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回看7年前这部电影,依然为震撼的视觉效果、紧凑的剧情、塑造饱满的人物角色叫好,从头到尾的战斗场面,群像式的人物塑造,杨锐、顾顺、佟莉、石头……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成长背景,但是却都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2018年大年初一,电影《红海行动》上映,迅速赢得口碑票房双丰收,席卷春节档。
现在回看7年前这部电影,依然为震撼的视觉效果、紧凑的剧情、塑造饱满的人物角色叫好,从头到尾的战斗场面,群像式的人物塑造,杨锐、顾顺、佟莉、石头……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成长背景,但是却都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所以《红海行动》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36.5亿的票房也让电影不仅笑傲春节档,也成为了整个2018年的票房冠军。
于是今年春节档,同样由林超贤导演的《蛟龙行动》,还没上映都得到了大量关注,大家都很期待这部电影会不会超过《红海行动》。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不要说超越《红海行动》,单单是今年的春节档,《蛟龙行动》很可能成为输得最惨的一部电影。
截至目前,《蛟龙行动》票房刚刚过了2亿,如果说票房反映的是过往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认可程度,那么只有2.4%的排片比例则说明了院线对这部电影的未来也很不看好。
这个成绩,显然和第一梯队的《哪吒2》《唐探1900》无法相提并论,就连和被公认是给小孩子看的《熊出没》也没法相比。目前春节档已经过半,《蛟龙行动》想要逆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电影的投资方,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曾表示,《蛟龙行动》投资金额大,有报道称超过了10亿,如今看来,赔钱已经是板上钉钉。
其实电影的口碑还算不错,豆瓣开分6.6分,除了《哪吒2》8.5分外,《唐探》6.7分,《封神2》6.5分,单单从评分上看《蛟龙行动》和这两部电影相比并不落下乘。6.6分,虽然不算高,但也不低,说明看过的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整体质量还是比较认可的。
但是这部电影细看,还是有不少值得吐槽的地方,尤其是和《红海行动》相比,更是差得有点多。有网友评价,“红海行动比这个好一百倍”,虽说夸张,但也反映了大家的真实看法。
《蛟龙行动》中最让人无语,也让人无法理解的一幕,就出现在张涵予饰演的核潜艇艇长身上。
在电影中,核潜艇为了躲避鱼雷,触碰海底严重受损,导致反应堆泄露,堆芯温度迅速上升,潜艇危在旦夕。
在这千钧一发生死关头之际,所有人都忙作一团,处理各种危急状况,这个时候,正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临危不乱指挥大家,但是张涵予饰演的艇长,居然坐在那里吹起了口琴!
尽管吹的是《核潜艇之歌》,并且通过广播让全艇所有人都听到了艇长吹口琴的旋律,这一幕设计从艺术性上看似乎还挺唯美的,但是太不接地气了!
电影的主创人员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艇长的临危不乱,并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来升华电影主题,但是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危急状况,试问哪一个指挥官会一言不发,静静地坐在那里吹口琴?
毕竟全艇上下需要的是指挥官的命令,从指挥官的话语中感受到决心和鼓舞,口琴的旋律再优美,恐怕真实情境下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煽情,讲究的是恰到好处,当气氛到了自然水到渠成,令观众心服口服;强行煽情的话,非但起不到作用,反倒会让观众尴尬和质疑。
在豆瓣平台,有个高赞评价一针见血:
这曲口琴小调儿,又吹没了一颗星。
实事求是地讲,《蛟龙行动》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保持了前作的大场面,甚至更加宏大,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基本道理。
那就是,一部电影好不好看,最关键的不是场面多么宏大,不是请了多少流量明星,而是先要讲好故事。
这么看,《蛟龙行动》票房垫底,可惜,但并不冤。
大家觉得《蛟龙行动》这部电影怎么样呢?如果满分10分,你会打几分?
解读经典影视,透过光影品味人生,期待你的关注!
来源:晋哥说电影