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2024年年底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正阔步迈向全人类的共同节日。实际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春节列为法定节假日,例如中国的近邻韩国、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等国家,南美洲的苏里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张 鹏
随着2024年年底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正阔步迈向全人类的共同节日。实际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春节列为法定节假日,例如中国的近邻韩国、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等国家,南美洲的苏里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国纽约市、巴西里约州等地虽远在重洋,当地民众也普遍“共享”着春节的喜庆氛围。
作为春节的“母国”和春节文化的“母体”,如何从春节文旅的角度实力“圈粉”老外,势必将成为非遗春节背景下的重大发展方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春节蕴含着阖家团圆、共盼新春、新年新气象等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将博大精深、传承千年的中国年文化“分享”给世界,我们一定能够做到,而且深入人心,使春节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精神,当代中国的春节文旅,除了以传统文化吸引外国朋友,在祖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展现社会文化魅力的方式“圈粉”外国游客,可谓正当时。
春节文旅的一大特点是“返乡”文化,不论路有多远,家就是方向。每年春节,实际上都是对全中国道路交通系统和铁路、航空基础设施的全方位检验。对于外国访客而言,因为中国春节假期的独特性,在春节期间尤其是春节前到访中国,似乎暗含着某些不便性。例如,担心容易被卷入拥挤的交通、因春节放假而缺乏衣食住行服务方面的选择等等。其实,反观国人对西方圣诞假期的感受,我们倒并没有对衣食住行方面有太多担心。当年笔者作为留德学生,还因受邀参加匈牙利同学一家的圣诞聚餐备感兴奋。因此,适当尝试邀请外国朋友体验中国人的返乡文化,少量邀请愿意加入的春节期间留华外国留学生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直至乡镇,原汁原味参加中国人过年期间的民俗、“家宴”,借助现代互联网传播手段形成国际传播效应,未为不可。当然,这种沉浸式的春节文旅体验不可强求,更适用于本身就长期在中国求学、工作,有中国朋友的外籍人士。
在春节文旅季,如果要更好地“圈粉”初访中国的老外,在各地年节活动策划并推陈出新的同时,还需考虑深度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春节故事,推出适合外国游客参与体验的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活动,同时提升涉外服务能力。可适当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大中型城市开展相关涉外旅游项目,一方面要做好当地特色年节活动的海外推广,以适当优惠、增加特别交通安排的方式吸引海外客流进行专程的中国春节行,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内专项的衣食住行保障服务。当然,这对相关文旅业者的调休和加班会造成影响,相关方面可采取单双年“轮休”、文旅专项基金奖励等制度性安排,调动市场力量的积极性来投身春节文旅季的地接业务。
面向外国访客的春节文旅还可以适当探索更多的创新领域,例如在春节期间通过电动汽车的方式在中国自驾游,这对于喜欢挑战自我的外国访客来说,可以成为一个文旅产品的卖点。当然,这是基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日臻成熟,不仅在城市内充电方便,中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也已经普遍安装了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另外,随着以爱达邮轮为代表的中国本土邮轮市场逐渐成形,坐邮轮体验中国春节文旅等项目本身,也可以成为未来的邮轮海外市场营销策划方向。
春节期间,伦敦卡姆登集市首次迎来了热闹非凡的春节庆祝活动,当地民众穿花袄、学功夫,共同庆祝中国农历蛇年。笔者认为,通过春节文旅实力“圈粉”外国友人,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的精神毫不动摇,尽一切可能平衡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我们对非遗时代的春节文旅自信而开放,做好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春节文旅国际市场,利国利民、利己利他。让春节文化和春节文旅事业“雅俗共赏、贯通中西”,也是非遗春节的时代责任。
来源:环球时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