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9年7月16日,赣州晚报刊发《是谁写下“中国最经典的课文”?》,呼吁社会各界帮助寻找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作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期间,《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对此新闻进行转载和报道,一场寻访活动在全国展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吃水不挖井人》的作者是谁
2009年7月16日,赣州晚报刊发《是谁写下“中国最经典的课文”?》,呼吁社会各界帮助寻找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作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期间,《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对此新闻进行转载和报道,一场寻访活动在全国展开。
1951-1952年初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早的过渡性试用教材。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这篇短短100字的小学课文,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使用至今,教育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文中“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句话更是广为传诵。然而,这篇课文没有署名,作者是谁,一直是一个谜。
自媒体发出求助后,近百条线索汇聚而来。有人说作者是陆定一,有人说是魏巍,也有人说作者在南昌等等。还有人提供线索是住在厦门市第一干休所的张荣杰写的,题目是《保卫红井》,刊发于1958年的《解放军报》,但最终都没有得到证实。寻找一时卡了壳。
2009年8月下旬,有消息从北京传来:《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插图作者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蒋德舜。据蒋德舜回忆,他确实为《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配了插图。但当初文图工作是分开进行的,并不清楚文章作者是谁。
寻找在2018年终于迎来结果,当年3月12日《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统编教材审查专家:遇到难题了就向儿童请教》的文章 ,采访了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陈先云介绍,在2017年教材改革编写中,为了求证《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源头,编写组几经查找,在国家图书馆找到了1951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的影印本,其中的题头新闻《我们伟大的祖国》,文字与课文重合度较高,甚至有完全一样的句子。经判断,确认就是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原始出处。
通过查阅史志资料发现,1951年8月20至25日,谢觉哉率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来到瑞金访问。瑞金沙洲坝人民为了迎接毛主席派来的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将当年毛主席带领军民开挖的这口水井进行了全面整修,并取名为“红井”,同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刻上“吃水不忘开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记者拍摄了许多瑞金境内的革命旧址照片,并在1951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瑞金沙洲坝红井照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看到这张报纸的图片新闻后,立马将其编入小学课本第二册,题目叫《吃水不忘开井人》。
至此可以确定,《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是编写组根据《人民日报》红井的图片新闻编写的,原创者是《人民日报》记者。(根据刘强文章改编)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