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构成,在提升成人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诸多问
□陈志力(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构成,在提升成人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诸多问题,诸如教学内容抽象且未能紧密结合成人学生特点、授课方式传统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将中国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为突破这一困境开辟了全新路径。中国故事富含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能使思想政治课更为生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能有效激发成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进而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一、精炼教学内容,巧妙融入中国故事
依据课程知识点精心挑选故事。教师要根据课程大纲,提炼教学内容,精准定位课程知识点与中国故事的契合点。例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可以讲述“半条被子” 的故事。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将仅有的一床被子一分为二,将半条留给挨冻的老乡。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体现了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帮助成人学生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依靠力量和根本宗旨。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么课程的过程中,讲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可以讲述袁隆平多年扎根田间,不断探索研究,成功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故事,让学生深刻领悟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依据课程结构构建故事体系。为使中国故事在具体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构建有机的故事体系。依据课程的逻辑结构与教学目标,整合不同类型、主题的中国故事,形成层次分明、相互关联的故事网络。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可以依循历史发展脉络,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依次展开。讲述毛泽东思想时,串联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长征等故事,展示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困境中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讲解邓小平理论时,讲述深圳经济特区从一个小渔村崛起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体现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以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等等。通过构建这样的故事体系,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创新授课方式,生动呈现中国故事
全方位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效运用视频等多元媒体资源,丰富中国故事的呈现形式。例如:讲述抗美援朝战争故事时,播放电影《长津湖》中的片段,展现中国军人在战争中的坚韧不拔与英勇抵抗,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中国军民的爱国精神。同时,制作精美的 PPT,整合故事中的关键信息、历史图片与相关数据,增强故事的视觉效果与吸引力。还可利用动画、短视频等形式,将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助力学生理解。
巧妙运用案例驱动教学。将中国故事作为教学案例,组织学生深入分析讨论。教师先讲述完整故事,再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解读故事。例如,讲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扶持与企业自身科技创新下成功崛起的案例后,让学生分析其中体现的新发展战略与理念,以及这些战略和理念在实践中的相互促进作用。利用案例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提升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度实施情境体验式教学。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虚拟实践情境。例如,讲解“一带一路”共建相关内容时,利用VR技术让学生“置身”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建设项目现场,如中老铁路施工现场、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运营场景等。学生通过操作设备,与虚拟环境中的人物和事物互动,了解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合作模式、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挑战。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着力提升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教师应持续学习和积累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深入探究中国故事的内涵与背景。通过阅读《论语》《史记》等经典著作,参加学术会议,参观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等方式,拓宽知识面与视野,为讲好中国故事积累丰富素材。教师可深入研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流派,挖掘其中蕴含的智慧与故事素材,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提升教学的文化底蕴。
全力增强教师故事讲述本领。教师需掌握语言表达、情感渲染、节奏把握等故事讲述技巧。通过参加演讲技巧培训、观摩优秀教师示范课、进行教学反思等途径,提高故事讲述能力,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更具活力。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讲述方式与节奏,增强故事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教师可运用生动语言、丰富表情和肢体动作讲述故事,巧妙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引导教师挖掘和创作新故事。教师要积极关注社会热点,融入现实生活,挖掘身边的中国故事。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对经典中国故事进行改编与创作,使其更贴合教学实际与学生特点。例如,根据时代发展新特点,结合传统红色故事,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故事,让学生在熟悉的故事中感受时代脉搏与发展力量。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参与故事创作,将学生的亲身经历与感悟融入故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感。
四、搭建教学评价体系,确保中国故事融入教学成效
完善学生学习评价。在学生学习评价中,增加对中国故事学习与理解的考核内容。通过课堂提问、互动辩论、课后作业、考试等方式,考查学生对中国故事所蕴含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评价学生在故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表现与收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布置作业让学生分析某个中国故事中体现的思政原理,并结合自身实际阐述如何践行;在考试中设置论述题,让学生以某个中国故事为例,阐述对某个思政理论的理解。
开展教学效果评估。定期对中国故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座谈、专家评价等方式,收集学生与同行教师的反馈意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与不足,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中国故事融入教学的效果。例如,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不同类型中国故事的喜好程度,以及对故事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通过专家评价,找出不足,提高教学水平。
讲好中国故事能够有效提升成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通过深入了解成人学生特点,充分挖掘中国故事的教育价值,巧妙融入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搭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有成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成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还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力量。在未来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推动成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持续深入发展。
[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关键要素研究”(HNJG-2023043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23C0065)、湖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升途径研究”(XJJG-2022-021)的研究成果]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