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冬季寒风呼啸,咳嗽声此起彼伏,医院呼吸科的长椅上挤满了裹着厚外套的患者。
一位60岁的老人,因连续高烧5天、咳出铁锈色痰被家人紧急送医,最终确诊为重症肺炎。医生无奈摇头:“再晚两天,可能就救不回来了。”
看似普通的感冒,为何会悄然演变成致命肺炎? 这背后,是一场从鼻腔到肺部的“无声战争”,而大多数人未曾意识到——某些症状正是身体发出的“红色警报”。
咳嗽是感冒的“标配”,但当它伴随以下5种表现时,需警惕肺炎的突袭:
高烧不退,退烧药也“压不住火”
感冒发热通常在3天内缓解,若体温持续高于39℃超过3天,或退烧后反复“反弹”,很可能是肺部感染加重。2023年《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指出,肺炎患者中约70%会出现持续高热。
例如,浙江某三甲医院曾接诊一名年轻白领,因连续4天高烧39.5℃就医,CT显示右下肺已出现片状阴影。
咳痰变色,从“清鼻涕”到“铁锈渣”
痰液颜色是肺部健康的“晴雨表”。普通感冒的痰液多为白色或透明,若痰液变黄、绿甚至呈铁锈色(如生锈的铁屑),提示细菌感染已深入肺部。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专家曾分享案例:一位患者因咳出铁锈色痰就医,确诊为大叶性肺炎,致病菌正是肺炎链球菌。
呼吸急促,走两步就“喘不上气”
肺炎会降低肺部的氧气交换能力。如果静息时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钟(正常成人约12-20次),或在爬楼梯、快步走时明显气短,需立刻就诊。
《柳叶刀》研究显示,肺炎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的比例高达65%。
胸口疼痛,像“被石头压着”
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时,呼吸或咳嗽会引发尖锐的胸痛,患者常形容“像针扎”或“压着大石头”。
这种疼痛多集中在单侧,深呼吸时加重。
精神萎靡,老人儿童尤其危险
老年人和儿童感染肺炎时,可能不表现典型症状,而是突然嗜睡、食欲骤降或烦躁哭闹。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数据显示,5岁以下儿童肺炎病例中,30%以精神萎靡为首发症状。
肺炎的本质是病原体突破呼吸道防线,侵入肺泡引发的炎症。
如果把气管比作“高速公路”,肺泡就是末端的“物流仓库”——一旦“仓库”起火(感染),氧气运输系统将全面瘫痪。
三类人最易中招:
· 吸烟者(烟草损伤呼吸道纤毛,清除病菌能力下降)
· 65岁以上老人(免疫力衰退,合并慢性病风险高)
·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
2022年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肺炎发病人数超250万,其中约12%发展为重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发现,吸烟者患肺炎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3倍。
疫苗:给肺穿上“防弹衣”
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30%-50%的肺炎风险。
上海市疾控中心建议: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优先接种23价肺炎疫苗。
咳嗽礼仪:捂住口鼻不如“肘部遮挡”
打喷嚏时用手捂口鼻?错!这会污染手掌传播病菌。
正确做法是用肘部内侧遮挡,配合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饮食调理:中医智慧的现代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教授推荐:感冒初期可用罗汉果+梨煮水润肺;若已出现黄痰,则用鱼腥草(折耳根)30克煎服。
但严重症状必须就医,不可依赖偏方。
家庭监测:数呼吸、测血氧
居家备一个指夹式血氧仪(价格约百元),血氧饱和度低于95%需警惕;观察胸廓起伏,1分钟呼吸超过24次立即送医。
肺炎治疗需“精准打击”:
· 细菌性肺炎:头孢、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需遵医嘱足疗程使用)
· 病毒性肺炎: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对流感病毒有效)
· 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
特别提醒: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
2021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研究显示,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超90%!某三甲医院曾收治一名自行服用头孢5天无效的患者,后经痰培养发现病原体竟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
· “挂水好得快”? 静脉输液仅适用于重症患者,轻症口服药物即可。
· 过度输液可能引发心衰、静脉炎。
· “退烧了就能停药”? 擅自停药易导致细菌“死灰复燃”。
· 需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通常7-10天)。
· “喝鸡汤发汗治肺炎”? 发热时过度发汗可能引发脱水,鸡汤虽能补充营养,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1. 银耳莲子羹(润肺化痰)
2. 白萝卜蜂蜜水(缓解咳嗽)
3. 杏仁豆浆(富含维生素E,保护肺泡)
结语
肺炎不是“纸老虎”,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怪兽”。
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言:“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科学预防、及时治疗,才能守住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健康无价,莫把小病拖成大病——这不仅是医生的忠告,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
2. 国家卫健委《2022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3. 钟南山院士在“2023中国呼吸疾病高峰论坛”演讲实录
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监测报告》
5.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肺炎防控策略(2021-2030)》中文版
来源:医者老周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