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雪时节,乐山市夹江县,年味就已在社坛·新街子飘荡。名为新街子,实则老街区焕新,由知名设计师王亥团队领衔设计改造,既原汁原味保留了几十年前的街道建筑形制、生活场景,又引入了传统文化新业态。
川观新闻记者 钟莉 曾小清 郭静雯 摄影 吴枫
小雪时节,乐山市夹江县,年味就已在社坛·新街子飘荡。名为新街子,实则老街区焕新,由知名设计师王亥团队领衔设计改造,既原汁原味保留了几十年前的街道建筑形制、生活场景,又引入了传统文化新业态。
大名鼎鼎的夹江年画门店是这里的流量担当,元亨利贞、陈姑赶潘、鲤鱼跃龙门、门神、小幅的寿桃文创摆件等,吸引路人频频进店欣赏、选购。“还有一幅‘蛇’年的生肖画正在刻版,是遂宁图书馆订做的。”张荣强说。
这位夹江年画的守护者,今年入选新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说起正在创作的新作品,他的眼里满是自豪。和他同一批新公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第十三代传人陈秀君,说起自己刚刚研制成功的四尺蝉衣,眼里更是立即有了光彩。
夹江年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张荣强新场景催生新爆款
张荣强一边招待客人,一边打包带到上海的展品:“快过年了,元亨利贞肯定要带上,门神也要多带一些。”他得尽快将年画送到正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四川展区。“展会人多,是个宣传展示的好机会。”
10年前,张荣强在各方帮助下复原了失传的元亨利贞、陈姑赶潘等夹江木版年画代表作,并在近年还原出古法植物颜料配方。在生产工艺“复古”的同时,非遗赶上了场景创新的好时代。
《元亨利贞》《陈姑赶潘》《鲤鱼跃龙门》等经典年画或许以往家家户户省下买米钱都要挂一张年画的年代已渐行渐远,但从节点性的展会,到常年生意不断的店铺、人来人往打卡的街区,再到年轻人中的流行、网上的爆火……消费新场景涌现,既是传承人的机遇,也考验决策者的眼光。
社坛·新街子的改造即是一例。从一期的成功,到今年国庆期间二期开街,夹江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在这个街区成为新的商业机会。最具代表性的夹江年画成为免租引进的店铺之一,未来1500平方米的研学场地也正在对接洽谈,从隐藏在小村里的研学基地到在兼具传统与时尚的活力街区开店,张荣强带动10余位传承人一起参与经营,大家感觉自己的手艺越来越融入现代生活。
夹江年画所用的木版
正在进行套印的夹江木版年画
还有惊喜。一些家居网店和家具商注意到张荣强的年画,陆续接洽采购了上千幅作品。这些年画被巧妙地搭配在各种木制或北欧风格的家居装饰中,不仅毫不违和,更增添了几分意境。“他们看重的是夹江年画的‘古雅’。”比如热销单品“元亨利贞”,作品名取自《易经》,寓意顺利、吉利,线条柔和流畅,花鸟色彩丰富但不艳俗,颇具宋代画的特点,正契合当下流行的宋代美学。这两年,一幅元亨利贞年画在家居网店最高已卖到近2000元。临近春节,元亨利贞的订单还在节节攀升。
状元纸坊状元纸想当新“状元”
沿着种植亭亭秀竹的山路蜿蜒前行,离夹江县城半小时车程的马村镇,是有名的传统竹纸之乡。这里的状元纸坊当家人是另一位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的陈秀君。
11月21日,记者来到这里“探店”,厂里的篁锅正在经历七天七夜的烧煮,“几天后有一批新竹料要出锅,到时还要喊上一回竹麻号子呢。”陈秀君快人快语。说起她刚刚研制成功的5种新纸品,陈秀君的脸上笑容灿烂,眼里光采奕奕,立即打开手机向记者一一道来:“这是长寿书画纸,用于高端书画;这是四尺蝉衣,纸料洁净,薄如蝉衣但非常坚韧,适合古籍修复;这是狼竹素韵,能防虫蛀,适用于需长期保存的书画藏品……”
状元纸坊的工人师傅正在抄纸陈秀君嫁入的杨家是造纸世家,她的公公杨占尧和婆婆一起造出的一丈二的巨幅纸曾被誉为“纸状元”。到了陈秀君这一代,传统的手工造纸市场虽然还在、老用户还在,但闲不住的她却有了新想法。她想改良技艺,想造更好的纸。
可古法造纸有72道工序,从哪儿改起呢?她只能凭经验一次一次地试:到外地买高价工业蒸馏水,加入各种草料,改变煮料时长……积蓄全投了进去,纸的品质还是不高。
陈秀君的坚持被前来调研的武汉大学教授刘家真看在眼里。在刘教授的帮助下,纸被送到专业机构检测,专家再根据分析报告对不理想的指标提出改良建议。当地政府也积极帮助筹措经费购买设备,解了陈秀君的燃眉之急。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6月,新纸终于研制成功。记者从新旧两沓纸中随机选取两张,用食指和拇指摩挲,明显感到新纸厚度更均匀、更细腻柔软、韧劲也更足。“使劲撕都撕不开!”陈秀君掩饰不住地高兴,“抄纸用水是去离子水,伤害纸张纤维的物质更少,钙含量更高,色彩能长期保真。专家说,这种纸最适合藏品书画和古籍修复。”
状元纸坊生产的纸“以前的状元纸只能卖400元每刀,现在新纸能卖到1200元。”陈秀君还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在复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说明我们工艺的创新性、纸的品质和相关标准已经得到业内专家的普遍认可。”这对于传统手工造纸来说意义非凡。
“明年我们会专攻高端藏品书画和古籍修复市场。”陈秀君说,这个赛道虽然小众,可口碑一旦传开,客源稳定,单价高,回头客多,“对我们这样小产能的手工古法造纸厂来说,再适合不过。”
看到传承人们眼里的光采,记者明白,这光采,是自信,是希冀。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