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墙皮不会掉下来了,孩子们在楼下玩耍也放心多了,社区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兴达A区居民张叔难掩喜悦地说道。始建于2003年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西园街道文苑社区兴达A区商业楼,因年久失修,外墙保温层大面积脱落。每逢风雨天气,脱落的墙皮不仅多次砸坏车辆,更
“现在墙皮不会掉下来了,孩子们在楼下玩耍也放心多了,社区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兴达A区居民张叔难掩喜悦地说道。始建于2003年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西园街道文苑社区兴达A区商业楼,因年久失修,外墙保温层大面积脱落。每逢风雨天气,脱落的墙皮不仅多次砸坏车辆,更让过往居民提心吊胆。这一困扰居民和商户多年的安全隐患,在西园街道推行的“三三制”工作法下迎来转机。通过居民自筹三分之一、两供基金支出三分之一、社区协调共建单位支持三分之一,成功筹集31万余元专项资金,彻底完成外墙改造工程。
近年来,西园街道辖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日益凸显,路面破损、楼道陈旧、墙体脱落等难题成为影响居民生活品质的“痛点”。西园街道立足民生需求,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创新推出“三三制”工作法,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协调业主、物业公司及共驻共建单位多方主体参与小区事务,通过资源整合、责任共担、协同发力,有效破解公共事务无人管理等难题,为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社区党组织作为“三三制”模式的核心枢纽,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联动体系,织密全域覆盖的治理网络。街道党工委统筹制定年度治理计划,社区党支部细化落实任务清单,网格党小组深入楼栋收集民情民意,形成“自上而下部署、自下而上反馈”的双向治理闭环,确保治理工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协同聚力,架起资源整合“连心桥梁”
物业公司与共驻共建单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度参与小区治理。在迎宾社区盛鑫小区活动室建设中,巧妙利用“三三制”工作法,物业公司主动出资6万元,社区配套1.4万元,形成“物业担大头、社区补缺口”的投入机制。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居民活动场地匮乏的问题,更提高居民对项目满意度,对物业公司的认可度。随着类似项目的推进,物业公司与居民之间的信任不断深化,小区环境焕然一新,矛盾纠纷显著减少。
全民参与,共筑社区自治“幸福家园”
“现在小区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这句话道出了众多居民的心声。“三三制”工作法让居民实现了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的角色转变,从被动接受管理变为主动参与治理。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治理效能,更重塑了社区共同体意识,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三三制”工作法实施以来,西园街道各社区累计召开协商议事会48次,社区党组织投入58万元、居民投入37.2万元、物业公司投入18.8万元、共驻共建单位投入44万元。一系列民生工程相继落地:楼道墙面翻新70000平方米、路面硬化7270平方米、安全隐患排除11个,建设小区活动室1个、白塔北社区平房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也顺利完成。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让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西园街道“三三制”工作法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通过整合多方力量,构建起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治理新格局。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治理中“多方割裂”的困境,以党建引领凝聚共识,以资源整合精准发力,以多元参与激发活力,不仅有效解决了公共事务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等民生难题,更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
下一步,西园街道将继续以“三三制”工作法为抓手,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张瑞霞)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