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鄂西的崇山峻岭之间,隐藏着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恩施大峡谷。它是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其壮观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地质特征而闻名天下。它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世界上最美的伤痕之一,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这里不仅拥有独特的地貌,更是自
文丨吴刚
在鄂西的崇山峻岭之间,隐藏着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恩施大峡谷。它是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其壮观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地质特征而闻名天下。它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世界上最美的伤痕之一,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这里不仅拥有独特的地貌,更是自然力量的奇妙展示。我在此踏上了一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行走之旅,准备深入探索这个自然奇观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场对体力与毅力的考验,一场脚力十足的独特行走之旅。
地处湘、渝、鄂三省交界处的恩施大峡谷,距恩施市区49千米,距利川市区39千米,全长108千米。总面积超过300平方千米。主要由云龙地缝和七星寨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风格悬殊,景象各异:如果说云龙地缝是地下幽宫,那么,七星寨则是天上仙境——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七星寨,以其陡峭的山壁、深不见底的峡谷和惊险刺激的徒步路线著称。景点包括绝壁长廊、一炷香、情侣峰、大地山川、母子情深等。云龙地缝外部绝壁巨壑环抱,内部流水淙淙,飞瀑跌落。景点包括五彩黄龙瀑布、彩虹瀑布、云龙瀑布、冰瀑、沐抚飞瀑等。
恩施大峡谷以其丰富的喀斯特地貌而著名,包括天坑、地缝、天生桥、溶洞等。地缝长达近10公里的地缝,幽深奇绝,世所罕见。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气候年平均气温约为16℃,四季分明。植被良好。四周被苍翠的松木与缭绕的云雾所包围,
恩施大峡谷不仅是自然爱好者的天堂,也是摄影爱好者和探险者的理想选择。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壮观的自然风光,使其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清晨7时30分,我在所居住的酒店吃过早点后,从恩施市市中心乘坐出租车到大峡谷景区大约用了2小时左右的时间,只花费不到40元。经过一番辗转,上午10时10分,终于到达七星寨景区入口。
询问工作人员得知,七星寨景区全程走下来需4个多小时。景区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云龙地缝需2个多小时,而最晚回恩施市区的车是下午6点。
七星寨出口还得换车才能到云龙地缝。时间对我来说,确实很紧张。我暗下决心,游览七星寨景区争取提前1个多小时把此景区游完,再去云龙地缝,时间上应该来得及。
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我便踏入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沿着蜿蜒的步道前行,初始的路程像是大自然给予的热身。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枝叶交错间洒下斑驳的光影,像是热情的精灵在脚下跳跃。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泥土的芬芳、草木的清新气息,一股脑地钻进鼻腔,每一口呼吸都像是在给身体注入活力。
恩施大峡谷不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峡谷里遍布绝壁悬崖,流水飞瀑,万仞孤峰,壮观地缝,原始森林,秀美奇绝且神秘险峻,被称为:“世界地质奇观,东方科罗拉多”,惊天一炷香更是神奇中之神奇。
恩施大峡谷的七星寨和云龙地缝两个景区,于2010年10月1日对外开放。七星寨开放面积7.2千米,天坑、地缝、绝壁、峰丛、岩柱群、溶洞、暗河等地质景观一应俱全,被称为“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馆”。2012年4月23日,恩施大峡谷游客接待中心正式揭牌。2014年,恩施大峡谷建设山水实景音乐剧场,总投资2.06亿元,占地面积240多亩,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较大的峡谷实景剧场,山水实景音乐剧《龙船调》。2015年7月,恩施大峡谷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2024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批准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2024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批准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游览恩施大峡谷景区的七星寨景区,我按照计划的时间,从游客中心准时出发,首先到达地面缆车站,乘坐地面缆车到了索道。索道线路全长2284米,线路高差792米。采用全封闭式8人轿厢,轿厢总数量61个,最高运行速度6米/秒,单程运行时间约6.27分钟,减少768级天梯,节约游览路程2千米。设计运输量为2000人/小时。恩施大峡谷客运索道是全法国进口的索道,是通往七星寨景区的重要交通工具。我在索道广场乘坐索道上山,直达七星寨的山顶。从索道站开始徒步探索,沿着步道探索七星寨的各大景点。
七星寨大小景点置身于海拔1500至1900米的峡谷之中,四周被苍翠的松木与缭绕的云雾所包围,形态各异的喀斯特地貌映入眼帘,险峻的山峦与孤傲的独峰交相辉映,展现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游览大峡谷的这一天早晨坐出租车时天气还一缕阳光,到了10时后,天气突变为大阴天,微风细雨的,往日游人如织的大峡谷,到了此时人却很稀少,这为我加快脚步游览景区提供了难得的方便。
七星寨是恩施大峡谷的核心景点之一,以其陡峭的山壁、深不见底的峡谷和惊险刺激的徒步路线而闻名。这里集奇、险、秀、幽、野于一体,峡谷中有百里绝壁长廊、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一炷香、情侣峰、大地山川、母子情深等景点。走在绝壁长廊上,仿佛在凌空而行,让人心旷神怡。其中两座位于一炷香石柱旁的山峰——迪恩波特双子峰,也是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楼门石浪,是七星寨中的第一个景观。楼门石浪是典型的喀斯特石芽(林)地貌,为三叠纪(2.03—2.5亿年前)灰岩经风化、溶蚀而形成的石芽群。
整个七星寨主要是观山景,路线是单向行进,不走回头路,除了利用缆车等交通工具外,只能徒步翻越几座山峰,登山攀爬。沿途的主要景点有:绝壁长廊、一线天、一炷香、回音谷、迎客松、祥云火炬等。我还没走到一线天,已经远远看到了耸入云霄的台阶,怎么看都爬不了那么高的台阶,小腿在直打哆嗦,这是爬山带来的疲劳症状,它在考验我的体力和脚力。
峡谷中的景色却像是无穷无尽的宝藏,不断地吸引着我继续前行。绝壁悬崖如同被神斧劈开一般,笔直地矗立在眼前,岩石的纹理像是岁月书写的史书,诉说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
然而,随着深入峡谷,脚下的路渐渐变得崎岖起来。那陡峭的阶梯仿佛是通往天空的云梯,一步一步都需要用力地抬起腿再稳稳地放下。我紧紧地抓着扶手,汗水开始从额头渗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石板上。每走一段路,就得停下来喘口气,回头望去,那长长的蜿蜒山路已经被自己踩在脚下,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成就感。
走过长长的栈道一路往上爬,便见一线天奇观。抬头仰望一道裂缝长约数十米、宽一指,只能看见一线蓝天而得名一线天。其实,很多峡谷景区都有一线天景观,但我觉得这里才是真正的一线天。爬山消耗体力严重,难怪导游提醒“上山费肺、下山费腿”。几经爬上翻下,我觉得腿疼,找个地方休息了大约5分钟再走。
我吃力行走着,好不容易穿过“一线天”,就来到了最著名的“绝壁栈道”。
行走在绝壁栈道上,只见悬崖峭立,仿若被刀割斧削过一般。其中最惊险的当属那长达1000米的“绝壁长廊”栈道,它高悬于陡峭的绝壁之上,人在其间行走时,能够俯瞰脚下深不见底的峡谷,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与壮丽。
绝壁长廊,又叫“绝壁栈道”。始建于2007年10月,全长488米,118个台阶。位于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该工程既汲取了巴蜀古栈道营造法,又结合现代钢筋砼施工之先进工艺,科学安全,凝聚着当代开发创业者的勇气与智慧。沿栈道游览,一路可以欣赏武陵风光。该栈道共有七道弯八道拐,寓意是:路七弯八拐,心始终如一。歌曰:北斗七星有七斗,绝壁栈道有七抖;经过一番惊吓后,人生道路手拉手。
继续前行,山路越发险峻,有些地方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攀爬上去。我手脚并用地抓住岩石的凸起处,脚寻找着可以着力的缝隙,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身体。此时的我,就像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在未知的自然领域里艰难前行。但我知道,每一次跨越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超越。
在行走的过程中,还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那清澈的溪流在山谷间穿梭,像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有的地方溪水从岩石上倾泻而下,形成小小的瀑布,水花飞溅,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我忍不住靠近,感受着那清凉的水汽扑面而来,那一瞬间,所有的疲惫都被这清凉所驱散。
鞠躬松。鞠躬松这里是恩施大峡谷的五大奇观之一的一个代表。在喀斯特地貌里,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大峡谷这棵松却代表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向远方的游客深深地鞠个躬,既表示欢迎,又代表恭送。
不知不觉中很快我就到了一炷香,到了一炷香,这里离山脚下景区乘车处不远了,比预计的下午2点40分早了30分钟,成功游完整个七星寨景区。
恩施大峡谷不偏不倚落脚于神秘的北纬30℃,是全球最长、最美丽的大峡谷之一,被誉为“世界地质奇观,东方科罗拉多”,景区为三叠纪(2.03—2.5亿年前)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一炷香,被称为恩施大峡谷“镇谷之宝”,那根高达150余米的石柱,柱体底部直径仅仅只有6米,最小直径4米,却稳稳地屹立在群峰之中,仿佛是天地间的一个神秘守卫者。在同类喀斯特地貌中十分罕见,是恩施大峡谷景区标志性景观,
我站在观景台上,久久凝视着它,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为自己能亲身站在这里观赏而感到无比幸运。这奇景让我忘却了双脚的酸痛,只想尽快奔赴下一个观景点。
虽然下窄上宽,却千万年来风吹不倒,雨打不动,远观就像一炷香立在群山中间。
2013年,美国CNN将“一炷香”评为中国最美的40个景点之一,属世界地质遗迹之一。
相传,这根石柱是天神送给当地百姓的难香,如遇灾难就将它点燃。天神看到寥寥青烟,就会下凡来救苦救难,所以当地百姓称它为难香。
走过英雄道,朝拜一炷香,叹母子情深,远眺玉女峰,入大地山川,俯瞰地心谷,最后终于到了大楼门扶递入口处,
远望山下层林尽染,绿色、黄色、褐色、红色交相辉映,色色都与蔚蓝色的天空相互补彩。这是一场脚力十足的行走,尽管挑战着我的体力和耐力的极限,我能始终坚持到最后,得益平时每天2万多的微信走步。
完成探索后,乘坐下山的手扶电梯返回地面。
在七星寨,可以欣赏到绝壁、岩柱林、孤峰、石芽(林)、峰林洼地、溶洞等多样化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山中松木苍翠,云遮雾绕,景色秀美,整个旅途下来满眼就是悬崖绝壁、千刃孤峰、云海流动,让人仿佛置身云端,仙境,震撼不已。
恩施大峡谷拥有绝世之壮观,倾城之容颜。其绝壁、孤峰耸立之伟岸,离峰、石林的个性之独特,是其它任何景区都没法相比的。七星寨的绝壁、奇石、离峰可称得上是地质博物馆。
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整个行程下来,边观景边拍照,一般要花上4个半小时,慢的话要花五、六个小时,很费体力,其间上下台阶,最费脚力。而我的整个行程只用了大约4个小时,比自己计划的时间提前了半小时。具体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身体速度和体力状况。
下午我略微休息半小时后,从2时40分开始游云龙地缝。熟悉大峡谷的人都知道,七星寨在山上,云龙地缝在山下。云龙地缝景区,看名字就知在山下,因为没有山上裂缝的叫地缝吧。云龙地缝是一处自然奇观,是恩施大峡谷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早期的云龙河是以暗河的形式沉睡于地下几千万年甚至更久,因水流不断冲刷溶洞里的通道,导致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以面世。地缝纵贯于大峡谷前山绝壁脚下,有“地球最美丽的伤痕”之称,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为形成于2.1-2.9亿年间、跨二迭与三迭纪的灰岩;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
我兴高采烈乘着缆车向雄伟的“地缝”进发。伴着一股股流水的味道,“地缝”到了。
云龙地缝呈“U”型,上下垂直一致,是奇异独特的地质景观。有令人惊叹不已的喀斯特地貌;有直立数十丈的峭壁,如刀削斧劈般的光滑;有深潭、瀑布、溶洞、奇石、怪峰,山河交错,高低悬殊,峡幽谷深……
我走出缆车,贪婪地吮吸着淙淙流水的芬芳,品味其中迷人的味道,像极了一只刚出生的小鹿,又好似一只白色的山羊在嗅着清新的空气。
沿着台阶很快走到峡谷边,顺着台阶下行,峡谷逐渐显露真容,这就是云龙地缝。云龙地缝峡谷崖壁陡直下切,谷底是绿色的江水,峡谷两岸距离不过10米,从高空看真如刀劈成的一条缝隙。云龙地缝具有奇异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囊括了诸多旅游资源单体;其外绝壁、巨壑环抱,山峦叠嶂,地形多变;其内流水淙淙,飞瀑跌落,奇石林立;雄奇险峻,厚重幽远。主要景点有:云龙绝壁、风雨桥、时空桥、云龙悬瀑及跌水。
沿着崖壁栈道前行,崖壁上不时地有千丈飞瀑流芳,美景不胜收。让我立刻想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今天下午的天气阴云密布,不像诗中形容有太阳普照,但丝.毫不影响其美丽的景色。只见雄伟的瀑布一落千丈,哗哗的流水声从石缝间流出,浪花拍打在岩石上,把石头拍打得火红火红的,让人流连忘返。
正当我惊叹“地缝”之美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的“地缝”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我一点也不害怕麻风细雨,饶有兴趣地观看每一处景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景观,什么羊首峰、群龙戏水,石狐狸教子等等。
地缝中特有的奇观是石帘,地下水从植物根部渗出,顺岩石长年流下就有碳酸钙沉淀,在地表堆积成像瀑布一样的叫瀑布华,垂直悬挂在地缝崖壁上,酷似门帘,故名石帘。
还有天坑,有一处宽数十米,深约数百米的呈圆形状的大块凹地,叫做天坑,虽然比不上重庆武隆的天坑那么深不见底,但也足以称奇。
地缝中有好几处瀑布,水源来自常年水流不断的山顶溪流,落差约百余米,水流冲击峭壁上凸起的岩石倾泻而下,水气腾腾、雾气蒙蒙,隐约如龙状,故名云龙瀑布。五彩黄龙瀑布已经分不清是雨还是水,流入了“地缝”的也不知是雨还是水了,耳边哗哗的声音更是夹杂着雨声和水声。于是雨点声、瀑布声、浪花声交杂在一起,组成了一首美妙悦耳又和谐的交响曲。
我觉得地缝中的瀑布最美的是晴雨长廊那一段,两边峭壁狭窄难见天日。栈道上边覆着雨坡,因为一年四季都是雨点不停,雨水滴檐,“滴滴答答”好像永远是下雨天。谷底水流淙淙,清澈见底,幽静得如同隔世。
云龙地缝具有奇异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囊括了诸多旅游资源单体;其外绝壁、巨壑环抱,山峦叠嶂,地形多变;其内流水淙淙,飞瀑跌落,奇石林立;雄奇险峻,厚重幽远。主要景点有:云龙绝壁、风雨桥、时空桥、云龙悬瀑及跌水。
走到一半,只见一块大石头矗立在流水之间,虽然雨点啪嗒啪嗒地落在上面,但上面的图案依然隐约可见。一黑一白,又一黑一白,“哎呀!“我惊呼,“这不正是一幅规规整整的八卦图吗?”再仔细看,似乎还能看出旁边刻着的字,这字一笔一画深浅分明,经历了多年雨水冲刷还能看得清清楚楚,,一定是费了很大工夫才刻出来的吧!
在蒙蒙细雨间,不经意间我走到了“地缝”的尽头,眼前是一座观光电梯。踏入电梯,“地缝”的美丽风景便尽收眼底:细雨配流水,高山配绿叶,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呀!
当终于走完大峡谷的主要线路时,我整个人像是经历了一场洗礼。双脚虽然酸痛难忍,但心中却满是喜悦与满足。这场脚力十足的行走,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与大自然的深度对话。我在恩施大峡谷的每一寸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把它的壮美深深地印刻在了灵魂深处。
当我拖着疲惫却又无比充盈的双腿走出恩施大峡谷,那连绵的山峰却依旧在视野中雄伟地矗立着。这一场脚力十足的行走,于我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跋涉,更是一次心灵的朝圣。每一步都像是在叩问大地的深沉,每一滴汗水都挥洒出对自然的敬畏。在这峡谷的怀抱里,我领悟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伟大,我们的脚力可以丈量出山河的壮丽,而自然却用无尽的岁月沉淀出这震撼灵魂的美景。从此,恩施大峡谷不再只是一处地理坐标,而是我心中关于坚韧、关于敬畏、关于探索的记忆圣地。
步出恩施大峡谷,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仿佛为这场脚力十足的行程画上了一个温暖的句号。但这句号背后,是无尽的回味与思考。峡谷中的每一步都在我的生命里刻下痕迹,那是坚韧不拔的毅力,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行走在这里,我明白了人生就像这穿越峡谷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与惊喜,只要你有足够的脚力,就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壮丽风景,就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深刻而独特的印记。
恩施大峡谷之旅结束了,可我的双脚似乎还留在那蜿蜒的山路上,不肯回到城市的柏油路上。这场脚力十足的行走,像是一场不愿醒来的美梦。那陡峭的绝壁、幽深的谷壑、清冽的溪流,都成了脑海中最鲜活的画面。我知道,只要一闭上眼,就能再次感受到汗水湿透衣衫的畅快和心跳随着脚步加速的激动。我带着满心的眷恋和不舍离开,而这片神奇的土地,将永远在我的记忆深处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等待着我下一次用脚步去重新拥抱。
随着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在峡谷的尽头,我的恩施大峡谷之行也画上了句号。但我的心还留在那层层叠叠的山峦间,我的脚似乎还眷恋着那或平坦或崎岖的小路。这趟脚力十足的行走,是一场视觉与体力的双重盛宴。我回味着攀爬时的艰辛,回味着站在观景台俯瞰时那惊心动魄的美。恩施大峡谷,你已经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结,解不开,也不想解开,只盼着下一次重逢,再一次用我的双脚去探寻你更多的神秘与美丽。
走出恩施大峡谷,我回头望去,那片神奇的大地已经被暮色笼罩。但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这场脚力十足的行走让我看到了恩施大峡谷的壮美一角,却也激发了我想要深入探索的欲望。我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带着更充沛的精力、更坚定的信念再次踏入这片土地,去征服更多未知的山峰,去发现更多隐藏在峡谷深处的宝藏。恩施大峡谷,你是我户外之旅的永恒期待。
当我结束了这场在恩施大峡谷的脚力考验,我心中已经种下了一颗再次前来的种子。今天的行走只是一个序曲,那令人惊叹的景色只是冰山一角。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在不同的季节,用更成熟的脚力和更豁达的心境来感受你的变化。恩施大峡谷,你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画册,每一页都有新的惊喜等待着我去发现,下一次的行走,必将更加精彩。
☆ 本文作者简介:吴刚,曾用名吴绪承,湖北监利人,研究生学历,自由撰稿人。闲暇时喜欢读书写字,舞文弄墨。常行走于文字间,掬一捧清泉,撷一朵浪花,品一壶茗茶,捧一卷好书。享受生活之淡美,感悟人生之真谛。用书的馨香来滋养孤寂的灵魂。喜欢写一些消息、通讯,小说、散文,诗歌,随感。数十年来,有3000余篇作品散见于军内外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及微信公众平台。其中有百余篇获军内外新闻奖、优秀征文奖。著有《海天壮歌》等多部文集。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来源:京都闻道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