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的,非常好看。

①“咯咯”拟声词,说明蚂蚱飞行时会发出奇怪的声音。

②“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的”写出了蚂蚱美丽的外表,也表现出作者对蚂蚱的喜爱之情。

(11)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①“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介绍了“土蚂蚱”的外形。

②“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土蚂蚱”喜欢“挂大扁儿”。你喜欢它们吗?

学习任务三:开展实践活动,试做昆虫备忘录

1.学习提示:

课后观察一种昆虫,注意观察昆虫的外形、活动、习性等,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加深对这种昆虫的了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表格或配文字说明的图片等方式,试着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2.昆虫备忘录可用表格式、文字记录式,也可用图文结合式。

3.优秀示例。

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描写了昆虫的复眼、瓢虫、独角仙、蚂蚱的外形和习性。表达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推荐书目:法布尔《昆虫记》

推荐理由:昆虫记记录了法布尔一生的心血。书中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苍蝇等。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课后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来源:荷香芬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