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完颜宗翰,这位在金朝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于公元 1080 年出生在女真族的一个显赫家庭,是金国国相完颜撒改的长子 。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气质与勇力,仿佛天生就是为战争与谋略而生。十七岁时,他已在军中以勇敢著称,在那个崇尚武力与荣耀的时代,他的名字在女
完颜宗翰,这位在金朝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于公元 1080 年出生在女真族的一个显赫家庭,是金国国相完颜撒改的长子 。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气质与勇力,仿佛天生就是为战争与谋略而生。十七岁时,他已在军中以勇敢著称,在那个崇尚武力与荣耀的时代,他的名字在女真勇士中口口相传。
当时的女真,虽处于辽朝的统治之下,但内部已悄然涌动着变革与反抗的力量。完颜宗翰年少志高,对辽朝的统治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不满。在一次金国内部讨论讨伐辽国的策略会议上,他的表现令人瞩目。面对众多经验丰富的将领和长辈,他毫不畏惧,慷慨陈词,提出的想法竟与完颜阿骨打这位未来的金太祖不谋而合。这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战略眼光,更让他在一众女真精英中崭露头角,成为了完颜阿骨打心中的得力干将。
完颜阿骨打对宗翰的欣赏并非偶然。在随后的战斗中,宗翰的表现愈发耀眼。当完颜阿骨打率军在金辽边境打败辽军,俘获辽国大将耶律谢十时,完颜撒改派宗翰和完颜希尹前往祝贺。这次会面,不仅是对胜利的庆祝,更是宗翰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宗翰与阿离合懑、蒲家奴等一起,力劝完颜阿骨打称帝,他们深知,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才能真正凝聚女真各部的力量,对抗强大的辽朝。在他们的劝说下,完颜阿骨打的称帝决心更加坚定,最终建立了金朝,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此后,宗翰在战场上的表现更加英勇。辽国都统耶律讹里朵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守卫边疆,企图阻挡女真的崛起。完颜阿骨打亲自率军迎击,宗翰所部作为右路军,在这场关键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达鲁古城,宗翰冲锋在前,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他的指挥如臂使指,士兵们紧密配合,如同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成功大败辽军,这场胜利不仅打破了辽军的防线,也为金朝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宗翰也因此声名远扬,成为了金朝军队中的核心将领之一。
金朝的建立,是女真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完颜宗翰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女真各部虽然有着强烈的反抗辽朝统治的愿望,但要真正凝聚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还需要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追随者。完颜宗翰就是这样一位坚定的追随者,他坚信完颜阿骨打具备领导女真族走向独立和强大的能力。
当完颜阿骨打在边境打败辽军,俘获辽国大将耶律谢十后,金国上下士气大振。宗翰和完颜希尹前往祝贺时,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推动女真族建国称帝的绝佳时机。他们与其他宗室群臣一起,力劝完颜阿骨打称帝。宗翰深知,一个统一的国家需要一个明确的领袖,只有称帝,才能名正言顺地整合各部力量,对抗辽朝的压迫。他的劝说言辞恳切,充满了对女真族未来的期望,最终打动了完颜阿骨打,使其下定决心称帝,建立了金朝。
称帝后的完颜阿骨打,面临着辽朝更加猛烈的反扑。辽国都统耶律讹里朵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守卫边疆,企图将新生的金朝扼杀在摇篮中。这场战役对于金朝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着金朝的生死存亡。宗翰所部作为右路军,在战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达鲁古城之战,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辽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而金军则相对弱小。然而,宗翰毫不畏惧,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他的指挥如臂使指,灵活多变,充分利用了地形和敌军的弱点。在战斗中,他与其他将领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合力。完颜宗雄率领右翼部队首先进攻辽军的左翼,辽军很快就被击败并向后撤退。在完颜宗雄奋力战斗的时候,宗翰又配合金太祖命令左翼部队迂回到辽军阵后,同时让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等人率领部队直接冲向辽军的中坚力量。在激烈的战斗中,宗翰甚至有些沉不住气,请求金太祖亲自带领中军部队前往支援。最终,在金军的猛烈攻击下,辽军防线崩溃,大败而逃。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打破了辽军的进攻势头,也让金朝在东北地区站稳了脚跟。宗翰在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让他成为了金朝军队中的核心人物,也让他的名字在女真族中传颂不衰。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为金朝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辅五年(1121 年),金朝局势风云变幻,完颜宗翰敏锐地察觉到辽朝的腐朽与衰落,果断上书金太祖阿骨打,提出伐辽的策略。他言辞恳切地指出:“辽主失德,中外离心,我朝兴师,大业既定,而根本弗际,后必为患,今乘其势寡,可袭取之。” 在他看来,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荒淫无道,致使朝廷内外人心背离,此时正是攻伐辽国的绝佳时机 。若不趁此机会彻底消灭辽国,日后必成大患。
金太祖阿骨打对宗翰的提议极为赞赏,他深知宗翰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在一次大宴群臣时,阿骨打当众表示,金廷中只有完颜宗翰与他的意见相同,治兵将领中没人比得过完颜宗翰。随后,阿骨打赐完颜宗翰为移赍勃极烈,副蒲家奴,西袭辽帝,筹备伐辽事宜。同年十一月,宗翰再次请求伐辽,他认为各军驻留已久,士气高昂,马匹健壮,正是进取中京的好时机。尽管群臣担忧气候寒冷,但阿骨打力排众议,采纳了宗翰的计策。
于是,忽鲁勃极烈完颜杲统率内外各路军马,蒲家奴、宗翰、宗干、宗望等为副将,耶律余睹做向导,浩浩荡荡地向辽国进发,目标直指中京(今内蒙古宁城)。中京作为辽国的重要据点,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金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兵临中京城下。宗翰率领部分军队赶赴北安州,与娄室、徒单绰里的军队会合。在这里,他们遭遇了奚王霞末的抵抗,但宗翰指挥有方,大败奚王霞末,北安州也随之投降。
驻军北安州期间,宗翰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他派完颜希尹经营附近地区,成功捕获辽国护卫耶律习泥烈。通过对耶律习泥烈的审问,宗翰得知辽主耶律延禧正在鸳鸯泺游猎,而且刚刚杀了自己的儿子晋王敖鲁斡,这使得辽军内部人心更加离散,西北、西南两路兵马也十分衰弱,无法有效调用。宗翰意识到,这是灭亡辽国的天赐良机。
他立即派耨碗温都、移剌保向都统完颜杲禀报情况,并建议迅速攻打山西,抓住辽主,灭亡辽国。然而,完颜杲接到圣旨,命令不让即刻赶往山西,要详细察看,慢慢计议。宗翰心急如焚,他深知战机稍纵即逝。当得知完颜杲没有进兵的意思后,宗翰果断决定自行进兵。他再次派移剌保向完颜杲禀报:“当初接受命令虽然没有让即刻攻打山西,也允许依据情况行事。辽人可以被攻取的形势已经可以看到,一旦失去机会,以后就难办了。现在我已经进兵,应当与大军在什么地方会合,希望给以回复。”
在宗干的劝说下,完颜杲终于下定决心,与宗翰约定在奚王岭会面商谈。宗翰来到奚王岭,与完颜杲会面后,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完颜杲从青岭出兵,宗翰从瓢岭出兵,约定在羊城泺会合。宗翰带领精兵六千,日夜兼程,迅速向辽主的驻地奔袭而去。当听说辽主从五院司前来抵抗时,宗翰更是加倍赶路,仅用了一夜便赶到了目的地。然而,辽主耶律延禧却提前得到消息,仓皇逃跑。宗翰并不气馁,他派希尹等人继续追击。
西京(今山西大同)是辽国的重要军事重镇,也是辽军的最后一道防线。宗翰深知,只有攻克西京,才能彻底灭亡辽国。当西京再次反叛,耿守忠带领五千军兵前来救援时,宗翰毫不畏惧,亲自率军迎战。他与宗雄、宗干、宗峻等人密切配合,宗翰率部下冲击敌军中部,让其他兵士下马在旁边放箭。在金军的猛烈攻击下,耿守忠败走,他的军队也被全部歼灭。但宗翰的弟弟扎保迪在这场战斗中不幸阵亡,这让宗翰悲痛万分,但也更加坚定了他灭亡辽国的决心。
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斗,金军终于攻克了辽五京,辽国的统治摇摇欲坠。阿骨打封完颜宗翰为都统,驻守大同,继续追捕辽的剩余势力。天辅七年(1123 年),金太祖阿骨打在途中病逝,其弟吴乞买即位,是为金太宗。金太宗赐给完颜宗翰山西的管理权,让他继续完成灭亡辽国的大业。在宗翰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抓住了辽天祚帝,延续了百年的辽朝宣告灭亡。
随着辽国的灭亡,金朝在东北地区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此时,西夏这个位于西北的政权,成为了金朝进一步扩张的重要目标。西夏国的祖先乃是党项族人,在唐朝贞观年间,党项族人归顺唐朝,改姓李。唐朝末年,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因讨伐黄巢起义有功,被赐姓李,并封为夏国公,统治夏、绥、银、宥四州,主要位于今天的宁夏一带,从此西夏国的雏形开始初见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到公元 1038 年,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在前辈的基础上终于建立了党项族人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 西夏国,从此西夏国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与宋、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
在辽国和金国大战的过程中,西夏国基本上是站在辽国这一方,甚至还在军事上帮助过辽国。耶律延禧在丢失四京后,逃到夹山,还曾得到过当时西夏国皇帝李乾顺的军事援助。然而,随着辽国的衰落,西夏的立场也开始动摇。金太祖阿骨打对西夏国的态度比较温和,他并没有大举进攻西夏,而只是要求西夏国的李乾顺向金国称藩,不再帮助辽国。吴乞买继位后,基本上贯彻了阿骨打的政治方针,对西夏采取联合的方针,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灭辽国。
金天辅七年(1123 年),宗翰继续征战,他率领金军逼近西夏边境,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向西夏施加压力。西夏国主李乾顺深知金国的强大,在金国的政治怀柔与军事压力下,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此时的西夏,若继续与金国对抗,无疑是以卵击石;而若向金国称臣,虽失些许尊严,但可保国家一时平安。在权衡利弊之后,李乾顺决定向金国示好,以避免战争的灾难。
天会二年(1124 年),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同赴西夏议和。在谈判桌上,宗翰展现出了卓越的外交才能和强硬的态度。他代表金国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条件,要求西夏向金国称臣纳贡,断绝与辽国的一切联系,并割让部分领土。李乾顺无奈之下,只得接受金国的条件,向金国奉表称臣。金国则割下寨以北、阴山以南、乙室耶剌部吐禄泊以西之地给夏。西夏保证不再援救辽帝;如金欲征兵,亦当依应;若辽帝至其境,即当执送;此后,有别国使者路经夏境使金,夏亦不阻挠,“岁时朝贺、贡进表章、使人往复等事,一切永依臣事辽国旧例” 。
从此,西夏由辽的附庸变成了金的附庸,金夏宗藩关系正式确立。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为金朝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宗翰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和外交才能,成为了金朝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金天会三年(公元 1125 年),因宋朝不再向金国纳岁币,宗翰出兵讨伐宋朝。这一事件,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也彻底改变了宋金两国的历史走向。此前,宋朝与金国曾签订海上之盟,约定共同灭辽。然而,在灭辽的过程中,宋朝军队的腐败与软弱尽显,这让金国看到了宋朝的不堪一击,也为后来的宋金战争埋下了伏笔 。
战争伊始,宗翰被任命为左副元帅,与右副元帅宗望分兵两路南下。宗翰率领的西路军从西京(今山西大同)出发,目标直指太原。太原,这座位于山西中部的重镇,地势险要,是宋朝北方防线的重要据点。宗翰深知,若能攻克太原,便可长驱直入,直捣宋朝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宗翰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抵达了太原城下。然而,太原的宋军在守将张孝纯和王禀的率领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他们深知太原的重要性,一旦失守,宋朝的北方防线将彻底崩溃。宗翰对太原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他使用了各种攻城器械,如投石机、攻城塔等,试图攻破太原城的防线。但太原城的守军毫不畏惧,他们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击退了宗翰的进攻。
这场战役持续了长达 250 多天,成为了宋金战争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在这期间,宗翰不断调整战略,他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不仅围困太原城,还在城外设伏,打击前来救援的宋军。宋朝多次派出援军,但都被宗翰击败。种师中、姚古等宋朝名将,在救援太原的过程中,与宗翰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然而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种师中甚至在战斗中阵亡,这让宋朝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靖康元年(公元 1126 年)九月,太原城终于在宗翰的猛烈攻击下沦陷。王禀率领军民进行了最后的抵抗,但最终寡不敌众,王禀投汾水自尽,以身殉国。太原的失守,让宋朝的北方防线门户大开,宗翰得以继续南下,直逼汴京。
与此同时,宗望率领的东路军也进展顺利。他们从平州(今河北卢龙)出发,一路南下,很快便渡过黄河,抵达汴京。宋徽宗见势不妙,匆忙禅位于太子赵桓,即宋钦宗。宋钦宗即位后,面对金军的兵临城下,惊慌失措。他一方面派使者前往金营求和,另一方面又试图组织军队进行抵抗。然而,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弱,再加上内部的腐败和混乱,根本无法抵挡金军的进攻。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宗翰与宗望的军队会师于汴京城下。此时的汴京,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城内的宋军士气低落,人心惶惶。宋钦宗在无奈之下,只得亲自前往金营求和。他向宗翰和宗望递交了降书,承诺向金国称臣纳贡,并割让大量土地。然而,宗翰和宗望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们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条件,要求宋朝支付巨额赔款,并交出大量的金银财宝和文物图书。
宋钦宗为了满足金军的要求,不得不下令在城中大肆搜刮。他派出大批官员,挨家挨户地抢夺百姓的财物,甚至连皇宫中的宝物也未能幸免。然而,即使如此,宋朝也未能凑齐金军要求的赔款。宗翰和宗望以此为借口,于靖康二年(公元 1127 年)正月,再次向汴京发起进攻。
这一次,汴京的宋军再也无力抵抗。金军轻易地攻破了汴京的城门,涌入城中。他们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汴京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量的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被金军俘虏,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靖康之耻” 。
宗翰在这场战争中,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他的决策和指挥,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也让金国在中原地区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他的名字,从此与靖康之耻紧密相连,成为了宋朝历史上的一个噩梦。
金天会十年(1132 年),金太宗在完颜宗翰等人的建议下,立完颜阿骨打的嫡孙完颜亶为谙班勃极烈,确定了其王位继承人的地位。完颜宗翰之所以支持完颜亶,一方面是出于对金太祖一系的忠诚,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拥立幼主,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保持自己的影响力。然而,他或许没有料到,这一决定最终会成为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天会十三年(1135 年),金太宗病逝,完颜亶即位,是为金熙宗 。金熙宗即位后,为了加强皇权,开始对朝中的势力进行重新洗牌。他深知完颜宗翰在朝中的势力庞大,军权在握,对自己的统治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于是,金熙宗在完颜宗干等人的辅佐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改革就是废除朝廷的勃极烈制,改行三省制。这一改革的目的在于削弱宗室贵族的权力,将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在这次改革中,完颜宗翰被免去了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的职务,改任太保、尚书令、领三省事,封晋国王。表面上看,他的地位依然尊崇,但实际上却被剥夺了军权,成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职。
与此同时,完颜宗翰的心腹们也未能幸免。完颜希尹被免去元帅右监军职,改任尚书左丞相兼侍中;高庆裔被免去西京留守职,改任尚书左丞;萧庆被免去平阳尹职,改任尚书右丞。他们都被剥除了军权,离开了自己原本掌控的势力范围,被架空起来。
两年后,金熙宗以贪赃罪斩高庆裔,并株连宗翰亲信多人。生性暴躁的宗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腹亲信被杀,却无能为力。他曾向金熙宗求情,甚至以自己的功劳相要挟,但都无济于事。高庆裔临刑前,宗翰悲痛万分,他哭着对高庆裔说:“我后悔没有听你的话,以至于有今天的下场。你先走一步,我也活不了多久了。”
果然,不久之后,完颜宗翰也在悲愤中病逝,终年 58 岁 。他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完颜宗翰一生征战沙场,为金朝的建立和扩张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在权力的漩涡中黯然落幕。他的故事,成为了金朝历史上的一段传奇,也让后人对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完颜宗翰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是充满争议的一生。他的军事才能卓越非凡,为金朝的建立与扩张立下了不世之功,堪称大金开国第一功臣。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凭借着敏锐的战略眼光和果敢的决策,带领金军南征北战,先后攻灭辽朝和北宋,使金朝的疆域得以迅速扩张,成为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强国。他的名字,在金朝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人所铭记。
元朝宰相脱脱评价他有古代名将的风范,征战结束后放下兵权,回朝为官,让金熙宗完颜亶的位置更稳固,其精诚之心,无人可掩盖。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战略谋划,确实有古代名将的风采。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为金朝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他在政治上的选择,虽然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势,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对金朝政权稳定的关注 。
明代史学家王世贞则认为,金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完颜宗翰,他献计推举完颜阿骨打即位的功劳,更是当之无愧。正是他的积极推动,使得完颜阿骨打能够称帝建国,凝聚了女真各部的力量,开启了金朝的辉煌历程。他在金朝建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不可忽视。
然而,完颜宗翰的功绩背后,也有着沉重的代价。他主导的对宋战争,给宋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靖康之耻更是成为了宋朝历史上的一道伤疤,让无数人遭受了苦难。这场战争不仅导致了北宋的灭亡,还使中原地区陷入了长期的战乱和动荡,百姓流离失所,经济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的行为,也让他在宋朝人民的心中,成为了一个侵略者的形象,被后人所诟病 。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完颜宗翰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是金朝的英雄,为国家的崛起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又是宋朝的敌人,给宋朝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他的一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当时政治、军事和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多面性,也让我们对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历史地位,既不能被简单地肯定,也不能被轻易地否定,而是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评判 。
来源:A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