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春,记得:1要忌,2不出,3要吃,别犯忌讳

B站影视 2025-02-03 16:42 3

摘要:“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当第一缕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立春这个标志着新一年节气轮回开始的重要时刻,悄然来临。

立春至,福满门 | 这些习俗你了解多少?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当第一缕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立春这个标志着新一年节气轮回开始的重要时刻,悄然来临。

在这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日子里,老祖宗留下了诸多讲究,“1要忌,2不出,3要吃,别犯忌讳”,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生活智慧,让我们一同探寻。

一、“1要忌”:忌吵架动怒

立春,是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的起点,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在这一天,人们特别忌讳吵架动怒。

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春季与肝脏相对应,肝脏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如果在立春这一天情绪暴躁、动辄发怒,会影响肝气的正常疏泄,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从传统民俗心理来讲,新年伊始就争吵不休,会破坏家庭和谐,被视为不吉利的开端,给新的一年笼罩上阴影。

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让宽容与友善成为家庭的主旋律,为新的一年开个好头。

二、“2不出”

(一)不出远门

在立春这天,有些地方讲究不出远门。这是因为过去交通不便,远行存在诸多未知风险。

立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道路可能因冰雪融化变得泥泞难行,远行容易遭遇意外。

而且,立春是新旧交替之时,人们希望在这个特殊时刻能与家人团聚,感受家庭的温暖与安稳,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喜悦,为新的一年凝聚力量,远比出远门奔波更有意义。

如今,虽然交通便利,但这份对家庭团聚的重视和对安稳生活的期许,依然值得我们传承。

(二)不探视病人

立春之日不探视病人,这一习俗背后有着多重考虑。

一方面,病人身体虚弱,抵抗力较差,立春时气候多变,病菌容易传播,此时探视可能会将外界的病菌带给病人,不利于其康复。

另一方面,从传统观念来讲,病人处于病弱状态,立春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刻,去探视病人被认为可能会将不好的气场带回家,影响自身和家人在新一年的运势。

当然,现代医学更强调人文关怀,探望病人表达关心是人之常情。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做好防护措施,保持积极的心态,或许能让这份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

三、“3要吃”

(一)春饼

春饼,又称薄饼,是立春时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它通常由薄如蝉翼的面饼,卷入各种时令蔬菜,如豆芽、韭菜、粉丝等,再搭配上甜面酱或其他酱料,口感丰富,层次分明。

吃春饼,寓意着“咬春”,象征着人们对春天的迎接和对新一年五谷丰登的祈愿。

每一口春饼,都饱含着春天的味道,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亲手制作春饼,感受着浓浓的烟火气息,分享着春天的喜悦。

(二)萝卜

民间有“立春吃萝卜,疾病全撵走”的说法。萝卜性凉,味辛、甘,具有清热生津、下气宽中、开胃健脾等功效。

经过一个冬天的滋养,人体积聚了不少内热,立春时吃萝卜,正好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积热,让身体更加清爽。

而且,萝卜的“萝卜”谐音“摞步”,立春吃萝卜,有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迈向新一年的美好寓意。

无论是生吃萝卜,感受其清脆爽口的口感,还是将萝卜做成各种菜肴,都是对春天的一种独特迎接方式。

(三)春卷

春卷,外皮酥脆,内馅鲜美,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小吃。它的馅料多样,有豆沙馅、肉馅、蔬菜馅等,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春卷的形状细长,好似金条,吃春卷又被赋予了“黄金万两”的美好寓意,象征着新的一年财源广进。

在立春这一天,炸上一盘金黄酥脆的春卷,一家人围坐品尝,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对新一年财富与好运的期盼。

立春,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这些“1要忌,2不出,3要吃”的习俗,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也是我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情感纽带。

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节气里,遵循传统,敬畏自然,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家和业兴、幸福安康!

来源:免疫守护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