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的基本演进路线是UPS→HVDC→巴拿马电源→SST。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是链路越短在能量转换时所发生的损失就越小且可能发生故障的节点也就越少,而上述的Roadmap即为这一点的充分体现。当前来看,UPS仍为数据中心的主流技术路线,但随着AIDC
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的基本演进路线是UPS→HVDC→巴拿马电源→SST。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是链路越短在能量转换时所发生的损失就越小且可能发生故障的节点也就越少,而上述的Roadmap即为这一点的充分体现。当前来看,UPS仍为数据中心的主流技术路线,但随着AIDC时代到来,我们认为不论是从数据中心使用者的成本出发考虑供电效率,还是从数据中心的拥有者的收益比出发考虑配电面积和机房面积比,HVDC等新技术都具备更多的优势,因此我们认为HVDC、巴拿马电源等有望得到更多应用。
HVDC起源于海外,但后续国内云计算厂商积极推广并形成示范效应,我们认为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HVDC也具有一定优势。二十一世纪初海外市场开始探讨数据中心HVDC供电,代表性厂商Validus创立于2006年、主要做数据中心的直流供电解决方案,在2011年被ABB收购。但整体来看,海外市场HVDC的发展一直相对缓慢。国内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积极推广HVDC技术方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工商银行等也均有应用。此外我们参考腾讯开发者社区的HVDC与UPS的经济性测算,可以看到不论是前期投入的CAPEX角度还是后期运营的OPEX角度,HVDC都相较UPS具备一定优势。
巴拿马电源是台达联合阿里巴巴创新提出的数据中心供电架构,具有更高效率,更少占地,更低投资的优势,当前仍然渗透率较低。相较于HVDC,巴拿马电源最大的变化在于将前端的干式变压器改至移相变压器并集成至电源内部。巴拿马电源缩短了供电链路,因此具有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节省占地面积等一系列优势。目前来看巴拿马电源已经在阿里巴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多个数据中心项目中得到实际应用。根据阿里巴巴集团披露,截至2023年3月底,全国已应用366套巴拿马电源,容量超过800MW。根据台达,截至2024年8月,公司销售的数据中心巴拿马电源在线运行数量已经超过500套。我们估测全国巴拿马电源装机容量约1GW,渗透率不足5%。考虑到巴拿马电源受到技术与运维方式差异的影响此前渗透率较低,但进入AIDC时代巴拿马电源有望凭借自身优势或得到更多的应用。
风险
算力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新技术推广不及预期
强电侧供电架构的基本演进路径
数据中心的供电架构逐步进阶
UPS是目前数据中心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在此基础之上HVDC和巴拿马电源的架构进一步迭代优化。UPS电源的关键作用之一是在市电异常或者中断的情况下,蓄电池组的电能通过逆变器向负载供电进而为灾备电源的启动争取时间,也正因此UPS全链路的电流转化过程是(AC-DC-AC,在后端PSU环节还需再次进行AC-DC的转化)。而最终端的芯片用电实际为直流电,且考虑到电力电子的特点是链路越短损耗越少,全链路的效率越高,因此在这一背景下行业也开始探索HVDC和巴拿马电源等集成度更高且效率更高的方案。
► 高压直流(HVDC):相比于UPS而言,HVDC在前端的输配电环节变化不大,但在内部取消了逆变环节,直接输出直流电。同时HVDC的架构下要求后端的电源模块PSU需要兼容240V/336V的直流输入。
► 巴拿马电源:巴拿马电源是在HVDC的基础上进一步迭代优化,相比于HVDC而言其在后端的输出环节差异不大,但在前端将配电、隔离中压变压、模块化不间断电源与输出配电等环节进行了柔性集成。
► 固态变压器(SST,Solid state transformer):也称为“能源路由器”,其不仅在中压之间具有高频隔离的直流或交流接口,可实现局部自治的单向或双向潮流,还具有电能管理、能源管理以及故障管理的能力,支持不同直流发电单元、储能系统和用电单元之间、不同用电电压之间的电力交互。
图表:数据中心强电架构的基本演进路径
资料来源:台达电官网,维谛技术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基于上述拓扑结构,我们可以在多个方面归纳UPS、HVDC和巴拿马电源架构的差异。
► 效率:巴拿马>HVDC>UPS。与UPS系统相比,HVDC系统省去了一个DC-AC逆变环节和一个AC-DC整流环节,。巴拿马电源在HVDC架构的基础上对前端的变压器、配电柜等进行了集成,从10kV进线至IT负载仅需3级,进一步提高了电能转换效率。根据台达电的统计,全链路效率来看,两路HVDC效率约为87.3%>一路市电+一路HVDC的85.7%的效率>一路UPS+一路市电的85.3%>两路UPS的83.7%。
► 整体投资:UPS>HVDC>巴拿马。HVDC和巴拿马电源精简了供电中间环节,减少了设备的使用量,紧凑的结构也减少了电缆等材料和工程施工量,使得投资成本相比于UPS系统更加节省。但直流电不过零点的特性也要求HVDC使用更昂贵的高压直流断路器,此外巴拿马电源还需要定制移相变压器。但总体而言,市电+HVDC方案的整体投资最小、巴拿马电源方案次之、2N UPS方案最大。
► 占地面积:UPS>HVDC>巴拿马电源。由于中间环节和设备的减少,HVDC和巴拿马电源架构释放了更多的用地空间,其中巴拿马电源架构对占地面积的节省最为极致,根据CDCC[1]数据,巴拿马电源设备的占地面积仅是240Vac的HVDC系统占地面积的36%。
图表:不同类型供电架构的对比
注:整体投资、占地面积、建设周期排序均为从小到大排序 资料来源:CDCC,台达电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UPS的供电架构的对比
注:市电+UPS的全链路效率为Grid A效率和Grid B效率的平均值
资料来源:台达电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HVDC的供电架构的对比
注:市电+HVDC的全链路效率为Grid A效率和Grid B效率的平均值
资料来源:台达电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AIDC的趋势下使得HVDC及巴拿马电源等技术得到更多推广的可能性
以往来看,数据中心大多仍然以UPS供电架构为主,HVDC等其他技术路线的渗透率相对较低。由于行业内缺少统计数据,但考虑到UPS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变化不大,因此我们引用CDCC[2]发布的《2021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报告》数据,UPS架构(市电+UPS和两路UPS方案)占据了78%的市场份额,而HVDC架构(市电+HVDC和两路HVDC方案)仅占12%,UPS+HVDC的中间方案占比8%。
图表:各类供电架构的市场份额(2021)
资料来源:CDCC,台达电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过去为何渗透率提升并不显著?
► IDC时代下HVDC在效率等方面带来的绝对改进效果有限。根据Vertiv和Deep Knowledge的统计[3],某传统数据中心安置了1020台单柜功率约为12kw的机柜组成IT总容量为12.9MW的标准数据中心机房楼。而在智算中心时代,整体数据中心的功率规模则大幅提升,我们以近期字节跳动公布的芜湖火山引擎算力中心项目[4]为例该数据中心使用了286台1.8MW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灾备电源,考虑到其中并未披露架构细节以及可能存在的2N架构情况,我们估计整个数据中心的总容量约为260MW~515MW。而根据前文台达电的统计,HVDC相较于UPS虽然能够提升1~2%的效率,但是在IDC时代下这样的效率提升对于实际使用而言并不敏感。
► 考虑到适配性的问题,UPS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相较于UPS而言,HVDC是一种小众的技术路线,而终端的IT设备等也是逐渐实现交流、直流同步兼容。因此在数据中心出租的商业模式背景下,业主方此前在设计数据中心时倾向于更加成熟的UPS以匹配更多客户。
未来为何看好HVDC等的渗透率提升?
► 从数据中心使用者的角度来看:随着整体数据中心集群的功率增加,在AIDC时代下效率的提升将更加重要。如上文所述,AIDC时代下数据中心集群的功率多在百兆瓦级别以上,因此相较于IDC时代下10-20MW级别,效率提升1-2%就能够带来显著用电节省。
► 从数据中心拥有者的角度来看:随着单机柜功率的增加,HVDC、巴拿马等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优势得到体现。数据中心分为IT机房为主的功能区和配电房等辅助区,随着机架功率密度的提升,配电房中的供电设施需求也持续增加。根据ODCC统计,当机架功率为6kw时配电房:机房面积约为0.5:1,若机架功率为30kw时,配电房:机房面积约为2.5:1。根据华为AIDC白皮书,在AIDC时代下单机柜功率有望达到20-50MW甚至上百兆瓦,这使得AIDC时代下配电机房面积占比大幅提升。而根据《HVDC 和UPS 供电系统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与分析》两套50KW的HVDC能够相较于1+1冗余的100KW UPS节省接近24%左右的占地面积。此外根据中恒电气[5],其新一代HVDC技术结合在磁路、电路等方面的创新,能够实现产品占地面积缩小50%以上。因此采用HVDC、巴拿马电源等技术将能够带来显著的占地面积节省,进而在数据中心中留出更多空间用以建设算力。
图表:不同时代下数据中心单个机柜的典型功率
资料来源:华为AIDC白皮书,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UPS、 HVDC占地面积对比
资料来源:《HVDC 和UPS 供电系统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与分析》(孙育河等,2011),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配电面积与IT机柜占地面积比
资料来源:ODCC 《巴拿马电源供电白皮书》,中金公司研究部
► 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多方已逐步接入HVDC。目前来看头部云计算厂商腾讯、阿里在HVDC、巴拿马电源领域具有较为领先的前沿布局,同时根据中恒电气的统计中国电信等终端亦有接入HVDC的案例。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服务器电源的输入端来看,多数厂商已实现直流、交流的同步兼容。
HVDC:高效高可靠方案,AIDC有望促进渗透率提升
什么是HVDC?
高压直流系统(简称HVDC,下同)主要由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柜、蓄电池、电池管理单元、直流配电单元、绝缘监测单元及监控模块组构成。其中,整流柜中包含多个串联的整流模块、属于HVDC的核心部件,在市电正常时整流模块将交流配电单元输出的380/400V交流电转换成240V高压直流,高压直流经直流配电单元给IT负载供电,同时也给蓄电池充电,在市电断电或质量不满足要求时、由蓄电池给IT负载供电。
市电+HVDC双路供电是数据中心HVDC供电的重要解决方案。目前,数据中心采用高压直流解决方案,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情况下,一般有HVDC单电源系统双路供电、HVDC双电源系统双路供电以及市电+HVDC双路供电三种方案,其中单电源系统双路供电存在单点故障(即末端IT负载的双路供电均来自一套HVDC电源系统),双电源系统双路供电投资相对较高,而市电+HVDC双路供电兼顾可靠性和经济性、是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HVDC方案。
HVDC起源于海外,后由国内电信运营商逐步推行,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头部互联网厂商
海外:ABB收购Validus欲推广HVDC技术,但囿于安全性、设备成本等并未普及[6]。二十一世纪初海外市场开始探讨数据中心HVDC供电,代表性厂商Validus创立于2006年、主要做数据中心的直流供电解决方案,与IBM、惠普和JPMorgan合作建立了三个试点数据中心,在2011年被ABB收购。海外多个国家都在探索HVDC的技术方案,也逐步在欧洲、日本、北美形成了300V到380V左右电压制式的行业标准,但整体来看,海外市场HVDC的发展一直相对缓慢。
图表:HVDC的电压标准
资料来源:台达电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国内:电信运营商首推高压直流供电,腾讯、阿里巴巴等头部互联网厂商积极推进HVDC。国内电信运营商率先结合海内外经验推出了240V HVDC和336V HVDC的两款架构,其中240V由中国电信主推,336V由中国移动主推。而后腾讯、阿里等国内头部互联网厂商在降本增效需求的推动下开始在自建数据中心中有所应用。由于国内服务器电源主要采用220V电源输入,大部分可直接兼容240V HVDC系统,因此也成为主流的HVDC技术路线。目前国内市场HVDC方案市场份额仍然相对偏低,但整体的装机量在持续提升,考虑到相关行业统计较少,我们引用中恒电气官网数据,2022年国内HVDC新增装机容量为930万安培,相较于2013年已有大幅提升。
图表:HVDC解决方案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资料来源:中恒电气官网,《数据中心新动力——高压直流技术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周源,2013),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国内HVDC新增装机容量统计
资料来源:中恒电气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们认为HVDC相较于UPS具有一定优势
我们认为,HVDC供电方案相较于UPS供电方案的优势在于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稳定性更佳,并且HVDC接入风光、氢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更加方便,方便微电网建设或改造。
► 效率:HVDC减少电力变换次数、可采用ECO模式,降低能量损耗、提升系统效率。根据《高压直流UPS在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应用研究》(王超,2020),在具体实践中,塔式高频UPS在50%以上负载率的情况下效率可达96%,但由于冗余设计、实际负载率在10%-40%,因此塔式高频UPS效率一般在94%左右,而模块化UPS 由于具有模块智能休眠功能、供电效率可以达到96%以上,而HVDC系统省掉了逆变边界,并且同样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智能休眠功能,供电效率在全负载范围内可达到97%以上。
图表:塔式高频UPS、模块化UPS与HVDC单机的供电效率对比
资料来源:《高压直流UPS在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应用研究》(王超,2020),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可靠性:HVDC拓扑结构简单、可靠性更高。首先从理论角度来看,我们认为HVDC的拓扑结构相比UPS的拓扑结构更简单,因此可发生故障的节点更少、可靠性更高。根据腾讯开发者社区的测算[7],通过对HVDC和UPS各核心节点的可靠性进行合理假设,最后测算出单路HVDC的可靠性略优于单路UPS。其次从具体实践结果来看,根据腾讯的统计,截至2023年11月腾讯数据中心已部署的UPS和HVDC占比分别为13%和87%,但在22年12月到23年11月期间,已部署UPS发生一级事件(通常涉及大规模的服务中断,影响到关键业务功能[8])61次,已部署HVDC发生一级事件仅5次,HVDC相比UPS的可靠性优势可见一斑。
图表:单路HVDC与UPS可靠性对比
资料来源:腾讯开发者社区,中金公司研究部
► 稳定性:节能模式下HVDC供电稳定性更佳。节能是当前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诉求之一,提升系统效率因此成为供配电环节的核心任务。UPS和HVDC系统的效率都是随着负载率的提升而上升,因此为提升实际工作效率,模块化UPS和HVDC系统都具备根据实时负载率调整电源模块工作状态的休眠功能。对比二者差异,如果出现系统负载率瞬时上升的情况,模块化UPS系统蓄电池向IT负载供电要经过逆变环节、需等待UPS启动休眠的电源模块,而HVDC系统中蓄电池直连母线,蓄电池能够快速向IT负载供电、保障供电的稳定性。
► 新能源接入:HVDC系统方便接入新能源、构建微电网。HVDC系统能够直接接入光伏、风电、氢燃料电池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能够降低风光、氢能等微电网的接入成本,提高功率转换效率和电能质量。
CAPEX和OPEX视角下的HVDC
我们主要从CAPEX和OPEX角度来分析UPS供电和HVDC供电方案的经济性。我们参考腾讯给出的UPS和HVDC的CAPEX对比[9],具体是选择2套400KVA UPS(功率为360kW)和一路360kW市电+一路360kW 240V HVDC系统进行CAPEX(投资成本)和OPEX(运维成本)对比。
► CAPEX视角:2套400KVA UPS(功率为360kW,UPS功率因数约为0.9)的CAPEX明显高于一路360kW市电+一路360kW 240V HVDC系统,并且UPS的占比面积也比HVDC更大,会带来更高的土地购买或租赁费用以及土建成本。
图表:2N UPS与市电+HVDC方案初始投资对比
资料来源:《从设备占地空间和用电效率看“市电+HVDC”与“2N UPS”供电架构差异》(腾讯,2018),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此处投资及占地测算未考虑电池及线缆
► OPEX视角:相比UPS方案,市电+HVDC方案优势在于节约电费,因其系统效率相对更高、在供电过程中对于电费的浪费相对较少,并且电源设备散热所需空调费用相对更低;劣势在于HVDC渗透率相对较低、业内熟练运维人员较少,我们估计人员运维成本相对较高。
图表:2N UPS与市电+HVDC方案运营成本对比
注1:一路市电直供+一路HVDC的效率参考前文引用台达电的数据96.8%=(95.1%+98.5%)/2,2路UPS的效率参考本文前段引用台达电数据的95.1%
注2:假设电费0.8元/度
资料来源:腾讯数据中心,中金公司研究部
巴拿马电源与固态变压器(SST)
巴拿马电源:更高效率,更少占地,更低投资
巴拿马电源是2018年由台达电联合阿里巴巴创新提出的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相较于IDC传统供电架构,巴拿马电源集成了10kV交流配电、隔离变压、直流电源、输出配电等环节,极大地缩短了供电链路,具有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节省占地面积等一系列优势,已经在阿里巴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多个数据中心项目中得到实际应用。
与传统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相比,巴拿马电源具有以下特点:
► 简化配电环节,提升效率,减少占地面积。巴拿马电源通过10kV移相变压器直接转换为240V/336V直流输出,中间省去了低压配电柜和楼层配电两个配电转换等级,大幅提升电源转换效率,整体系统效率可增至97%~97.5%,同时能够减少40%的设备数量,进而减少20%的供配电系统投资成本和近50%的占地面积。
► 磁路电路融合,省去PFC、SVG、滤波等环节。巴拿马电源技术方案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使用移相变压器替代传统工频变压器。移相变压器是一种特殊的整流变压器,在二次侧通常有多组绕组,通过相位差控制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形,进而减少对电网的谐波污染,提升功率因数。使用移相变压器后,可以去掉传统方案中AC-DC环节的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亦不用单独设置SVG、APF等环节,因此大大简化了整流器的设计。
► 预制化设计,交付速度快。巴拿马电源集成度高,采用预制化设计,设备出厂前进行预调试,整机交付后现场调试工程量少,可以大幅压缩设备安装和调试周期。一般传统交流电+UPS方案建设周期约12个月,HVDC方案建设周期约6个月,而巴拿马电源方案最快可在1~3个月内完成建设。
► 模块化设计,可靠性高,易于拓展和维护。巴拿马电源均可在线更换设计,整流模块支持热插拔,系统模块冗余备份,单一模块故障不影响系统输出稳定性,预留槽位也可以后期加配模块,便于扩容。此外,电池直挂在直流母线上,DC并联更加简单可靠。
图表:巴拿马电源方案效率可提升至97%以上
资料来源:《数据中心巴拿马电源技术应用探讨》(丁聪等,2021),台达公众号,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巴拿马电源较传统方案可减少大量占地
资料来源:《巴拿马供电技术白皮书》(ODCC,2020),中金公司研究部
渗透率有望提升,核心厂商享受长期成长空间
当前巴拿马电源渗透率相对较低。自2018年正式使用起,巴拿马电源主要应用于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中心。随着2022年巴拿马电源行业标准正式对外开放,近年来也相继应用于联通、移动等运营商数据中心,但在其他行业(如金融行业)应用相对较少。根据阿里巴巴集团披露[10],截至2023年3月底,全国已应用366套巴拿马电源,容量超过800MW。根据台达[11],截至2024年8月,公司销售的数据中心巴拿马电源在线运行数量已经超过500套。我们估测全国巴拿马电源装机容量约1GW,渗透率不足5%。
智算中心功率提升+互联网自建比例提升趋势明显,巴拿马电源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我们认为巴拿马电源前期推广受限,一定程度上受到技术与运维方式差异的影响。此外,巴拿马电源系统节省空间,需要在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和建设阶段就进行考虑,优化机房布局方案,优势方可显现。未来,随着智算中心的应用,单机柜功率有望达到20kW以上,巴拿马电源方案效率提升优势更加明显。而互联网厂商未来数据中心自建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巴拿马电源方案渗透率有望抬升。
图表:部分厂商巴拿马电源设计
资料来源:《基于移相变压器的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王子健,2022),相关公司专利,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伊戈尔数据中心移相变压器产品
资料来源:伊戈尔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巴拿马电源核心厂商包括台达、中恒电气、维谛等,伊戈尔为移相变压器核心供应商。台达2016年起联合阿里巴巴开始了巴拿马电源方案的研发,2018年起陆续推出相关产品。此外,中恒电气2021年中标阿里巴巴数据中心巴拿马电源框架项目,订单合计8亿元。伊戈尔的移相变压器产品主要供应在数据中心巴拿马电源中。移相变压器次级绕组承受了较大的低次谐波,发热和散热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同时匝绝缘和层间绝缘需要加强。因此移相变压器的设计、生产、制造工艺难度都高于常规工频变压器,特别是数据中心对产品性能和稳定性要求较高,我们认为一旦进入业主供应商名单,相关厂商后续有望保持相对稳定份额,享受行业成长空间。
固态变压器:极致效率,多种能源的连接枢纽,现阶段仍以试点为主
固态变压器可以实现更高的供电效率,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固态变压器(Solid-State Transformers,SST)又称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s Transformers,PET),是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实现电压变换、控制功能的装置。在数据中心供电架构中采用SST替代巴拿马电源中的移相变压器,能够进一步提高效率、减轻重量、节省空间。根据台达[12],SST方案的系统效率可以达到98%以上,占地面积仅为巴拿马电源的60%,一套2.5MW SST的重量只有同等容量变压器的1/5。
固态变压器作为直流微电网的能源枢纽,可以连接风光储氢等多种资源,现阶段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目前仍以试点为主。SST不仅可以为IT负载进行直流供电,同时也可以作为能源路由器,接入光伏、储能、氢能等直流电源,形成直流微电网。目前国内西电电力电子、特变电工等企业的固态变压器产品已在数据中心项目中有实际应用。但考虑到固态变压器(SST)由于存在电压制式及拓扑器件成熟度问题,在可靠性,可维护性及使用规范方面面临着挑战,现在仍以试点为主,需要业界产品生态的进一步完善。
图表:SST系统架构
资料来源:台达电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电能路由器融合现有UPS和HVDC系统的 数据中心应用方案
资料来源:《基于数据中心场景的电能路由器研究》(吴华勇等,2024),中金公司研究部
风险提示
► 算力资本开支落地不及预期:目前各家云计算厂商给出了较为积极的资本开支计划且数据中心的投建也动作频频,但若最终算力资本开支的落地不及预期则会导致需求端出现较大波动。
► 新技术推广不及预期:HVDC、巴拿马等均为小众技术路线,尚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推广若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可能会对相关方向造成波动。
[1] China Data Center Committee
[2]China Data Center Committee
[3] https://www.vertiv.cn/zh-CN/about/news-and-insights/articles/white-papers/evolution-of-intelligent-data-center-infrastructure/
[4] https://sthjj.wuhu.gov.cn/ztzl/whzmqgs/8684216.html
[5] https://t.doruo.cn/1ApHF3YMo
[6] https://www.datacenterdynamics.com/en/analysis/dc-distribution-the-second-coming/
[7]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63957
[8]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644970
[9]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63945
[10] https://data.alibabagroup.com/ecms-files/1532295521/b2648243-29ee-456d-b081-72d8ca969392/%E9%98%BF%E9%87%8C%E5%B7%B4%E5%B7%B4%E9%9B%86%E5%9B%A2%E5%8F%91%E5%B8%83%E3%80%8A2023%E7%8E%AF%E5%A2%83%E3%80%81%E7%A4%BE%E4%BC%9A%E5%92%8C%E6%B2%BB%E7%90%86%EF%BC%88ESG%EF%BC%89%E6%8A%A5%E5%91%8A%20%E3%80%8B.pdf
[12] https://mp.weixin.qq.com/s/-0pKQPn3_kkRbTgtjcdGjg
本文摘自:2025年1月27日已经发布的《AI“探电”(三):AIDC供电架构进化论》
曾韬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18040001 SFC CE Ref:BRQ196
江鹏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3080006
曲昊源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3060004 SFC CE Ref:BSW232
杜懿臻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4060018 SFC CE Ref:BUS212
王颖东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2090002季枫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3060017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