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指导站”让体育接地气聚人气

B站影视 2025-02-06 08:59 2

摘要:日前,一场以“同心同向 体育北疆”为主题,由大沁他拉镇“健身指导站”组织的社区运动会篮球比赛在通辽市奈曼旗激情上演,200多位篮球爱好者组成35支队伍参与其中。比赛现场,篮球馆内人声鼎沸,球员们身姿矫健,默契配合,精彩的传球、精准的投篮不断上演,观众席上,无论

日前,一场以“同心同向 体育北疆”为主题,由大沁他拉镇“健身指导站”组织的社区运动会篮球比赛在通辽市奈曼旗激情上演,200多位篮球爱好者组成35支队伍参与其中。比赛现场,篮球馆内人声鼎沸,球员们身姿矫健,默契配合,精彩的传球、精准的投篮不断上演,观众席上,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都被这热烈的氛围所感染,大家因体育相聚一堂。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开展,群众健身意识增强,健身热情高涨,体育场地增多,群众的健身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多层次、多类别。为了充分发挥盟市体育部门和体育社会组织职能作用,建立起点线结合、条块互动、全面覆盖的全民健身指导网络,搭建政府、社会、市场服务保障基层的平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打通全民健身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健身指导站”试点建设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健身指导站”建设首批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和通辽市5个盟市进行试点,每个盟市建设站点40个,计划在2025年覆盖全区12个盟市,并逐步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聆听干货满满的科学健身科普,看一场精彩的健身项目展演,在健身达人的指导下掌握一项健身技能,化身运动员参与一场欢乐无限的社区运动会……一个个运行在基层的“健身指导站”正在成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等地的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好去处。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总会工作人员介绍说:“内蒙古‘健身指导站’试点建设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探索‘共建共治共享型’基层体育治理模式。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协调引导全区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以健身指导站为平台,发挥开展体育文化宣传、开展群众健身状况调查、培育基层体育组织、开展健身指导和组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五大功能。”

目前,5个试点盟市的200个“健身指导站”已经全部建成。这些站点利用指导站宣传栏结合赛事活动宣传《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推广健身常识和技能。对辖区内体育场地、设施、健身队伍、健身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探索全民健身大数据统计方法和实现途径。组织辖区内居民开展日常晨晚练健身活动,积极开展体育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群众开展科学健身指导、科普知识讲座、运动技能培训。站点还不定期组织辖区健身群众开展交流展演、技能展示,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和大众冰雪活动,提高参与体育锻炼人口数量。

为了促进 “健身指导站”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更加方便组织开展贴近群众的健身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在5个试点盟市站点建设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总会在“健身指导站”试点盟市开展了站长技能提升培训。

首场培训在乌兰察布市举办,来自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花勇民前来授课。花勇民耐心讲解了指导站的建设标准、站长工作职责、科学健身、体育运动技能、赛事活动组织、基层体育与健康领域热点与动态、场地设施维护等内容。在鄂尔多斯市站长培训班期间,大家对鄂尔多斯市基层全民健身项目开展、组织以及基础设施配套情况进行了解,对鄂尔多斯市文化艺术中心、康巴什智慧体育公园、神华康城社区等进行了走访,了解了广场舞、门球等项目在基层的发展情况,以及基层全民健身场所的使用情况、师资配备、服务保障等相关情况。

位于包头市青山区的乌素图街道利民社区“健身指导站”是我区首家授牌成立的“健身指导站”。站点总面积1261平方米,配备健身器材、乒乓球案等,站点周边羽毛球场地、健身路径、笼式五人足球场等一应俱全。

乌素图街道利民社区“健身指导站”站长李君说:“2024年,在自治区、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辖区的乌素图公园进行提档升级。新建长1500米的健身步道,增设了智能健身驿站1个,配齐健身设施60余件,使乌素图及周边地区5万余群众拥有更多的运动选择和活动空间,享受更多的健康福利和休闲乐趣。同时,站点培育文体队伍10支,国家级指导员1人,市级指导员10人,能够满足辖区居民在‘健身指导站’周边的运动健身需求。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站点建设,持续完善基础健身设施,充实活动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与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全民健身的赛事活动、科学的健身指导‘推门可享’。”

“健身指导站点”建设在基层,服务在基层,而部分位于农村、社区的基层健身站点也存在着资源与服务匮乏,健身器材不足、设施简陋、专业指导力量薄弱等情况。自治区体育总会工作人员介绍:“基层健身站点特别是面向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的站点,需要强化专业指导服务、组织特定健身活动,提升基层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和整体健康水平。为此,我们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社会组织“健身指导站”定点帮扶计划》,通过定点帮扶的形式,整合体育社会组织的专业资源与技术力量,加强对基层健身指导站的建设与支持,促进基层群众体育健身意识的觉醒与健康素养的提升。同时,组织全区性体育协会下沉乡镇街道‘健身指导站’开展技能培训,创新健身指导与服务模式。”

内蒙古健身舞蹈运动协会选派体育教育领域高校教授、国家级健将等资深专家,深入包头、通辽、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各“健身指导站”,针对健身操、广场舞、民族健身操等项目展开专业培训指导,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让每一位学员都能收获满满。

年初,内蒙古乒乓球运动协会先后委派专业教练团队前往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和鄂尔多斯市,以公开课的形式为当地的“健身指导站”和乒乓球爱好者们开展了一系列技能培训活动。协会不仅为当地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专业的乒乓球技能培训,还积极传授了如何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的方法,现场进行基本技术和战术的实操演示。内蒙古乒乓球运动协会秘书长董轩说:“社会体育组织发挥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功能,参与‘健身指导站’建设,让我们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和技术力量,为更多地区提供技能培训和指导服务,促进基层群众体育健身意识的提升与健康素养的提高。”

人人参与体育,体育造福人人。一个个活跃在基层的“健身指导站”是我区建设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探索,也是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实践。接下来,自治区体育总会将会充分发挥“健身指导站”职能作用,办好群众身边喜闻乐见、踊跃参与的健身指导及赛事活动。

一校:王 海,二校:刘晓敏,三校:辛义德

初审:张瑞青,复审:黄璐超,终审:张瑞峰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