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淄博牛山游乐园”的账号曾接连发布视频称,斑马落户牛山游乐园,但视频中的“斑马”体型与驴较为接近,身上条纹也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有网民认为,该“斑马”看起来更像是驴,身上条纹是粘贴的胶带或染色。对此,游乐园工作人员回应称,确实是用驴画成斑
据大皖新闻报道,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淄博牛山游乐园”的账号曾接连发布视频称,斑马落户牛山游乐园,但视频中的“斑马”体型与驴较为接近,身上条纹也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有网民认为,该“斑马”看起来更像是驴,身上条纹是粘贴的胶带或染色。对此,游乐园工作人员回应称,确实是用驴画成斑马的样子,现场也写了是驴,之前淄博当地动物园曾将狗化装成熊猫的样子走红,此举是效仿这一做法进行宣传引流。
▲牛山游乐园中的“斑马”
游乐园用驴扮斑马,搞所谓的“创意营销”,实在令人啼笑皆非。然而,这种营销行为在多地都有发生。一些动物园,将狗染成“老虎”“熊猫”,用山羊假扮羊驼,甚至鳄鱼池里没有鳄鱼,只有假的鳄鱼道具。
用驴假扮斑马,这种营销手段或许在短期内能为游乐园博得一定的眼球和热度,但当游客怀着看到真斑马的期待来到游乐园,却发现是被涂成斑马模样的驴,难免会感到失望和被欺骗,进而对游乐园产生负面印象,甚至可能会通过网络等渠道传播这种负面情绪,导致游乐园的口碑受损,长期来看,并不利于游乐园的发展。
淄博此前凭借烧烤等特色成功出圈,打造了良好的文旅形象,靠的是真诚与热情。文旅行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消费者的信任和良好的市场秩序。当这种哗众取宠的“障眼法”成为一种被效仿的手段,整个行业就容易陷入一种只注重噱头、不注重品质的恶性循环,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利益。
此外,这种行为还可能会给公众尤其是儿童带来认知上的混乱。孩子可能会对动物的真实形态产生错误认知,不利于他们获取正确的知识。同时,也传递出一种不尊重事实、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不良价值观。
可能也会有人认为,相关游乐园、动物园在合规合法的基础上搞一些“噱头”宣传引流,不必大惊小怪,但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园方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噱头能否长久,游客和市场自有判断。
上游新闻 崔涛
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