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三点的天桥上,路灯昏黄的光芒笼罩着林美玲单薄的身影。初春的夜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吹得她不住发抖。她机械地掏出手机,"对不起,我真的无力承担这些债务了,你自己保重。"
凌晨三点的天桥上,路灯昏黄的光芒笼罩着林美玲单薄的身影。初春的夜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吹得她不住发抖。她机械地掏出手机,"对不起,我真的无力承担这些债务了,你自己保重。"
这是丈夫张明离开前留下的最后一条消息。屏幕上显示的时间是昨天上午10:23,就在那之后,他的电话就再也打不通了。
"叮铃铃——"手机刺耳的铃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刺耳。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林美玲颤抖的手指划向接听键,又停在半空。她太清楚电话那头会是什么了——不是讨债公司的威胁,就是债主歇斯底里的辱骂。
"还钱!林美玲!别以为你躲得掉!"今天早上最后一个债主的咆哮还在耳边回响,"我给你三天时间,320万,一分不能少!否则你就等着坐牢吧!"
林美玲苦笑着望向远处闪烁的城市灯火。三年前,她和张明怀着憧憬开始创业时,怎么也想不到会走到今天这一步。那时的她刚从医院辞职,把积蓄全部投入了张明规划的服装店计划。
"护士的工作太辛苦了,"她还记得张明说这话时真诚的眼神,"我们干一番事业,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
最初的两年,生意确实红红火火。他们的店铺从一家发展到三家,她以为幸福终于眷顾了这个家。可是去年疫情突如其来,三家店铺的营业额断崖式下跌,库存积压,房租和员工工资却一分都少不了。
她不知道张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借高利贷的。直到前天,她才从上门讨债的人那里得知,张明不仅借了高利贷,还把钱输在了地下赌场。更讽刺的是,他早在半年前就和公司的女会计暗渡陈仓,两人合谋卷走了最后的五十万现金。
口袋里的手机又开始疯狂震动。林美玲掏出来看了一眼,是妈妈的电话。这是今天第二十八个未接来电了。她不敢接,不知道该如何向年迈的父母解释这一切。
"妈,我很好,生意也不错,您和爸放心吧。"这是她最后一次和母亲通话时说的话。想到这里,一滴泪水悄无声息地滑落。
她慢慢攀上天桥的护栏,初春的夜风让她打了个寒战。下面是川流不息的车流,远处是她曾经工作过的市中心医院。那里的急诊室灯火通明,不知道今晚又有多少生命在与死神抗争。
"对不起,爸妈。"她喃喃自语,"对不起,辜负了你们的期望。"
就在她闭上眼睛的一瞬间,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沉重的闷响。她条件反射般回头,看见一个白发老人倒在地上,痛苦地捂着胸口。
多年的职业本能让她不由自主地转身:"老人家,您怎么了?"
老人脸色发青,呼吸急促,表情痛苦。林美玲蹲下身,熟练地搭上老人的脉搏,心跳急促而不规则。
"很可能是心梗!"她顾不得其他,立刻掏出手机拨打急救电话。
天桥上的风仍在呼啸,但林美玲的手不再发抖了。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老人的情况,脑海中浮现出曾经在急诊室处理过的无数个类似病例。此时此刻,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穿着白大褂的自己。
远处,救护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林美玲抬头看了看天空,不知不觉间,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02救护车的红蓝警示灯在黎明前的街道上划出刺目的光芒。林美玲坐在救护车里,看着医护人员为老人做着紧急治疗,她的手依然保持着护士的专业姿势,稳稳地托着老人打点滴的手臂。
熟悉的消毒水味道让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三年前的那个下午,张明就是在医院门口等她下班,跟她分享了创业的想法。
"美玲,现在的年轻人都爱网购,但是总有试穿的需求。我们开个服装店,线上线下结合,一定能成!"张明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已经找好了门店,就在商业街黄金位置,现在房东愿意给个优惠价。"
那时的她被张明的热情打动了。作为急诊科护士,她太明白生命的脆弱,也渴望过上更有奔头的生活。两人很快投入了全部积蓄,加上向亲朋好友借的钱,总算凑够了第一家店的启动资金。
开业第一年,他们起早贪黑,自己当老板也当营业员。张明负责选货进货,她负责店面管理和账目。生意渐渐有了起色,第一家店刚满周年,他们就开了第二家分店。
"你看,我没骗你吧?"她记得张明搂着她的肩膀,得意地说,"再过两年,我们就能开连锁店了。"
救护车突然颠簸了一下,将林美玲的思绪拉回现实。她低头看了看手机,已经快早上五点了。屏幕上显示着三条未读信息,都是债主发来的威胁。
"你们当初答应三个月就还钱的,现在都快一年了!"
"别以为你男人跑了你就能躲债!"
"今天下午两点,我最后一次给你机会!"
看着这些信息,林美玲的心又沉了下去。如果债主们知道张明是怎么把钱输光的,恐怕会更加疯狂。
那是三个月前的一个晚上,她无意中发现了张明手机里的赌博APP。那一刻,她仿佛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冰水。质问中,张明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保证再也不赌,说自己只是一时鬼迷心窍,想翻本救店铺。
"我已经戒了,真的!你就再信我一次!"她至今记得张明发誓的样子。为了让她安心,张明甚至主动把手机交给她检查,还把银行卡都交给她保管。
然而现在想来,那些不过是他缓兵之计。上周她才知道,张明早就办了几张私人信用卡,还在手机里偷偷装了其他赌博软件。最讽刺的是,公司的财务小周,那个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女会计,居然是张明的帮凶,趁她不注意时,两人将公司最后的现金分批转走。
救护车终于到达医院。林美玲跟着担架车快步走向急诊室,恍惚间,她看到了曾经并肩战斗的老同事们。三年过去,这里的一切都没变,只是她已经不再是那个穿着白大褂的林护士了。
"老人家的家属是你吗?"一个护士拦住她问道。
"不是,我是..."林美玲一时语塞,"我是在路上遇到老人晕倒,就跟着送过来了。"
护士友善地点点头:"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们需要联系老人的家属。对了,你的职业是护士吗?刚才在救护车上,我看你扶针的手法很专业。"
林美玲勉强笑了笑:"曾经是。"
站在曾经工作过的医院走廊里,林美玲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恍惚。三年前,她信誓旦旦地递交辞职信时,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今天。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她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口袋里的手机又开始震动。她掏出来一看,是债主发来的最新威胁:"林美玲,你最好准时来,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03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林美玲望着急诊室门上亮着的红灯,心情异常复杂。曾经在这里工作时,她就是那道门内忙碌的身影;而现在,她却像个局外人一样坐在外面等待消息。
"叮铃铃——"手机又响了。这次不是债主,而是一个更让她心惊的号码——父亲的。
自从上大学以来,父亲很少主动给她打电话。作为一个传统的东北老爷子,父亲更喜欢在每月固定的视频通话中,听她和母亲聊天。如果父亲破例打来电话,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爸..."林美玲的声音有些颤抖。
"闺女,"父亲的声音出奇地平静,"昨天有人来家里找你了。"
林美玲的心猛地一沉。她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他们说你和明子欠了很多钱,"父亲顿了顿,"还说如果找不到你们,就要找我们要钱。美玲,到底怎么回事?明子人呢?"
林美玲紧紧咬住嘴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多想把这几个月的痛苦和绝望都告诉父亲,可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爸,您别担心,我能处理好。"
"你个傻丫头,"父亲的声音突然哽咽了,"你妈都急病了,今天凌晨刚住院。你说你能处理好,可你知道欠了多少钱吗?那些人说是三百多万啊!你们俩这些年的积蓄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啊!"
林美玲感觉眼前一黑,手机差点掉在地上。母亲住院了?就在她准备跳桥的时候,她的母亲也倒下了?
"爸,妈她..."
"你妈没大事,就是急火攻心,血压高得厉害。"父亲叹了口气,"我和你妈这辈子就你一个闺女,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们可怎么活啊..."
林美玲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就在这时,急诊室的门开了,一个护士快步走出来。
"老人家的家属来了吗?"护士环顾四周。
林美玲下意识地站起来:"家属还没来,情况怎么样?"
"暂时稳定了,"护士看了她一眼,"你是送他来的那个护士吧?老人现在清醒了,想见见你。"
"爸,我这边有点急事,晚点再给您打电话。"林美玲匆匆挂断电话,跟着护士走进急诊室。
病床上的老人面色已经好转,正靠着枕头半坐着。看到林美玲进来,他苍老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小姑娘,是你救了我啊。"老人的声音虽然虚弱,但很温和,"要不是你及时发现,我这条老命就交代在天桥上了。"
林美玲勉强笑了笑:"您太客气了,换做是谁都会这么做的。"
"不,不是谁都会在那种时候还能救人的。"老人意味深长地看着她,"我在天桥上站了好一会儿,看见你在护栏边徘徊。我知道你是想不开,可就在最关键的时候,你还是选择了救我这个陌生人。"
林美玲愣住了。原来老人早就看到了她的举动。
"我姓宋,退休前是做实业的。"老人继续说道,"我知道,能让一个年轻人在深夜站在天桥上,一定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你愿意跟我说说吗?"
不知道为什么,面对这个刚认识的老人,林美玲心中的防线突然崩塌了。这些日子压抑的痛苦、绝望、委屈,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来。她哽咽着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老人,包括丈夫的背叛、高利贷的威胁、父母的困境。
说完后,她惊讶地发现,压在心口的那块大石头似乎轻了一些。而老人一直安静地听着,眼神中充满理解和同情。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走廊传来,紧接着一个中年男子冲进了病房:"爸!您怎么样了?"
04"小宋,你可算来了。"老人向儿子招招手,"来,我给你介绍,这位是林小姐,是她救了我。"
中年男子这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林美玲,连忙道谢:"林小姐,真是太感谢你了!我叫宋亦诚,是宋叔平的儿子。"
林美玲摆摆手,正要说话,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时间——下午1:45。离债主约定的最后期限只剩15分钟了。
"林小姐,你先别走。"宋老先生突然说道,"亦诚,你去把我放在车里的公文包拿来。"
宋亦诚虽然不明白父亲的意图,但还是转身出去了。病房里一时陷入沉默。
"你是做服装生意的是吧?"宋老先生忽然问道,"正好,我们集团旗下有个商业地产项目,最近在招商。要不要考虑开个新店?"
林美玲苦笑着摇摇头:"宋叔叔,我现在这个样子,哪还敢想开店的事。"
"年轻人,做生意失败很正常。"宋老先生语重心长地说,"关键是从失败中学到什么。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在那座天桥上吗?"
林美玲愣住了。
"三十年前,我也和你一样,站在那座天桥上。"老人的目光变得深远,"那时我的第一个工厂倒闭了,欠了一屁股债,老婆带着儿子回了娘家。就在我准备跳下去的时候,一个清洁工阿姨拦住了我,说什么都不让我跳。"
"后来呢?"林美玲不由自主地问道。
"后来那位阿姨把攒了十年的养老钱借给我,让我东山再起。"老人笑了,"现在我们宋氏集团,就是从那两万块钱重新起步的。可惜啊,等我事业有成想报答她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了。"
宋亦诚拿着公文包走进来,正好听到父亲讲述往事,眼圈也红了。
"林小姐,你知道我这次心梗为什么会在天桥上吗?"老人接过公文包,"我每年都会去那座天桥走一走,想想那位清洁工阿姨。你救了我,就是我报答她的机会。"
说着,老人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支票,慢慢填写起来。林美玲想阻止,但宋老先生摆摆手:"这不是施舍,是投资。我看人很准的,你是个好姑娘,就是运气差了点。这笔钱,你先用来还债,然后我们好好谈谈新店的事。"
就在这时,林美玲的手机又响了。是债主发来的最后通牒:"林美玲,你还有五分钟!"
然而这一次,她的手不再发抖了。因为她看到宋老先生递过来的支票上,赫然写着:人民币叁佰伍拾万元整。
"叮铃铃——"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林美玲接通电话,里面传来一个严肃的男声:"请问是林美玲女士吗?这里是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关于你丈夫张明的诈骗案,我们需要你配合调查。"
林美玲愣住了:"诈骗案?"
"是的。你丈夫张明涉嫌合伙诈骗,在多个城市实施连环诈骗,涉案金额超过两千万。现在他和同伙已经被抓获,我们在他们身上追回了部分赃款。根据调查,你是受害者之一,我们需要你来做个笔录。"
放下电话,林美玲感觉整个人都在发晕。原来张明不仅仅是赌博,还参与了诈骗?那些高利贷,恐怕也是一个圈套。
"林小姐,没事吧?"宋亦诚扶住摇摇欲坠的她。
"我没事。"林美玲深吸一口气,看着手中的支票,突然泪如雨下。这一刻,她感觉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向,而那个在天桥上想要结束生命的自己,仿佛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窗外,午后的阳光正好,照在病房的地板上,映出一道明亮的光束。
05半年后的一个周末早晨,林美玲推开医院急诊科的大门,熟练地换上白大褂。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她胸前的工作牌上:林美玲 主管护师。
"林护士,今天怎么这么早?"值夜班的小李打着哈欠问道。
"宋叔叔今天要出院,我想去看看他。"林美玲一边整理着医疗用品,一边回答。
这半年来,发生了太多事情。在警方的调查下,张明和他的诈骗团伙被绳之以法。原来他们专门寻找经营困难的小企业主,以高利贷的方式设套,最终侵吞企业资产。林美玲不仅是受害者,还差点成了他们的替罪羊。
得知真相的那一天,林美玲躲在医院的卫生间里哭了整整一个小时。她不知道是该为自己逃过一劫而庆幸,还是该为瞎了眼看错人而懊悔。
"林护士,你知道吗?"小李神秘兮兮地说,"听说宋董事长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专门帮助那些创业失败的年轻人。"
林美玲笑了笑。这件事她再清楚不过了。在她的建议下,宋老先生将这个基金命名为"天桥基金",寓意为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搭起一座希望之桥。
"对了,这个给你。"林美玲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请柬,"下周末'天桥之家'开业,你要是有空就来看看。"
"天桥之家?就是你开的那家咖啡馆?"小李接过请柬,"听说风格很特别?"
"算是吧。"林美玲笑着说,"我想把它打造成一个温暖的港湾,让那些遇到困境的人有个可以喘息的地方。"
在宋老先生的支持下,林美玲用追回的部分赃款和自己的积蓄开了这家咖啡馆。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次她没有盲目追求营业额,而是希望能帮助更多和自己有类似经历的人。
"林小姐。"熟悉的声音传来,宋亦诚推着轮椅上的父亲出现在走廊上。
"宋叔叔,今天感觉怎么样?"林美玲快步迎上去。
"好多了。"老人笑呵呵地说,"这次住院反而让我认识了好多老朋友,他们都说要来支持你的咖啡馆。"
林美玲知道,这些"老朋友"都是通过"天桥基金"重获新生的创业者。宋老先生不仅给予他们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互帮互助的平台。
"对了,这个给你。"宋老先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昨天监狱送来的。"
林美玲接过信封,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心头一颤。这是张明的第三封信了。前两封她都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
"看看吧,"老人语重心长地说,"放下过去,才能更好地往前走。"
林美玲深吸一口气,拆开信封:
"美玲:
我知道你可能不会原谅我,我也没有脸面请求你的原谅。这些日子在监狱里,我每天都在后悔当初的选择。看到新闻报道你开了'天桥之家',还在帮助别人,我为你感到骄傲。你总是比我勇敢,比我坚强。我希望你能过得好,真的。
张明"
林美玲将信纸叠好,轻轻放进口袋。她早已不恨张明了,但也不会原谅他。有些伤痕会随着时间淡去,但教会我们的东西却永远留在心里。
"林护士,急诊室有新病人!"护士站传来呼叫声。
"来了!"林美玲转身快步走去,白大褂在晨光中随风飘动。
走廊尽头的窗外,一座天桥横跨街道,车水马龙从桥下穿过。那里曾是她人生的最低谷,却也是新生的起点。现在,她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份经历和感悟,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毕竟,这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桥,也没有熬不过的夜。
【全文完】
来源:往事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