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课题组依托超常环境非线性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与设计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形机器人研究院,致力于医疗健康领域软体机器人的前沿研究。研究方向涵盖介入式/植入式/穿戴式软体机器人、智能柔性传感技术、智能软材料打印技术等,已取得
【课题组简介】
本课题组依托超常环境非线性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与设计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形机器人研究院,致力于医疗健康领域软体机器人的前沿研究。研究方向涵盖介入式/植入式/穿戴式软体机器人、智能柔性传感技术、智能软材料打印技术等,已取得多项创新研究成果。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保持紧密合作,推动软体机器人技术的临床转化,实现医疗与工程的深度融合。团队学术氛围浓厚,实验设备先进,科研经费充足,并拥有一支涵盖力学、机械、机器人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成员,优势互补,助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快速产出。
实验室主页:
【课题组长简介】
王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海外)获得者,兼任超常环境非线性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博士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导师:鲁南姝),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合作导师:赵选贺)。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力学、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发表学术论30篇,其中包括 Science Robotics,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ture Synthesis等Nature/Science 子刊10余篇,PNAS, Advanced Materials, JMPS等。谷歌学术引用7800余次。获登2023年福布斯亚洲区“30岁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 健康与科学类)。
【岗位介绍】
基本要求:博士论文答辩通过,年龄不超过35岁,具有高分子材料合成/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医疗装备设计经验者优先。
聘期:合同期限最长3年,可续聘一次。聘期结束可续聘为特任副研究员,获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可直接晋升固定岗位特任教授。
待遇:基础年薪30万元起,获学校“墨子杰出青年特殊津贴”一等资助,年薪35万元起。成果突出者另有丰厚奖励。子女可入读中国科大附幼小中,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主要工作内容: 面向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临床需求,与临床团队共同推进医疗器械转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开展智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诊疗软体机器人系统开发,动物实验与临床前试验等。
请将个人简历+3篇代表作发送到wangliu05@ustc.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学校。
本岗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和职业晋升路径,并能深度参与前沿医工交叉研究,助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我们期待与你携手,共同推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突破性创新!
来源:杉杉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