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心都是肉长的,血浓于水”这句老话,在我们农村听得最多。可人性有时候比纸还薄,比墙还厚。这不,前两天我整理老房子的破仓库,翻出一张发黄的欠条,上面写的东西让我一阵心酸。
“人心都是肉长的,血浓于水”这句老话,在我们农村听得最多。可人性有时候比纸还薄,比墙还厚。这不,前两天我整理老房子的破仓库,翻出一张发黄的欠条,上面写的东西让我一阵心酸。
我叫赵大勇,今年45岁,在县城开了家小超市。说起我们家的事儿,得从我爹说起。我爹原来在五里乡供销社当会计,大伯是生产队长,两家住在一个院子里,从小关系亲得跟一家人似的。
记得那会儿,院子里有棵老槐树,树下一张石桌,大伯常坐在那儿算账、开会。我爹下班回来,也爱在那儿跟大伯喝两盅。那时候哪有啥好酒,就是自家酿的高粱烧,大伯说这酒越喝越有劲儿,我爹就笑,说是越喝越上头。
日子过得清贫,但也踏实。我们院子里养着几只鸡,后面还圈了头老母猪。每到傍晚,鸡在院子里扑棱着翅膀,猪在圈里哼哼唧唧,烟囱里飘出饭香,那才叫个生活。
可日子过得平静,人心却不平静。1982年秋天,大伯家小儿子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整个人都瘦得皮包骨头。俺们那会儿可没现在这么多医院,去县城看病就跟要了命似的。大伯愁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我常看见他半夜里在槐树下抽旱烟,烟头在黑暗中一明一灭的。
有天晚上,我正要睡觉,听见院子里有说话声。我趴在窗户上一看,是大伯在跟我爹说话。大伯声音都哽咽了:“老弟啊,你在供销社干活,手头宽裕些,能不能借我五千块钱?我想带虎娃去省城看病。”
五千块?那可不是小数目!那会儿我爹一个月工资才六十多块,攒五千块得攒多久?可我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让大伯写了张欠条,说是三年内还清。
这事儿过去没多久,大伯就带着虎娃去了省城。等他们回来时,虎娃的病居然真给治好了!后来听说,大伯在省城碰到个老中医,开了几副偏方,又配合西医治疗,这才把人给救回来。
从那以后,大伯家的日子渐渐好转起来。先是买了台手扶拖拉机,后来又盖了新房子,两个儿子也先后考上了大学。可我家呢?却越过越紧巴。我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我妈总念叨:“你爹攒了好些年的钱,本想供你读书的,可惜……”她话没说完,我也没追问。
这些年,我在县城开了家小超市,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每次看到大伯家光鲜亮丽的日子,心里总觉得憋屈。现在想想,那五千块要是还了,我也许能上完高中,说不定还能考个大学。
直到前两天,我在老房子的仓库里翻出那张发黄的欠条,才知道这其中还有这么多故事。我拿着欠条去找大伯理论,没想到大伯说那是我爹主动给的创业资金,根本不是借款。
我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就跟大伯吵了起来。大伯气得直哆嗦,说我不懂事,说我爹的心意我永远都不会明白。我一听这话更来气,转身就走,从此再也不去大伯家。
可是,事情并没完。就在昨天,我在收拾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旧皮箱,里面有本发黄的日记本。翻开一看,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原来,当年大伯家虎娃得病,我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那五千块真的是我的学费,可我爹想,要是虎娃有个三长两短,这钱再多又有什么用?他让大伯写欠条,是不想让我知道这件事。
日记里还写着:“大勇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怪我。可是,咱们是一家人啊,虎娃那孩子,我看着长大的,眼看他躺在床上,我这心里比刀割还难受……”
(未完待续,请继续) 看着父亲的日记,我坐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日记里还记着,虎娃看病回来后,大伯想还钱,我爹死活不肯要,说什么”一家人还提这个干啥”。大伯急了,非要还,我爹就说:“那你先写个欠条,等你有钱了再说。”
这一拖就是四十多年。那会儿五千块是天文数字,可现在的物价,五千块也就够买几条烟的。但这份情,这份亲情,却值千金万金。
我翻到日记最后一页,发现夹着张纸条,是大伯写的:“老弟,这些年我一直想还你钱,可总觉得还了钱,就还不清这份情了。你放心,大勇的事我都记在心里,我会默默照应着。”
想起这些年,大伯让他儿子总来我超市进货,每次都是大订单。还有我开店时缺钱,莫名其妙就有人送来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五万块钱。我一直以为是银行批了贷款,现在才明白,原来是大伯。
我拿着日记本,连夜去了大伯家。大伯正在院子里遛弯,见我来了,扭头就要走。我一把拽住他:“大伯,对不起!”
大伯愣住了,看着我手里的日记本,眼圈一下就红了。他颤抖着手接过日记本,翻了翻,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老弟啊,你走得太早了,这些话你怎么不当面跟我说?这些年,我天天看着大勇在县城开店,就想着你在天上看着。老弟,你放心,大勇这孩子,我肯定会照看好的……”
那天晚上,大伯告诉我很多往事。原来我爹不光帮过大伯,还默默帮过村里好多人。那会儿供销社每个月都能分点紧俏商品,我爹总是分给困难户。自己家里呢,却省吃俭用的。
大伯说:“你爹就是太实在,帮了人从来不留痕迹。这份情谊,比那五千块钱重得多。”
如今,我和大伯家又走动起来了。每逢周末,大伯总要来我店里坐坐,有时候帮我进货,有时候就在收银台后面看看报纸。他说,看着我忙活的样子,就想起我爹年轻时候的模样。
那张欠条,我一直留着,但已经不是为了讨债,而是为了记住这份亲情。人这一辈子,钱财房产都是身外物,最珍贵的,还是这份割不断的亲情。
那张发黄的欠条上,写着的不只是一个数字,更写着一个年代、一份情义、一段回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让一个父亲放弃儿子的学费去救别人的孩子,这份情义,值多少钱都换不来。
来源:猛猛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