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介绍,近期全国各省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仍处于高位。2025年第三周,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显示,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肺炎支原体。
流感不等于感冒,年轻人也可能被击垮
治疗流感 抓住“黄金48小时”
近日,台湾女演员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年仅48岁。此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流感的关注。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尽管名称中包含“感冒”二字,但其危害远超普通感冒,甚至会危及生命。
2月4日,福州市疾控中心专家就流感和感冒的区别、流感的凶险性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科普。
2月仍需警惕流感
在福州疾控中心发布的2月份关注疾病榜单中,流感位居首位。
据介绍,近期全国各省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仍处于高位。2025年第三周,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显示,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肺炎支原体。
福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郑霄雁表示,当前全国各地流感疫情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福州的流感流行趋势、强度、毒株型别与全国相似。
流感不等于感冒
郑霄雁表示,有些人认为,流感就是感冒,熬一熬就过去了,其实并非如此。流感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大家要明确,流感不等于感冒。”郑霄雁介绍,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强,症状主要包括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可伴有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而普通感冒通常由多种病毒(如鼻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等)引起,传染性相对较弱,症状较轻,多为自限性疾病。
流感虽然在多数人身上表现为轻症,通常在一周内自愈。但是,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孕妇、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感染病毒后,流感病毒能够迅速在人体内复制并扩散,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如果不及时治疗,一旦病毒侵入肺部,就可能引发肺炎,导致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甚至呼吸衰竭、心脏或脑部的严重损害和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
此外,年轻人也可能被流感击垮。特别是有熬夜、不规律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年轻人,流感病毒会在人体免疫力差时乘虚而入,年轻人过强的免疫反应有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自我摧毁,表现为免疫细胞对自身细胞的无差别、自杀式攻击。
确诊后如何应对?
“患者确诊流感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郑霄雁介绍,“发病后48小时是流感治疗的黄金期,此时病毒复制活跃,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能尽早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还能减少重症的发生概率。”
郑霄雁还提醒,流感大多呈自限性,即能自行缓解。不过,若患者持续高热超过3天,伴有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或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神志异常,以及严重呕吐、腹泻、合并肺炎等,需立即就医。
得了流感,还应好好休息,不建议立即工作。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患者在家要减少与家庭成员的接触,在公共场合要科学佩戴口罩。
如何预防流感
对于流感的预防,郑霄雁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在流感流行高峰前一两个月接种疫苗,未完成接种的也可以在流行季接种。优先推荐60岁以上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接种。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居家勤通风、出门戴口罩等,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遮住口鼻,并尽快洗手。
此外,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也能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预防流感。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做好自我隔离,居家休息,减少流感传播风险。(记者 陈丹 通讯员 詹文青)
来源:海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