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愿意养私人资本家不愿意养职工,劳务派遣谁在动国企的奶酪?

B站影视 2025-02-04 06:24 2

摘要:最近,网络上关于国企为了节约成本,部分国央企正将合同工批量转为劳务派遣,不仅达到了企业降本的目的,节省了大笔企业应该承担的费用,还完美地转嫁了用工风险(有什么问题当然要找劳务派遣公司)。

最近,网络上关于国企为了节约成本,部分国央企正将合同工批量转为劳务派遣,不仅达到了企业降本的目的,节省了大笔企业应该承担的费用,还完美地转嫁了用工风险(有什么问题当然要找劳务派遣公司)。

对于劳务派遣,本来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却在社会主义中国国企中广泛宣传和推行,做为“局外人”谁对谁错,普通人还真不敢妄加评论,只是感觉这个操作有点“搔”,背后是不是存在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和“利益输送”,我们只能说说现实而矣。

每当看到国企劳务派遣的消息,我就联想到京东集团公司的刘强东,他说只要京东公司把员工外包给第三方,京东每年可以省十七个亿,每年都有高管提出要把员工外包给第三方,刘强东坚决不同意。他说这种黑心钱他不赚,赚这样的钱是耻辱的,希望行政人员记住这个成本永远不能省,每个聘用人员无论保安,保洁还是快递员,都必须跟京东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不允许有一个员工外包,如果公司要靠扣员工的五险一金,牺牲兄弟们60岁以后的保命钱,赚了多少钱都会让我良心不安,公司也没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另据报道,从京东退休的第一个快递员刘从江,在京东物流工作了超过15年,于2024年11月底正式退休,第一笔退休工资两个月合计8784元,相当于每月4392元。

他表示对这笔退休工资非常满意,并且自己已经有了两套房子,贷款也已全部还清。在退休之际,刘从江还收到了来自同事、站长和片区经理的热烈欢送。

这就是十几年如一日把员工当成兄弟的刘强东

我们再反过来,看看某国企。

我的外祖父(去世了十多年了)是第一代石油工人,据他留下来的日记,他是追寻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梦想,赶着马车第一个进入沙漠进行石油地球勘探,发现了“李庄子”和“红井子”等大油田,目前这两个油田区块属于中国最大的油田某采油厂管理,年产量都在百万吨左右。

我的妈妈、舅舅、舅妈都是八十年代以职工子弟的身份招工参加了工作,只有爸爸是从农村考上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油田工作的。他们都是正式的“合同化”员工,是第二代石油工人。

如果说,我的父辈他们一辈子都在石油单位,献了青春献子孙,但深深的爱着她,是因为单位给予他们生活的一切。

做为第三代、第四代的石油职工子女,我们的命运和中石油似乎联系的不那么紧密,我们已经被某国企石油“抛弃了。”不了解内情的认为我是石油工人,其实内部的人知道我是一个劳务派遣的临时工,(宝石花劳务派遣临时工。)不属于国企石油编制,和我身份一样的还有“宏田工”、“蓝天工”等等。

我们每天和国企石油有编制的合同化、合同制A、合同制B员工同上班,干着一样的活,但我们的收入待遇和社保比国企石油正式员工相差甚远,因为我们是劳务派遣工,用工合同也是和劳务公司签定的。

有时候我怀疑,1998年,在原中石油的基础上成立的“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现在还是不是国企?

因为,自公司成立以来,不停的“改革创新”,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三板斧”:减员减效、精减机构、薪酬改革。

单就减员增效来说。一方面1999年推行“工龄买断,下岗分流”。造成了百万原中石油的正式职工失去了工作,流落社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化用工,停止职工子女招工,实行“劳务派遣”。

目前,有近百家私人劳务公司在中石油开展“劳务派遣服务”,涉及保安、车辆运输、井下作业、油田基建、数字化、油井场巡护、抽油机维修、后勤保障……从2016年开始,一线的采油工也由私人劳务公司派遣到各采油作业区。

因此,我们不禁要问:

一、国企,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停的停了,交的交了,送的送了,就连“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职工子女就业问题也“劳务派遣了”,真正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吗?

二、如果是为了节约成本,节约下来的钱是不是为了养活“私人资本家”?

三、如果是为了节约成本,节约下来的钱是不是油价也该降下来了?

四、如果是为了降低安全风险,不是利益输送,生产安全风险降下来了吗?

五、国企以“改革创新”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养活众多私人资本家,却不愿意养一个职工,是不是存在牺牲职工利益,目的是“利益输送”,造成的社会不稳定问题,谁解决?

来源:淡泊明志的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