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悠悠丝路,熠熠敦煌,贯通东西,穿越古今。在历史长河中,史称“华戎所交一大都会”的敦煌,以“东西方文明十字路口”的显赫地位,对中国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产生深远绵长的影响,更以其海纳百川、多元开放、包容万物的文化深深吸引着全球目光,其中不乏来自深圳乃至粤港
悠悠丝路,熠熠敦煌,贯通东西,穿越古今。在历史长河中,史称“华戎所交一大都会”的敦煌,以“东西方文明十字路口”的显赫地位,对中国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产生深远绵长的影响,更以其海纳百川、多元开放、包容万物的文化深深吸引着全球目光,其中不乏来自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关注。
岁末年初,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进驻南头古城,穿越千年时光,让戈壁之风与都市古城在时空交错中相会,也让敦煌与深圳两座城市有了跨越千年的文化守望。在“莫高学堂”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展示活动现场,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围绕“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典范敦煌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
声声驼铃猎猎风沙
千年丝路生生不息
“敦煌研究院保存的一件元代的六字真言碑,刻有汉文、梵文、藏文、西夏文、回鹘文、蒙古文等多种文字,说明当时的敦煌开放、多元、包容,不同的语言、文化、文字等都得到了应有尊重。”张元林介绍,无论是敦煌壁画和文献还是文物遗存,各种东西方文化元素、踪迹交融的和谐画面比比皆是,成为今天研究世界多种文明交流交汇的重要资料和珍贵佐证。
敦煌藏经洞发掘的各类文物逾6万件,涉及古代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语言、民俗、音乐、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可谓是“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张元林认为,多元文明和信仰交织的同时,中原传统文化也沿着丝绸之路传至周边国家和地区,让敦煌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的缩影。这一史料表明,坚定传承固有文化传统的同时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促成了敦煌文化的形成与兴盛,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更成为中华文明几千年绵延传承、生生不息的密码。
海陆丝路文化交融
传统现代双向奔赴
张元林表示,敦煌文化从浩瀚大漠中走出,跨越时空牵手南头古城,是历史时空的交错,是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融,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双向奔赴。
在敦煌可以发现早期的“商业契约”,也是今天进一步打造商业文化、构建优良营商环境的自信来源。张元林认为,敦煌文化蕴藏了中华民族灿烂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平等包容”等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以及“互利共赢”和“多元交融”的文化胸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以及所承载的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等“历史共鸣”,不仅有借鉴意义,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各方都能听懂的“通用语言”。
张元林提出,陆上丝绸之路之“咽喉要塞”敦煌和被视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深圳,在对外开放领域有很多共同之处。敦煌是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相互对话、交流、融合的杰出文化果实;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讲述着新时代的“春天的故事”——将敦煌引入深圳,结合传统与当代,彰显了中华文明赓续至今极为重要的“开放包容性”,更能助力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创意方面被寄予厚望的深圳,进一步发挥其富有活力的创新精神。
悠悠南山滔滔海浪
港澳源头海纳百川
敦煌研究院有望通过莫高学堂链接“丝路文化”,为深圳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理解搭建更好的桥梁,尤其是构筑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民族文化自信做出贡献。
张元林谈及,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有越来越多的人迷上了敦煌文化,“莫高学堂”是敦煌研究院在深圳正式设立的敦煌文化传承、创新、弘扬的工作站,将成为大湾区弘扬敦煌艺术精髓的课堂、传播文化创新理念的平台、人们感受敦煌之美的心灵家园,未来更有望创生出文化创意的无限可能。据透露,下一步,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拟在南头古城设立“敦煌文化与美学中心”,打造成为粤港澳乃至全球敦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
张元林坦诚地说:“弘扬,是最好的传承;传承,是最好的保护,莫高学堂进驻南山,象征着敦煌文化在深圳将绽放璀璨光芒,也为弘扬、传承敦煌艺术开辟了新的篇章。未来,敦煌与深圳的合作有望在人文、经济、历史和当代等各个领域全面深化,缔造出全方位的文化成果,非常值得期待。”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