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补课班的老师,还说想找同学家长聊聊,感觉她的孩子太累了,穿梭在各种补课班,不时大声训斥孩子,孩子性格沉闷,担心大了不爱和家长沟通,一旦自闭,后果得不偿失。
孩子补课班的老师,还说想找同学家长聊聊,感觉她的孩子太累了,穿梭在各种补课班,不时大声训斥孩子,孩子性格沉闷,担心大了不爱和家长沟通,一旦自闭,后果得不偿失。
家长可能会诧异,不缺吃不少穿,要什么给买什么,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有什么好抑郁的?
恰在此时,我也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有问题,对孩子是否存在过度管制,打着爱的名义,让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去做,苛求孩子事事尽善尽美。
管得太严,没有自己的畅游的空间,
自己还是有问题存在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既要懂事听话,又要成绩优秀,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比如,不爱喝水,会强制孩子多喝,
自己的倔强脾气还是要改改的,对家人的伤害很多。
如今的孩子太累,繁重的学习任务,课外辅导班,家长的攀比心,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孩子的陪伴,家庭关系的破裂,父母的期望等等。。。
我自己曾经应该也在抑郁的边缘,徘徊许久!
16年是豆蔻年华,依靠自己的努力考取当地重点高中,本以为可以顺利考入理想的大学,
命运弄人,患上了“神经性头疼”,被迫辍学,
在家休养2年时常对着墙壁发呆,哭泣抱怨命运的不公,自己怎么会离开最爱的校园。
现在物质丰富的孩子,为何患上抑郁的概率会持续上升呢?
来看一组数据
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高达3.2-5.9%,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有自杀意念,而其中50-70%为各类抑郁症患者,抑郁症自杀成功者达到100万人。
抑郁症的常见表现:
1.情绪低落。患者感到灰心,对生活看不到希望,这种情绪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更久,对生活失去希望。
2.失眠,经常胡思乱想,睡眠质量不高。
3.对生活没有兴趣,不乐意参加各种交流活动。
4.食欲减低,或者暴饮暴食,
5,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完成日常工作生活安排。
6,身体不适,经常疲惫,体力不足头疼胃痛,身体不舒服,加剧患者精神不振。
父母如何尽早关注孩子抑郁倾向,抑制不良结果的发生
父母感情和谐,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父母控制好情绪,避免负面情绪传播给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家的温暖,感觉到安全感。
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敞开心扉与人沟通,培养正确的三观,和朋友一起多运动,游戏,感受生活的乐趣。
3,父母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鼓励不打压,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自己是有价值的,拥有归属感。
4,尊重孩子选择,不强加孩子学习不喜欢的兴趣班,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拥有自己做事情的选择权,
放下对孩子过高的期望,每一朵的花期不同,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培养。
5,多陪伴孩子,为孩子内心注入幸福的源泉,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乘风破浪,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
父母繁忙工作之余,还是需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孩子回到家中,唉声叹气,不爱讲话,及时开导,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人初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