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远春节返乡路!江苏小伙跨越2万多公里从南极回家过年

B站影视 2025-02-05 07:34 3

摘要:无论身处天南海北,回家过年都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的“顶级执念”。2025年除夕前一天,来自江苏的极地探险队员陈中原,开启了跨越半个地球的漫漫回家路。他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介绍道,“这次我回家过年,路上花了46个小时,辗转乌斯怀亚、布宜诺斯艾利斯、阿姆斯特丹

无论身处天南海北,回家过年都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的“顶级执念”。2025年除夕前一天,来自江苏的极地探险队员陈中原,开启了跨越半个地球的漫漫回家路。他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介绍道,“这次我回家过年,路上花了46个小时,辗转乌斯怀亚、布宜诺斯艾利斯、阿姆斯特丹、上海,再坐火车到盐城、打车回射阳县,总路程约23150公里,和世界上迁徙距离最长的鸟——北极燕鸥的单次迁徙距离差不多。”出发前,他还从南极向上海、浙江、四川、云南等地陌生网友以及扬子晚报寄了明信片,祝福大家在新一年里始终能有仰望星空、追逐梦想的勇气。

来自江苏的“极地打工人”

曾在南极包饺子过中国年

陈中原是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目前已经去过近50次南极和北极。他曾放弃北京的优渥工作,去英国巴斯大学学习同声传译,此后在Quark Expeditions(夸克探险)、Aurora(欧若拉探险)和Polar Latitudes(极地纬度)等探险队担任翻译。在极地,他学习了海洋生物、地理、摄影等知识,掌握了驾驶冲锋舟、看航海图、打绳结等技能,曾在格陵兰岛听因纽特人讲述如何打猎北极熊,在露营起床后看到企鹅大摇大摆地从身旁走过,还在最大冰山处见证消失30多年的前苏联科考站重新现世,极地冰川世界赠予他少有人经历的震撼体验。

去年除夕夜在南极的船上包饺子

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底是南极旅游季,其间航程一趟接一趟,陈中原几乎是无缝衔接工作。去年春节,他在船上过年,“除夕那天,我们办了‘饺子工作坊’,发动中外客人一起包了700多个饺子。有华裔游客赞叹说,她从未想到能在南极过上有中国味的除夕夜!”在中国人心中,“过年”的分量甭提多重了,能带中外游客在南极体验中国年,他感到非常开心。

这一次,公司早早地在2024年12月初,就为他安排好了回家过年的行程。2025年1月26日,随着海神号游轮抵达乌斯怀亚港口,他的第42次南极行程进入尾声,而跨越半个地球的回家过年之路才刚刚开始。

乌斯怀亚港口

从“世界尽头”回到家的怀抱

跨越2万公里的春节返乡路

乌斯怀亚是阿根廷火地岛省首府,依山面海,遥望南极大陆,是大多数人前往南极的起点和归航的港湾。“这里有一个网红牌子,上面写着‘fin del mundo’,意为‘世界的尽头’。”陈中原说,他是在当地时间1月27日清晨6点(北京时间1月27日下午5点),从“世界尽头”出发,正式踏上返乡之路。

南极看到的景色

回家路并不轻松,不仅要换乘多趟飞机、火车和汽车,甚至还要转换多个季节。他先从乌斯怀亚港口乘车前往机场,历经三个半小时的飞行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1月是南半球的夏天,但乌斯怀亚纬度高,白天气温仅3℃到4℃,依旧比较冷,等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他最直观的感受则是“立马热了起来,是夏天的样子”。

在阿根廷搭车转机时,他与当地司机闲聊,“司机说,中午他会空车回家吃饭,我问他吃什么?他说要看老婆做什么。”陈中原觉得很是有趣,看来“回家吃饭”对全世界人民来说都是要紧事。

更有趣的是,当他又经历13个多小时的飞行抵达阿姆斯特丹机场、等候去上海的航班起飞时,竟然在候机厅听见有人用手机看央视春晚!原来,那时是北京时间1月28日晚上9点,已是除夕夜。听见春晚的声音后,他拿起手机给爸妈报了平安,“爸妈给我发了红包,坚持让我收下,我收下后又给他们也包了红包。”

除夕夜回上海的航班上乘客很少

1月29日,大年初一,上午9点半,经过又一场长达12个小时的飞行后,他抵达上海,随后乘火车到盐城,再打车回射阳县——这下,又体验到北半球的冬天了。

“北极燕鸥是世界上迁徙距离最长的鸟,每年8月底,从北极地区向南极迁徙觅食,距离长达22000公里。”陈中原幽默地说,“这次我回家过年,路上花了46个小时,辗转乌斯怀亚、布宜诺斯艾利斯、阿姆斯特丹、上海,再坐火车到盐城、打车回射阳县,总路程约23150公里,和北极燕鸥迁徙距离差不多——只不过我不是自己飞的。”

家是每一次探险的终点与起点

祝大家始终有追逐梦想的勇气

“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老妈热好的热乎乎的饭菜,太好吃了!”陈中原说,大年初一晚上,他还睡了个长长的安稳觉。大年初二开始,紧锣密鼓的走亲戚行程就安排上了。这次回家,他会在国内待20多天,直到2月底才启程去南极。他觉得“陪伴很重要”,因此每年都会花很多时间,和父母待在一起。

家是每一次探险的终点与起点,回家后,陈中原已经酝酿好了新的探险计划,比如自己带团去南北极、加拉帕戈斯,学习攀岩、潜水,研读博物学、地球变迁史等书籍,并在船上举办关于企鹅、鲸鱼、冰川的科普讲座等等,一趟趟旅程都在等待着出发。

这趟回国之前,他还在社交媒体“陈sir走地球”上发帖,向陌生网友赠送从南极寄出的明信片,“南极太遥远了,来一趟成本很高,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幸能来。因此,从这里寄出明信片就有了特别的意义。当它们渡过千山万水,跨过大半个地球来到收件人手上时,说不定还带着冰雪和企鹅的味道!”

从南极给国内各地寄出的明信片

有教师给他留言:“我是一个普通的郊区老师,非常期待能够收到一张来自南极的明信片,然后在我的课上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也看看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还有初中生说:“我是一个初中女生,对地理很感兴趣,特别想长大以后去南极。”最终,他向上海、浙江杭州、四川广元、云南昆明等地陌生网友以及位于江苏的扬子晚报寄了明信片,寄语是他精心挑选出的探险语录、自己翻译的诗等等。

“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Roald Amundsen说‘Slowly, slowly, we will reach our goal(慢慢来,我们会达成目标)’,第一个走到‘南抵极’的中国姑娘冯静也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他引用这两句话,在新一年春天来临之际,祝福大家始终能有仰望星空、追逐梦想的勇气。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