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大数据勾勒2025春节假期中外游客出行热门线路图

B站影视 2025-02-06 15:27 3

摘要:2025年农历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1月28日至2月4日),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20.

2025年农历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1月28日至2月4日),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20.72%;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较2019年同期增长31.73%。

依托中国联通建设的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技术创新中心)在春节假期期间对全国5A景区(358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85家)、各城市、各省份的旅游市场接待情况,以及部分代表地区旅游市场抽样情况监测结果显示:5A景区和国家级度假区迎来前所未有的热潮,主流旅游城市和部分小众旅游目的地迎来客流高峰;家庭游与过夜游增长显著,非遗体验、古镇游、文博游成热门;入境游持续升温,春节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出境游版图拓展,实现出入境游的良性循环。

5A级景区:接待深度游客总量和平均量同比大幅增长

2024年,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极大激发了中外游客对传统文化游的热情。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文化游、古建古镇游和文博游成为热门选择,中外游客通过参观古老建筑、体验花灯赏析、庙会巡游、探索民间艺术与手工技艺等,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国年味的浓厚氛围,“助燃”了传统文化旅游。

就单体旅游项目的角度而言,5A级景区依旧是2025春节假期旅游市场的接待主力之一,其深度游客的接待量同比2024年春节假期更是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

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深度游客量(在景区停留1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深度游”或景区“游客量”均指代此意)排名前50的5A级景区共接待深度游客量3292.5万人,平均每家景区接待深度游游客65.8万人。

与2024年春节假期相比,排名前50的5A级景区接待深度游客总量、平均每家景区接待深度游游客量的增长均超过54%。

表1 春节假期5A景区游客量TOP5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在深度游客量排名前50的5A级景区中,25家景区近程出游占比超过70%,故宫博物院、凤凰古城、南山文化旅游区等11个5A级景区中远程游客占比超50%。

此外,红色文化游与非遗体验游吸引了大量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国际游客,5A级景区也因此成为外籍游客的重要打卡地。

其中,最受外籍游客欢迎的5A级景区包括华侨城旅游度假区、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丽江古城和苏州市金鸡湖景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停留时间显著增长,中远程游客占比较高

旅游度假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不仅承载着吸引游客的重任,更是推动旅游消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实施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培育工程,这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成为了游客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深度游游客(在度假区停留2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以下简称“深度游”)2203.8万人,排名前20的度假区共接待游客1144.2万人,平均每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接待57.2万人。其中,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国家级旅游局度假区表现亮眼——两个地区的国家级度假区总数占据TOP 20榜单的80%。

表2春节假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量TOP2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数据还显示,春节假期期间,游客在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停留时间显著增长,中远程游客占比较高,3-4天的旅游行程成为多数国内游客的优选。其中,中远程游客占比达到30%以上的度假区数量达到26家,过夜游客占比超过50%的度假区数量达到44家。

此外,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和高品质服务,每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均有不同量级的入境游游客。最受境外游客欢迎的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分别是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三亚市亚龙湾旅游度假区、大理古城旅游度假区和仙女山旅游度假区。

从整体上看,过夜游热度攀升与3-4天度假流行,成为2025年春节假期文旅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

省市层面:主流城市热度不减,非主流城市增势强劲

据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旅游气象提示,2025年春节假期全国大部气象条件总体适宜出游,华南地区、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及西南地区南部气候舒适度整体可达舒适等级。其中,华南南部、云南南部的部分地区可达到“最舒适”等级,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南部、四川南部以及海南避寒气候适宜度等级高,适宜旅游出行和避寒康养。

美好假期叠加好天气,全民出游热情高涨,主流旅游城市热度不减,非主流城市增势强劲。

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跨市深度游游客量(来自其他城市且在该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以下简称“外地深度游客”)前30的城市共接待外地深度游客3562.6万人,平均每个城市接待外地深度游客1187.5万人。Top3热门的城市分别是重庆、周口和阜阳。

其中,传统的大城市如重庆、西安、北京、成都、广州依旧是2025年春节期间的TOP 30旅游目的地,这些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年味十足的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其旅游市场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度。

相比之下,非主流城市凭借“景美人少”的优势,也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如周口、阜阳、商丘、南阳力度压西安、北京、成都、广州,跻身榜单前五,显示出当地旅游市场的强劲增长。

表3 春节假期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TOP3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另据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数据,省域深度游游客量(省内各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加总去重,不考虑直辖市)前10的省区共接待54036.7万人,平均每个省级目的地接待深度游客5403.7万人。河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位列省域深度游客量前三位。

表4 春节假期各省深度游客量TOP1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从整体上看,2025年春节假期丰富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以及返乡潮与旅游热交融,促进了一二线城市与县域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互动,推动了国内旅游市场的良性循环。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及县级城市的小众目的地,文旅消费热度大幅上升,进一步巩固了旅游消费的内循环。

出入境游:58%的入境深度游游客停留时间达3天以上

国家移民管理局2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436.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同比增长6.3%,较2019年春节同期增长14.6%。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767.1万人次,较2024年春节同期增长5%;港澳台居民573.7万人次,较2024年春节同期增长5.6%;外国人95.8万人次,较2024年春节同期增长22.9%。

从整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与国际旅游的双向互动,推动了出入境市场的繁荣发展,进一步实现了旅游经济的良性循环。随着2025年初的国际流量的注入与“非遗版春节”在社交媒体上的广泛传播令China Travel升级Chinese New Year,国人和老外实现双向奔赴,交换地方过中国新春佳节。

综合多家旅游平台的统计数据,2025年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均出现大幅增长。如携程平台入境游门票订单同比去年增长180%,入境游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6成。

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入境深度游(指来自境外并在大陆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排名前20的热门城市共接待入境深度游客311.7万人,平均每座城市接待约15.6万人。其中,入境深度游客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深圳、泉州和广州。另有58%的入境深度游游客停留时间达3天以上。

表5 春节假期城市入境深度游客量TOP2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表6 春节假期城市出境深度游城市TOP2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表7: 春节假期入境深度游客来源国家和地区TOP2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出境游方面,有民航业平台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国际及地区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1.84万班次,同比2024年春节假期增长21.40%。国际机票含税单程均价2000元以上,同比2024年下降13%。

无论是国内深度游还是出境游,中外游客在春节假期的出行呈现出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旅游市场蓝图。

数据说明:

(1)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监测数据。

(2)景区、度假区深度游客量是指离开常住地10公里、6小时以上,且在景区、滑雪旅游度假地停留1小时以上,在度假区停留2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1人多次进出目的地计为1人。

(3)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是指离开常住城市10公里且在目的地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1人到访城市多个目的地或停留多天计为1人。

来源:史安冬与李安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