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轻时,我们追逐繁华,渴望城市的霓虹与喧嚣。可到了中年,却渐渐明白:最奢侈的,不是高楼大厦里的灯火通明,而是属于自己的一方院子。
你有没有发现,人到了一定年纪,就开始向往一方院子?
年轻时,我们追逐繁华,渴望城市的霓虹与喧嚣。可到了中年,却渐渐明白:最奢侈的,不是高楼大厦里的灯火通明,而是属于自己的一方院子。
那里不必太大,能容下一张藤椅、几盆花草、一棵老树,足矣。
中年的耳朵里,塞满了老板的催促、孩子的哭闹、父母的唠叨,还有银行卡余额不足的提示音。
而院子,是唯一能按下静音键的地方。
在这里,风声比微信提示音好听,落叶比会议记录轻盈。泡一壶茶,看蚂蚁搬家,听麻雀拌嘴,时间忽然就慢了下来。
原来最顶级的降噪,不是耳机,而是四堵矮墙围起的天光云影。
我们住进了带电梯的楼房,却弄丢了带泥土的清晨。
中年人的阳台,堆着晾不完的衣裳;中年人的窗台,摆着治不好的绿萝。直到某天在院子里,发现随手插的葡萄枝居然发了芽,才惊觉:土地永远比花盆懂生命。
种一畦韭菜,夜雨过后就蹿高一截;栽两棵桂花,秋风起时连梦都是香的。
当你在会议室里缺氧时,你的院子正替你收藏着四季的呼吸。
中年人的崩溃是静音的。
在车库抽完一支烟才敢上楼,在洗手间抹把脸又继续加班。而院子,是唯一允许你放肆脆弱的地方。
蔷薇的刺会勾破你的西装,但不会嘲笑你的狼狈;老梨树掉下的果子砸中脑袋,反而让你笑出眼泪。
那些在职场不能说的委屈,在客厅不便流的泪,最终都被院子里的月光晒成了霜。
真正的奢侈,不是爱马仕的包装袋,而是雨后赤脚踩在青石板上的沁凉;不是米其林的摆盘,而是随手摘的黄瓜还带着毛刺的扎手感。
有院子的人,都活成了生活的诗人。
他们知道朝南的墙根最适合打盹,明白蚯蚓拱过的土最松软,懂得留一角落让蒲公英自由流浪。
所以啊,人到中年才会懂:
最贵的不是院子,是敢让日子荒废一点的勇气;
最美的不是花草,是终于学会对光阴低头妥协的温柔。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晴朗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