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吃苦,也不是经历的坎坷磨难打击屈辱太多,更不是贫穷或另一半的不忠及子女们无孝道。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吃苦,也不是经历的坎坷磨难打击屈辱太多,更不是贫穷或另一半的不忠及子女们无孝道。
而是把毕生精力都无私的奉献给了家庭和子女们等,而忽略了关爱自己。
一旦到了风烛残年,已失去了自理生活的能力时,不但得不到子女们的关心照顾,反而还被子女们嫌弃冷漠。
这时老人才真正认识到,一生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而深感懊悔。
的确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不计其数。
对此,举一个真实例子:
就叫她郭婆吧!
郭婆出生在五十年代,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她丈夫李三是周口市某工厂的一名职工,月薪只有几百块钱不等。
李三的爸妈身体长年有病,经常去医院看病吃药,而李三右腿有些残疾,一家四口全靠李三每月仅有几百块钱的工资生活。
日子过得是捉襟见肘,因此,郭婆就想着去找个适合自己的事做,为丈夫分担一些经济压力。
几经周折,也没能如愿,后来听人说:“捡煤渣能挣钱”。
于是,她不顾丈夫的反对,在照顾好公婆的同时,只要有时间她就去工厂外拾煤渣。
就这样每月也能挣个三几百块钱不等。
直到她怀上大女儿临产前,还仍然挺着大肚子拾煤渣从没有间断过。
等大女儿出生刚满月,她的身体还很虚弱,就已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等女儿睡觉后让公婆看着,她还继续捡煤渣。
就这样不管是赤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寒,她从不间断。
尤其是在索九寒冬,北方刺骨,她的双手都冻裂了一道道血口,可她不舍得给自己买一双棉手套戴。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郭婆也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自从她小儿子出生后。
她的日子过得更苦,生活压力更大了,而她的劳动量比之前也增加了许多。
每天都早出晚归,把洗衣打扫卫生等等,都放在夜里去做。
白天只要有时间就去拾煤渣,真的是做到了见缝插针,即使感冒了,用物理疗法多喝热水降温等。
从不舍得去医院看病,也没有因此在家休息过。
后来李三单位领导,发现李三家庭实在困难,就给郭婆安排到本厂做合同工。
从此后,郭婆每月月薪也能拿个几百块钱不等。
因为,郭婆是技工多劳多得,没有节假日,礼拜天,她为了多挣钱,还经常加夜班。
她不仅加班辛苦劳累,而且
每天下了班,还要买菜做饭。
饭菜做好了让家人吃饭,只要时间允许,她还继续捡煤渣。
就这样,十几年如一日为了家人,把自己的身体都置之度外,全身心的投入到老人子女们身上, 从没有关心过自己,也不舍得给自己买过一件好的衣服鞋子穿。
直到两子女都长大成家立业了。
可她还没有闲下来,还依然承担着照顾儿孙一家三口的生活。
虽然,他儿子家庭经济条件很好,但她骨子里那份艰苦节约的好习惯仍然没变,依然还在吃剩饭剩菜,对自己仍然还是那么苛刻。
这不,在她七十二岁那年,她患上了内风湿,脑卒中导致残疾,生活不能自理。
开始她的儿女还经常买些吃的去看望她,帮她洗个澡衣服什么的,时间久了儿女去看望她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
她的吃喝拉撒睡都落在了老伴李三身上,李三年龄也不小了,照顾郭婆的确特别吃力了。
尤其是,郭婆看到李三给她洗澡换衣服时特别费力,郭婆就会偷偷掉眼泪。
她虽然四肢不灵活,但她大脑还清醒。
只要亲朋好友去看望她,她就会逢人便说:“她活了一辈子了,也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从没有关心过自己,也没料到如今会沦落到如此悲惨可怜的下场。”
她还说:“我不奢望子女们照顾我,我也不后悔为他们所付出的一切,我只希望他们能经常来看看我,陪我唠唠嗑我已心满意足了,没成想,他们都说特别忙……”
郭婆的一席话,不仅令人听到很寒心,最关键的是值得所有人深思。
对此,我最想说的是:无论男女不管在任何条件下,照顾好老人子女们的同时,别忽略了关心自己和老伴。
千万别像郭婆那样自己躺在床上动弹不了,才后悔从来就没有为自己活过。
这就是郭婆人生的最大悲哀呀!
对此,大家认同吗?
来源:信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