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3日,大S的家属通过社交媒体证实了大S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去世,享年48岁。
2月3日,大S的家属通过社交媒体证实了大S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去世,享年48岁。
今年冬季,流感肆虐,身边不少人都患上了流感病毒,那么流感真的那么可怕吗?
其实,人类与流感病毒斗争已经近百年,依然不能完全控制它。至今全球每年依然有超过十亿人感染。
图片来源:WHO
1933年,人们成功分离出第一种人流感病毒,此后陆续在1940、1949年分离出另外两种流感病毒。目前这几种流感病毒分别被命名为甲(A)型流感病毒、乙(B)型流感病毒、丙(C)型流感病毒。
其中的甲型流感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途径广等特征,且容易发生变异,迄今为止造成多次世界范围的大流行。目前在我国造成许多人感染的也正是甲型流感病毒。
流感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并发症
流感一般指流感病毒感染,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更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特别是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很可能发生炎症因子风暴,导致炎症急剧加重,威胁健康。
流感可能引发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有
肺炎:流感病毒可直接侵犯肺部,导致原发性流感病毒肺炎,严重时还会继发细菌感染,引发细菌性肺炎。患者会出现剧烈咳嗽、严重呼吸困难、持续性或反复发热,甚至咳出带血或脓性痰液。
支气管炎:病毒会刺激支气管黏膜,引发支气管炎,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咳痰,严重时痰液黏稠,难以咳出。
重症肺炎在早期谨防耽误病情
流感后不要过于劳累
相比无谓的担忧,如何早期识别自己是普通的发热,还是较为严重的情况,以便尽早就医更为重要。
“发烧的时候大家都会难受,一旦烧退了之后又生龙活虎,这就没什么大问题,但如果是39℃以上持续不退的高温,同时伴有全身乏力、胸闷气急、小便变少、晕厥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处理。”
周建仓表示,临床上也有部分重症肺炎的患者在早期没有及时或者正确处理,耽误了病情,等到全身多个器官、多个系统出现问题,再救治起来难度就很大。
“另外也想提醒大家,在面对疾病时,都说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但 在感染流感后及恢复期间,不要过于劳累也不要剧烈运动,给身体一个恢复时间。 ”周建仓提醒。
哪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预防流感和肺炎,建议多措并举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杨益大主任医生提醒:“在流感高发季节,虽然全人群普遍都存在感染风险,但某些特定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01
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感染流感病毒后极易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尤其是年龄小于2岁的儿童,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02
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和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感染流感后病程较长,症状较重,容易引起病毒性肺炎,甚至导致呼吸衰竭。
03
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血液系统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这些患者由于基础疾病的影响,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04
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30的肥胖者。肥胖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对病毒的抵抗力下降。
05
妊娠期妇女和围产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免疫系统受到一定影响,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重症。
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预防流感和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等一系列疾病。
流感疫苗分类及接种程序
勤洗手
流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所以要勤洗手来减少病原体感染。要学会正确洗手,养成规律洗手的好习惯。
做好日常防护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戴上口罩注意防护。如果自身感染了流感或者肺炎,要自觉带上口罩,避免传染给他人。
远离拥挤人群
公众场合人群密度高,空气不流通,病原体容易聚集,易造成感染,应去人少空气流通的地方。
保持室内通风
很多人对室内通风总是容易忽视,平时应注意每天开窗通风, 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有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增强抵抗力
平时多晒太阳,及时增减衣物,保持食物营养均衡,保证良好的睡眠,强壮体质。
封面:Unsplash
︱往期推荐︱
来源:冰冰健康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