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事务所新作 | 16世纪宫殿变身罗密欧酒店,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B站影视 2025-02-06 15:22 3

摘要:在意大利罗马作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扎哈 · 哈迪德事务所(ZHA)改造设计的罗密欧酒店(Hotel Romeo Roma)为罗马注入了新生。酒店坐落于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卡波尼宫(Palazzo Capponi),这个宫殿曾见证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并成为意大利

在意大利罗马作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扎哈 · 哈迪德事务所(ZHA)改造设计的罗密欧酒店(Hotel Romeo Roma)为罗马注入了新生。酒店坐落于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卡波尼宫(Palazzo Capponi),这个宫殿曾见证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并成为意大利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ZHA以其前卫的设计和创新的建筑语言著称,擅长通过流线型结构和非线性几何形式,创造出充满未来感和动感的建筑作品。即使是与罗马古典建筑传统有所不同,ZHA的设计理念与古罗马建筑的精神不谋而合。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罗马的建筑师们始终致力于将建筑推向天空,追求空间的垂直性,仿佛想触及天际。

卡波尼宫最初建于十六世纪,是贵族住宅,见证了罗马社会的历史变迁。宫殿的核心建筑风格源于文艺复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宫殿经历了多次改建,最终成为政府办公大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宫殿被意大利国家劳工意外保险局(INAIL)改造成办公空间,这一过程中,原有的艺术装饰遭到了破坏。罗密欧酒店的业主,罗密欧酒店集团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多·罗密欧(Alfredo Romeo),为了在罗马寻找一处适合兴建新酒店的地点,机缘巧合地发现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卡波尼宫(Palazzo Capponi),原宫殿一批十七世纪的湿壁画被小心保存,并经过修复,现已成为罗密欧酒店的重要艺术遗产。

酒店入口通道延续历史建筑的比例,金属拱形装置悬浮于天花,光影交错塑造律动感。大理石阶梯与墙面细节呼应文艺复兴时期语汇,地面则以深色石材搭配流线白色镶嵌线条,引导视觉向外延伸。墙面雕塑与门框细节增添古典氛围,远处的金属格栅入口透出罗马街景,使室内外形成层次过渡。

此次设计,ZHA的团队在保罗·卡塔林的带领下,从巴洛克建筑的拱顶天花板汲取灵感,重新诠释这一传统元素,将其延续并发展成现代建筑的创新语言。

大厅的雕塑式金色天花以鱼鳞状金属板覆盖,并透过间接照明强调流动曲线。Zaha Hadid Architects 设计的石材接待桌与木质台面延续有机形态,黑色金属椅则带来轻盈对比。地面以大理石、深色木纹与抛光混凝土拼接,形成层次分明的视觉动线。墙面悬挂一件金箔装饰艺术作品,为空间增添古典与当代交错的细节。

餐厅以抛光黑檀木打造雕塑感天花,流动的线条塑造沉稳氛围。开放式厨房的黑色大理石吧台延续建筑语汇,对比白色桌布与精致餐具。

黑色木椅选用 Carl Hansen & Søn CH88,展现北欧简约美学。间接照明嵌入天花结构,使光线柔和漫射,强调材质层次。背景展示区采白色大理石衬底,点缀艺术品,使餐饮空间兼具视觉与感官的丰富体验。

酒店的设计从入口到客房的空间流动性,均经过精心规划。ZHA通过巧妙的空间序列设计,使得宾客从酒店大堂走进接待区,经过庭院,最终进入客房。空间的层次感和流动性在酒店内的布局中得到了完美呈现,尤其是由修复后的宏伟楼梯引领到楼上客房和后花园,提升了空间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客房内,十七世纪湿壁画与雕花木天花展现历史的累积。流线型白色床架轻盈地穿梭于空间,使视线不受干扰。柔和的间接照明勾勒出壁画细节,突显文艺复兴时期的笔触。深色木地板与米色织品相互衬托,打造沉稳氛围。角落摆放一张粉色天鹅绒单椅,带来一丝柔和的对比,连结古典与当代。

酒店的每个客房都采取个性化设计,避免了全球酒店普遍采用的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ZHA借鉴了意大利文化中对工匠精神的尊重,运用精湛的手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为每间客房打造了独特的空间体验。

客房以抛光胡桃木包覆墙面与床架,流动的线条塑造动感视觉。悬浮式床体搭配皮革包覆床尾长凳,增添层次。桌面延续木质语汇,搭配 Louis Poulsen AJ 桌灯,细节精致。大片玻璃窗引入柔和自然光,金属小圆桌与黑色木椅平衡材质对比,营造当代奢华的住宿氛围。

ZHA在罗密欧酒店设计中,采用了多种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材料。通过使用卡拉拉白色大理石和西班牙黑金花大理石等精致材料,与波塞朗人造石可丽耐(Krion)、雪松木、栗木等材料相结合,营造出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历史韵味的空间氛围。同时,酒店内的细节设计,如黄铜圆顶和熔岩石地板,不仅展现了现代美学,也向罗马传统拱顶结构致敬。

在对这座宫殿进行了加固工程之后,罗马考古、美术和景观特别监管局发布了一项新的指导方针,规定不得为了配置酒店客房、餐厅和其他宾客设施所需的机电服务,而改动宫殿原有的墙壁。

这对于ZHA 来说,无疑是一大难题。为此,他们在现有结构和酒店每一个房间的内墙之间,创建了一个薄薄的空腔,以便于隐藏机电管线和设备。如何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将现代化的机电设备融入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之中?ZHA 为这座拥有五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第二层表皮”的设计。

如此一来,既满足了现代酒店对于机电系统的需求,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这座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尽管只有几公分的厚度,这个空腔却跨越了数个世纪,延续了这座宫殿五百年来不断重塑自我的历程。

为了将这座历史建筑改造为符合当代酒店需求的空间,罗密欧设计公司与ZHA携手合作,成功打造了一个现代与历史对话的空间。ZHA的前卫设计语言,注入了创新元素,而罗密欧设计公司则确保了设计的独特性,避免了当今酒店设计中的常见雷同模式。

浴室以卡拉拉大理石铺陈,玻璃隔间界定湿区,使空间通透流畅。独立式白色浴缸搭配黑色落地龙头,形成利落对比。漂浮式梳洗台以高光黑檀木包覆,流线形镜面延展视觉层次。内建灯光辅助照明,使材质纹理更加立体,远处蒸气室散发蓝色光源,增添沉静氛围。

在酒店花园的早期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未被记载过的古罗马工坊。这个工坊内有一面精美的网状砌筑墙面,这是一种大约二千年前古罗马建筑中常见的菱形石材贴面技术,可以为混凝土墙面,增添精致的图案和细节。这些珍贵的考古发现,为这座酒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更为罗马的建筑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为了保护这个新发现的古罗马工坊,ZHA 在酒店花园下方约四米处,小心翼翼地开辟出了一个九十平方米的地下展览空间。这个展览空间的顶部,同时也是酒店游泳池的玻璃地板,巧妙地将古代遗迹与现代设施融为一体。透过这个精心设计的展览空间,酒店的宾客和访客,得以亲身感受和欣赏罗马这座永恒之城的另一层历史。

- END -

来源:设计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