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的出入境政策让中国旅游持续火爆,“中国游”登上“2024年中国国际传播年度热词榜”前十,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刚刚过去的乙巳蛇年央视春晚上,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的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再次“出
去年,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的出入境政策让中国旅游持续火爆,“中国游”登上“2024年中国国际传播年度热词榜”前十,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刚刚过去的乙巳蛇年央视春晚上,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的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再次“出圈”,助力外国游客体验更多东方风景。与这波“China Travel”相伴而来的,还有外语导游职业的火热需求。据央视总台的采访报道,相关行业收入相较之前已飙升300%。
图源:央视财经
面对日益火爆的海外游客市场,外语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仍然十分短缺,属于供不应求的稀缺资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正凭借其在外语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卓越实力,为国家输送着大量专业人才补足市场空缺,为行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截至目前,上外的人才培养体系层次齐备,现有 56 个本科专业,涵盖 12 个本科专业类,包括35 个语言类专业和 21 个非语言类专业,授课语种数量达54种,其中西欧语种群获批国家级非通用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紧跟时代发展,创新培养模式,积极响应教育部“小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新里程碑”。目前,上外总计6个项目入选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涵盖外国语言文学类、工商管理类、新闻传播类等传统专业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设专业。
近年来,一批双学位项目不断落地:(以下内容为不完全统计)
俄语专业通过“小语种外语+数智型管理”实现文理融合、紧缺与重要结合;“俄语-工商管理”双学位项目正式获批,上外成为国内首个拥有“俄语-工商管理”双学士学位专业的高校;
上外“外交学+法语”双学士学位专业采取小班教学形式,以各国外交政策、外交外事管理和两门外语为教学重点,培养同时掌握法语,通晓法语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发展,以满足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日益增多的涉外工作需要的高级人才;
上外师生参加第二届“联通世界与未来”国际研讨会
“德语+经济学”双本科学士学位项目为教育部批准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按照计划,学生将在四年内完成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和拜罗伊特大学企业管理学专业两个本科专业学习任务,合格者可获得两个独立学位。
学校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在上外,学生们常说语言类专业的意义之一就是拆掉由地域构建的“巴别塔”。在新媒体时代,还有大量上外学子自发通过自媒体或影视翻译等方式勇立新时代潮头,推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语言类专业学生的需求将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上外将始终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深厚人文素养、优秀语言交际能力的卓越外语人才,助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本文素材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官微/官网、南方日报、国家移民管理局、上外招生、上外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上外德语系等
来源:上外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