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戚借钱不还”这个话题在当下社会引发广泛讨论。有人说亲情不能用金钱衡量,借钱伤感情;有人说该借就借该还就还,不能让好心人寒心。走亲访友的时候,经常能听到七大姑八大姨们议论这些事。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说不清的亲情账。
“亲戚借钱不还”这个话题在当下社会引发广泛讨论。有人说亲情不能用金钱衡量,借钱伤感情;有人说该借就借该还就还,不能让好心人寒心。走亲访友的时候,经常能听到七大姑八大姨们议论这些事。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说不清的亲情账。
我叫李建民,今年48岁,在县城开了一家装修公司。说起来,我这个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完全是靠着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来的。1995年父亲因病去世后,我和母亲相依为命,那时候我刚学会贴瓷砖刷墙。爷爷是我们李家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从我记事起就在祠堂管理族谱,年轻时还当过大队支书。
那年腊月二十三,天还没亮,外面飘着小雨。我正躺在床上琢磨着今年过年要不要换辆车,楼下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住在隔壁市的堂弟李小海。他开着一辆破旧面包车,车头上的漆都掉了好几块。
“建民哥,求你帮帮我!”李小海一进门就跪在地上,“我儿子得了重病,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要10万块钱。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来找你。”
看着跪在地上的堂弟,我心里五味杂陈。十年前他来借5万说要开运输公司,答应第二年就还。结果钱一到手,人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个电话都不打。要不是去年在集市上偶遇他大姐,都不知道他搬到哪里去了。
“小海啊,你先起来,这是自家人,有什么话好好说。”母亲从厨房端出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先垫垫肚子。”
李小海扑通一声又跪下了:“婶子,建民哥,求求你们救救我儿子。医生说再拖两天就危险了,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来的。这些年,我对不起你们,我知道错了。”
我扶他起来,心里却打起了小九九。这些年他在外面也不知道做什么营生,就算我借了钱,他拿什么还?再说当年那5万块的事情,他连提都不提,这次又是要10万。这要是借了,岂不是肉包子打狗?
“小海,你说实话,当年那5万块钱的事情,你还记得不?”我直截了当地问他。
李小海脸一红,支支吾吾地说:“建民哥,那5万块钱的事情,我对不起你。当时是想做运输生意,结果被人骗了。后来实在没脸见你,就躲着了。这些年,我在工地打工,一个月也就三四千块钱,根本攒不下钱。”
母亲叹了口气:“你这孩子,躲着有什么用?早点来说明白,大家都是自家人,还能真的为难你?”
正说着,院子里传来脚步声。抬头一看,是爷爷来了。老人家今年已经85岁了,但腰板还是挺得笔直。
“建民,你跟我去趟祠堂。”爷爷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很坚定,“有些事情,是该说清楚了。”
我和李小海面面相觑。祠堂是我们李家族的重地,平常都是有大事才会去那里商议。爷爷这个时候叫我去,难道是为了这借钱的事?
外面的小雨还在下,地上已经积了一层薄薄的水。我打着伞,跟在爷爷后面往祠堂走。路过村口的老槐树时,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做人要厚道,但不能糊涂。”
祠堂里有些阴冷,墙上挂着历代族长的牌位。爷爷径直走到放族谱的柜子前,从最底层抽出一个布包。布包已经很旧了,但包得很严实。
“这是你爸临终前交给我的。”爷爷慢慢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张泛黄的欠条,“你仔细看看。”
我接过欠条,借条上写着:今借到李建国(我父亲)现金5000元,约定明年农历正月十五前还清,如有不还,子孙后代皆可追讨。借款人:李小山(李小海的父亲)。日期是1993年6月15日。
“这…”我一时说不出话来。
“你爸生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件事。”爷爷的声音有些哽咽,“小山借钱是要做生意,你爸把准备给你上大学的钱都借给他了。后来小山生意失败,躲到外地去了,连你爸生病都没回来看一眼。”
我的手微微发抖。难怪当年父亲病重,我们连几千块的手术费都拿不出来。原来钱都借给了小海他爸。
“建民,你是个明事理的。”爷爷拍了拍我的肩膀,“你堂弟现在遇到难处,你看着办。不过有一句话我得说在前头:亲戚之间的事,得讲个明白。”
我拿着欠条回到家,李小海还跪在地上。看到欠条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蒙了。
“爸…他真的向叔叔借过钱?”李小海喃喃自语,“怪不得这些年他从来不让我来找你们。”
我深吸一口气:“小海,你起来。你把你儿子的病情和医院的诊断书给我看看。”
李小海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叠医院的检查单和诊断书。我仔细看了,是真的。他儿子得了肾病,需要马上手术。
“这样吧,欠条我们重新写一张。”我拿出纸笔,“30年前你爸借的5000块,按照现在的物价,算下来也得7万了。加上你儿子手术的10万,一共17万。你每个月固定还3000,直到还清为止。”
“建民哥…”李小海的眼泪夺眶而出。
“去把你儿子治好。”我摆摆手,“以后家里有什么事,就回来说。躲着不是办法。”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李小海的儿子手术很成功,现在已经康复了。他每个月都准时还钱,从来不拖延。前些日子,他还专门请我去他家吃饭,说要当面给我道歉。
那天晚上,我翻出父亲的遗照,看着他慈祥的面容,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亲情和债务从来就不是对立的。不是所有的亲情都要用金钱来衡量,但该算的账,就得算清楚。这样,亲情才能长久。
一晃又是一年春节,李小海带着他儿子来给母亲拜年。看着他们,我不禁想问问大家:如果是你们,会怎么处理这笔陈年旧账?
来源:一颗柠檬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