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竟有“外国血统”!这项神奇的治疗您知多少?周身受益!

B站影视 2025-02-01 17:31 3

摘要:最近,美国一教育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耳朵插满牙签谈笑风生的场景火爆网络,这背后藏着一个与耳穴疗法有关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

最近,美国一教育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耳朵插满牙签谈笑风生的场景火爆网络,这背后藏着一个与耳穴疗法有关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

故事要从20世纪80年代讲起,一位名叫迈克尔・史密斯的美国精神科医生,在翻阅医学前沿杂志时,看到一篇来自中国外科医生的文章,大为震惊。

中国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常遇到抵触全麻的患者,这些患者担心全麻影响智力,大多高估自身忍痛能力,尤其一些男性,看到女友或妻子做阑尾炎手术选择局麻顺利完成,自己也选局麻,结果在手术台上疼得难以忍受。

为避免尴尬,医生术前会在患者耳朵扎针,依据中医理论,此举有镇痛效果。

没想到,这一习惯竟带来意外发现,不少患者术后不仅身体状况变好,多年烟瘾、酒瘾甚至毒瘾都消退了。医生意识到,可能是扎在耳朵里的针起了作用,便将这一发现记录下来,希望同行找吸毒患者验证。

当时在中国找吸毒且愿意求医的人很难,但美国有很多,所以这个方法在美国得到很好实践。

迈克尔・史密斯医生尝试后发现确实有效,能减轻或戒断患者毒瘾,于是召集几十人开办诊所,从此事业顺遂。与此同时,一种新型排毒方式——耳穴疗法在美国流行起来,而在我国,相关疗法已有上千年历史。

《黄帝内经》灵枢篇记载“耳为宗脉之所聚”,还有“邪在肝,取耳间青脉,去其掣”的说法;

唐代《千金药方》记载用耳中穴治疗黄疸等病;

历代医学文献也有针灸、按摩耳道、塞药吹药等刺激耳廓防治疾病及通过耳廓诊断疾病的记载,很多方法沿用至今。

然而,现代医学认为耳针疗法起源于法国。

1957年,法国医学博士诺吉尔在德国杂志发表重大发现,指出耳朵形状像胚胎时期的婴儿,且与人的内脏器官紧密相连,内脏患病时,耳廓相应点会出现反应,他还标注出人体各部位与耳朵对应的五十多处位置,因此被称为“耳穴医学之父”。

1958年,诺吉尔的文章传到中国,中国医务人员参考外国文献、挖掘古代经典,仅用两年就形成独具特色的东方耳穴图谱,耳穴数量从五十多处发展到近百个,1979年出版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收录耳穴达199个。

有人疑惑,发现耳穴越多就越厉害吗?耳朵面积小,找200个穴位难度极大,且每多发现一种穴位,就可能多一种治疗效果。

现代耳针治疗法可治疗中暑、伤风感冒、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几十种病症,如此广泛的疗效,难免让人质疑是智商税或靠安慰剂效应。

直到张颖清出现,才拨开迷雾。

1981年,高中毕业、未上过大学的张颖清在《自然》杂志发表一套理论,震惊世界。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安德鲁・赫胥黎评价其理论意义重大,堪比细胞发现在生物学史上的作用。

张颖清

张颖清在内蒙古当知青时接触针灸和中医,看到老中医一些奇特操作,如病人左肩膀疼,老中医让他捏病人右肩膀;病人腰酸背痛,老中医按腿;病人头疼,老中医按脚等。

他自己尝试针灸左腿足三里,右腿足三里位置发热,询问老中医得知是按古书方法操作,让他参考《黄帝内经》。

张颖清研读《黄帝内经》,发现其中“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的记载,即中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理念,这与西医观念大相径庭,但中医依此治疗几千年且有效,在他心中埋下好奇种子。

后来他在内蒙古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作,研读众多科学论文后顿悟:

人体上下左右相互影响,本质是局部影响整体,甚至局部决定整体。

生物由DNA发展而来,每个细胞都含完整遗传信息,就像全息相片,一个局部碎片包含整体所有信息,他将此理论命名为“生物全息律”。

在生物全息律中,生物体每个具有特殊功能又相对独立的局部(全息元)都包含整体全部信息,如人体上肢肱骨、五块掌骨和下肢的肱骨、小腿骨等都是全息元。

人体一旦出现问题,病变信息会反映在所有全息元上。

张颖清以此开创生物全息疗法,以人体第二掌骨这个全息元为切入点,确定其与人体各部位对应关系,这些位置称为全息穴位,通过全息穴位压痛点可判断身体部位或器官是否患病,针刺或按摩全息穴位能治疗对应部位或器官疾病。

回顾耳针疗法,其有效的原因正是耳朵是一个全息元,对耳朵这个局部全息元进行处理,就能影响人体整体。但为何局部全息元能影响整体,是否像量子纠缠那样,存在更深层次的关联,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来源:贾老师说的不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